“定河道人”“韓老六”國軍中將 演員劉季雲留下多少銀幕經典

老電影《林海雪原》中陰險狡詐的定河道人;《暴風驟雨》中歹毒的惡霸地主韓老六;《戰上海》中起義的國軍中將軍長劉義;《秘密圖紙》中的老特務古仲儒···,相信許多看過這些影片的觀眾都會印象深刻。

“定河道人”“韓老六”國軍中將  演員劉季雲留下多少銀幕經典

這些銀幕形象的塑造者,都是八一電影製片廠老演員劉季雲。

只是很可惜,劉季雲已於1971年61歲時生命定格,永別了他熱愛的表演事業。

劉季雲原名劉恩綿,1910年生於北京一個普通市民家庭。

他自幼喜愛文藝表演,從小隨姨父----著名京劇演員龔雲甫學習老旦,後來又拜京劇老旦名角文亮臣為師,在傳統藝術中得到薰陶。

1938年,劉季雲投身八路軍隊伍,並參加了著名的上黨戰役。之後於1945年入黨,1949年隨部隊渡過長江後,被任命為第二野戰軍後勤部文工團團長。

在部隊進軍大西南時,他帶領文工團員,從重慶徒步行軍千里到達貴陽。從1950年開始,他歷任第五兵團文工團、貴州軍區文工團、西南民族文工團、西南軍區戰鬥文工團團長。

1951年10月,劉季雲帶領文工團員前往北京參加國慶一週年慶祝活動,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不久,劉季雲進入總政話劇團任演員。1955年被授予開國中校軍銜,成為當時軍銜最高的演員。

“定河道人”“韓老六”國軍中將  演員劉季雲留下多少銀幕經典

(1962年授銜照片,二排正中站立者為劉季雲)

1956年,八一廠將《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搬上銀幕,劉季雲在片中扮演漢奸歪脖李這個配角。這是他第一次拍電影,並因其為角色所專門設計的造型和獨具特色的表演,而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隨即劉季雲調入八一廠,成為廠裡最早的電影演員之一。

劉季雲身材比較瘦弱,並不是讓人看第一眼就覺得特別帥的演員。

但豐富的生活閱歷,紮實的藝術功底,卻讓他在電影藝術創作中如魚得水。

雖然外貌並不器宇軒昂,形象也不偉岸。可是隻要出現在鏡頭前,他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保證能讓其所扮演的角色展現出獨特的光彩。

回顧劉季雲在十幾部影片中所飾演的角色,多為配角,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塑造老年人(老頭)的形象;

二是塑造反派形象。由於他飾演的反派人物給觀眾留下印象深刻,使之躋身於八一廠以塑造反派形象見長的演員陣容前茅。

劉季雲表演很動腦子。他既善於挖掘角色的內在情感,又善於抓住角色的外在特點,使角色形神兼備,愈發顯得真實可信。

有人評價他:“戲都在眼睛上”,甚至只有一個背影,他也能演得妙趣橫生,讓觀眾產生聯想。

劉季雲在八一廠先後拍攝了《英雄虎膽》《林海雪原》《暴風驟雨》《奪印》《戰上海》《秘密圖紙》等多部影片。

1965年,在反特影片《秘密圖紙》中,他飾演老特務古仲儒。這個暗藏在群眾中間的特務,平時偽裝裝得極好,一點也不像一個壞人,讓觀眾最初也分不出真偽。直到最後他露出馬腳,大家才恍然大悟。

塑造這一角色,看出了劉季雲深厚的表演功力。

劉季雲讓觀眾津津樂道的銀幕形象,是他在老電影《林海雪原》中飾演的定河道人

“定河道人”“韓老六”國軍中將  演員劉季雲留下多少銀幕經典

作家曲波在小說《林海雪原》中交代:河神廟的所謂“定河道人”真名叫宋寶森,代號“千面佛” 是原偽滿軍隊大佐,後成為國民黨軍統特務。他親手害死真正的定河道人,然後冒名頂替,以河神廟為據點,披著宗教外衣,幹著間諜特務勾當。無惡不作,血債累累。

影片按照原著小說書描述,設計定河道人年齡為50歲左右,平日偽裝成老道,還常給附近百姓看病,山溝裡的人都誤以為他是“活菩薩”。

實際上,他一直暗中收集情報,聯絡土匪,再利用神河廟的電臺報告給匪首侯殿坤,意圖破壞和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權。

