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手記:微信的“石頭”特徵(楊德振)

文丨楊德振

作家手記:微信的“石頭”特徵(楊德振)

微信是繼固定電話、手機之後的第三個即時交流溝通工具和渠道,是時下最熱門的社交使用工具;離開它,恐怕有一部分人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下去,個別人甚至會失掉神經、窒息死亡的,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無病呻吟。因為微信的“石頭”特質與特徵已漸漸顯現出來,許多人還沒有察覺和體悟到。

既然是“石頭”,“壘”好了就是擋風的牆,當然,它的特質是冰冷的,這一點不會變;“壘”不好,就是囚人困人的屋子,或是很容易傷人的利器。因為在石頭“搬來搬去”或“踢來踢去”的過程中,一來很容易自己砸到自己的腳,二來一不小心砸到腦袋,那就落下“雞蛋”碰石頭的下場,傷筋動骨、腦震盪等什麼危險的結果都有可能跟著出現,所以提醒一下、防範一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微信的“吸鐵石”特徵:古人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微信出現後,這種趨勢像“吸鐵石”一樣將分散的個體聚攏和吸納到一定的群體中來,一夜之間產生了各種類型的群體和朋友圈,名目繁多,各有功能區分和指向定位。有的群員惺惺相惜,互相學習和交流,沒有什麼不好,我看到和擔心的是,“吸”到一起後,有些人便動起了“歪腦筋”,藉機推銷假冒偽劣產品、傳銷、高息誘導攬財、或直接騙錢等等,因為有“群”和“圈”作依託和掩護,很多人便放鬆了警惕,以為“萬事大吉”,幾年溝通下來,完全被矇蔽了,最後“相吸”變成了“相害”,生活中不是沒有這種上當受騙實例的,令人憤懣和揪心。

作家手記:微信的“石頭”特徵(楊德振)

微信的“磨刀石”特徵:“磨刀石”,顧名思義,就是為使刀子更加鋒利的石頭。大家知道,砍菜切肉的刀子只要在石頭磨來磨去就會鋒利無比。微信有時就像一塊“磨刀石”,很多人利用圈子文化在上面“磨刀霍霍”,不露聲色;有的表面上主動跟你套近乎,待慢慢熱絡起來後,開始“斬”你一刀,有的在金錢上“斬”你一刀,有的在情感上“斬”你一刀,有的在合作上或生意上“斬”你一刀,最後,弄得受害者欲哭無淚,只能怨自己輕信上當,但是誰能真正分辨得出分分鐘在使用的微信這個“磨刀石”日積月累所起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呢?!有人被“宰”後選擇沉默不吭聲,避免丟人;其實,要說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宰熟客”的套路和行徑,只是花樣翻新了而已。

微信的“絆腳石”特徵:所謂“絆腳石”,就是容易把人絆倒的石頭。微信雖說有低成本、巨大的溝通、兌付款效率和聯絡優勢,但優勢反轉過來,用不好就形成了劣勢,就像“絆腳石”,容易把人弄得趄趔甚至摔跤,跌得頭破血流。湖南一局長隨便把幾十萬轉賬款截圖發錯了群,被監察部門人員看到,忙糾正說“發錯了”,尋著蛛絲馬跡,再一細究細查,不僅“發錯了”,這這一大筆錢他也完全“收錯了”,最後這條小微信“絆倒”了大局長;某地一名小老闆把自己在外面與別的女人鬼混的視頻發給“鐵桿哥們”,想“炫耀”一下,結果喝酒後發錯了人,發到了親友圈,老婆看到了,當天拿著菜刀到處找他……令人啼笑皆非;方便溝通是“方便”了,可也容易讓人“不便”和絆倒。

微信的“鵝卵石”特徵:所謂“鵝卵石”,大家肯定都見過,光滑、四面圓滾、放光。微信中的某些群體和個人越來越有“鵝卵石”的特徵和傾向。說話世故圓滑、橫豎到邊。有的人見好的人和事既不讚揚和轉發,見不好的東西也不抨擊和反對,對那種戾氣十足、負能量滿滿的信息更是熟視無睹,甘當“老好人”,圓滑世故,一點血性和良知也沒有。尤其是對破壞國家安定團結和百姓幸福、挑起矛盾的信息置若罔聞,喪失起碼的良知和正義,像一個光滑“鵝卵石”一樣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沒有一點稜角,任憑汙水濁浪衝刷和裹挾,沒有一點做人的尊嚴和正氣,長此下去,微信上某些圈子和群體就會變成一個惡俗和藏汙納垢的地方。

作家手記:微信的“石頭”特徵(楊德振)

微信的“墊腳石”特徵:微信可以提高辦事效率,促進人與人之間信息要素的流動,本是件好事;可是,一些群裡的人和圈子裡的人利用微信求人辦事或通過中間人牽線搭橋,最後把事情辦成後便無聲無息、銷聲匿跡;有的甚至上樓抽梯、過河拆橋,使微信這個媒介像一個“墊腳石”一樣,過了河就無人搭理和維護了,任憑風吹浪打、日曬雨淋,使人心變得飄忽不定,琢磨不透,使人性變得冷漠不堪,讓人感覺“好人做不得”,常常被人利用後又被拋棄,因而心灰意冷,心地越來越冷硬,一些人甚至變得憤世嫉俗、怨天尤人,有的人甚至弄得神經兮兮、心神不寧。

微信的“火光石”特徵:現在只要與人見面,不是掏名片,而是直接加微信。剛加上時,熱乎一陣子,過一段時間便無聲無息了,這就好像“火光石”一樣,擦出了短暫火花,很快就煙消雲散,歸於平靜,冰冷無比,無聲又無息。一些人任憑你發送多少信息和表情,他(她)都一概不予理會,也不互動,成為通訊錄上的“殭屍”名單,讓人覺得空有其名,莫名其妙。對於“火光石”式的殭屍名單,我的做法是半年一清:凡是半年之內沒有任何互動的人,不管當初如何“火光四射”,毫不含糊地把他(她)從通訊錄中刪除掉,免得“火光石”看到一次,灼傷一次,不僅能灼傷雙眼,還能產生心病,影響美好心情。還有一些人,以為添了微信,生活中本該溝通、本該見面的,也不溝通和見面了,以為微信是“萬能”的,最後感情或友情反而越變越淡,隔膜變多,人近在咫尺,心卻在千里之外;一路走來,反而慢慢生疏和失聯了。

最後一點需要澄清和說明的是,微信互動中所呈現出的這些“石頭”形態與特徵,並非微信功能本身的缺陷,而是我們每個人在使用微信過程中自己積累和“壘”起來的“石頭牆”;這些“石頭”和“石頭牆”本身是冰冷的,如果用人心捂熱了,就是溫暖的、令人暢快的;用不好,就是一堵冷漠的高牆,沉默地橫亙在我們每一個人心裡,阻擋我們加深感情的步伐,並且容易形成了巨大溝壑,形成巨大陰影,顛覆我們的傳統觀念和為人處事的態度方式;如果不及時推倒填平,進而還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幸福和精神清爽,成為煩人的囚籠。

作家手記:微信的“石頭”特徵(楊德振)

二O二O年九月二日於廣州

☆ 作者簡介:楊德振,工商碩士、中國散文作家、廣東作家、酒店職業經理人、心智研究專家,已出版八部著作。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編輯:曹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