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周:西嶽華山----遠非平地凸起站在雲端的幾塊破石頭

四眼周:西嶽華山----遠非平地凸起站在雲端的幾塊破石頭

國有五嶽之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在如雷貫耳的大山之中,華山的知名度不一般,華山的知名度的躍升,感謝金庸先生筆下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兩次華山論劍讓華山名聲大噪。

華山在陝西人的心中,就是突然從平地而起的破石頭,華山在文人的眼裡,是從天庭掉下的幾塊瑰寶,可見 華山之險,當之無愧。

四眼周:西嶽華山----遠非平地凸起站在雲端的幾塊破石頭

華山位於陝西渭南華陰市境內,處於東經109°57′—110°05′,北緯34°25′—34°00′之間。東西長15千米,南北寬10千米,景域面積約148平方千米,距陝西省會西安120千米。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繫。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 皆因華山而得名;《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遊的事蹟;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蹟。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千餘篇,摩岩石刻多達上千處。而在華山諸多故事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有神話故事有“巨靈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蕭引鳳”等。 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 210 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嶽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

四眼周:西嶽華山----遠非平地凸起站在雲端的幾塊破石頭

作為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黃河,一路狂奔向東。千轉百回在華山腳下流過,南北狹長狀的關中平原“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四眼周:西嶽華山----遠非平地凸起站在雲端的幾塊破石頭

作為五嶽之一的華山 《山海經》說此山削成四方,高五千仞,廣約十里,遠望之如華然(華同花),所以稱為華山。有一種說法,華山因山也稱為“華夏之根”。

其實, 華山是秦嶺山系的一部分,也稱為華山山脈,南北寬度約為10公里,東西長度約為15公里。華山最高峰是海拔2154.9米的南峰,這個高度在五嶽中排名第一。

四眼周:西嶽華山----遠非平地凸起站在雲端的幾塊破石頭

古人稱華山“險峻之外,兼帶河渭,控制關山之險,守長安之形勝,扼中原之咽喉。關中之險可甲天下,如無華山之險,豈有是說(關中形勝甲天下)。”

看來,華山之韻遠非民間鄉民所說的幾塊破石頭。

四眼周:西嶽華山----遠非平地凸起站在雲端的幾塊破石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