片中劉季雲飾演的定河道人,絕對“道貌岸然”、老謀深算。

他面對到廟中追蹤匪徒的解放軍小分隊盤問,滿口道規、慈悲、與世無爭。還說出“善地是不近惡人的”託詞。但他那一雙賊眼卻不停地掃來掃去。

劉季雲把這個披著慈善外衣的特務刻畫的入目三分,很難看出表演痕跡。

在少劍波將計就計,假裝命令小分隊撤出河神廟後,定河道人禁不住得意忘形,向土匪一撮毛吹噓自己,藐視解放軍小分隊是一群“毛孩子”···。

劉季雲用詭異陰險的神情、不時劃過眉眼的一絲絲冷笑,把定河道人這一老奸巨猾特務分子的嘴臉活脫脫呈現在銀幕上。

劉季雲的另一銀幕經典是《暴風驟雨》中的惡霸地主韓老六

影片中的韓老六是元茂屯的惡霸地主。作家周立波在同名小說裡介紹:“遠近聞名的韓鳳岐,兄弟七人,他是老六,今年四十七歲。因為抽大煙,人很瘦,鬢角又禿,外貌看去有五十開外了。人們當面稱呼他六爺,背後叫他韓老六,又叫韓大棒子。

“定河道人”“韓老六”國軍中將  演員劉季雲留下多少銀幕經典

···偽滿時代,他當過村長,秋後給自己催租糧,給日本子催亞麻,催山葡萄葉子,他常常提根大棒子,遇到他不順眼不順耳的,抬手就打。下晚逛道兒,他也把大棒子擱在賣大炕的娘們的門外,別人不敢再進去。韓大棒子的名聲,就此傳開了。”

改編成的電影描述:1946年,蕭祥(於洋 飾)奉命率一支農村土改工作隊到東北某解放區元茂屯進行土地改革。由於群眾對黨的土改政策還缺乏瞭解,再加上惡霸地主韓老六指使竊據農會主任職務的狗腿子張富英暗中搗亂破壞,所以土改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難。

工作隊一面深入發動群眾,一面揭露韓老六的陰謀,並撤銷了張富英的職務,改組農會。韓老六不甘心失敗,他不但到處造謠破壞,還用假分地的手段收買人心。當他毒打給工作隊送信的小豬倌時 ,蕭隊長和已經發動起來的群眾將他抓起關押。

逃到大青山裡的國民黨殘餘武裝襲擊元茂屯,組織起來的農民自衛隊英勇戰鬥,保衛家鄉,在縣大隊騎兵增援下,消滅了殘匪,擊斃了韓老七。韓老六則被人民政府依法懲辦。

在電影角色中,劉季雲的外形酷似韓老六,但他並沒有簡單地將這個人物臉譜化。而是通過不露痕跡的表演,把這個滿腹壞水、卻深藏不露的惡霸暗藏的心機和城府,分層次地進行展現,使人物自然如真。

許多觀眾看了《暴風驟雨》後說,在片中簡直看不到演員劉季雲,看到的就是一個如同紀錄片中的真實惡霸地主。

應當說,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電影中,劉季雲演的韓老六,完全可以與陳強演的黃世仁、南霸天媲美。

而在1959年的國慶十週年獻禮影片《戰上海》中,劉季雲成功扮演了國民黨中將軍長劉義。他通過人物內心的細微變化,將劉義將軍的那種既嚮往光明、打算起義,但又顧慮重重的複雜心理,通過對話、眼神、態度。淋漓盡致地展現觀眾眼前,受到廣泛好評。

“定河道人”“韓老六”國軍中將  演員劉季雲留下多少銀幕經典

觀眾其實看上幾眼,就可分辨出一個演員的演技水平。劉季雲在影片《戰上海》中戲份雖然不多,但還是一下子就令人記在了他和角色的名字。

實際電影《戰上海》中的國軍軍長劉義是有真實原型的,他就是原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兼第51軍中將軍長劉昌義。

上海戰役結束後,劉昌義先到華東軍官訓練團學習,後被安排為上海市救濟委員會顧問。他屬下的大部分官兵被被“三野”改編成解放軍部隊,南下作戰。

建國後,劉昌義歷任上海市人民代表、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民革上海市委常委、民革中央監察委員、民革上海市委顧問等職。1985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給劉昌義將軍頒發了起義證書。

劉季雲最後一次所扮演的銀幕角色,許多人以為是電影《地道戰》中的正面人物堡壘戶。其實他在演完《秘密圖紙》之後的1966年,還曾參演過電影《南海長城》,但這部影片剛拍到一半,就因“文革”而擱了淺,所以觀眾沒能看到劉季雲在片中所塑造的銀幕形象。

“定河道人”“韓老六”國軍中將  演員劉季雲留下多少銀幕經典

(參演影片《地道戰》)

後來人們所看到的王心剛劉曉慶主演的《南海長城》是一個重拍的版本。

關於對劉季雲一生演藝生涯的評價,在粉碎“四人幫”後的1977年7月,全軍第四屆文藝會演大會召開,在開幕式上,總政副主任傅鍾將軍在致辭時說:“文化大革命”中,徐林格、宮子丕、劉季雲等我軍優秀的文藝工作者相繼去世,過早地離開了我們,這是我軍文藝人才隊伍的重大損失···。”

傅鍾將軍的講話,既表達了人們對那些英年早逝藝術家們的緬懷與惋惜之情,也說出了歷史對劉季雲等優秀藝術家高度認可。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