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版魏无羡演绎:愿偿少年泪

在经典的神话故事里,金手指主角都会被设置一个“阿喀琉斯之踵”,他们像人性的反光点,让你在旁观这场戏剧时突然把你拉进戏中,你因此着了戏的道,再也忘不了这一幕。

剧版魏无羡演绎:愿偿少年泪

今天看到一个作者讲到86版西游记好的地方,他描述了孙悟空毁掉长生果树,闯下大祸牵连了唐僧,好不容易向主人镇元子讨了三天的宽恕期,让他想办法“还”去一棵活树。所有的朋友求了个遍都束手无策之际,这里改加了一个情节,没有让孙悟空直接求观音,而是去了灵台方寸山,500年前,他在这里学艺,也在这里和菩提祖师闹过矛盾,祖师说:“出了这个门,以后惹了事情别来找他,也别和人说起他的名字。”当时不知孙猴子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回去,但在看到四处遍布蛛网,书屋倒塌,物是人非,他满眼垂泪喊了三声:“师傅、师傅、师傅。”

作者说,86版的西游记好就好在这些细节的改编里,原著的西游,是个现实的世界,他有等级尊卑,残暴掠杀,不讲感情。而诸如类似灵台方寸山这样的温存改变,就像敲开了一个裂缝,为我们引来了光。

无坚不摧从来不是人间真实,最美的表演是一种真实的“演绎”

“这个魏无羡太爱哭了。”这是剧版魔道《陈情令》最被动漫版粉诟病的安排,但是作为剧粉,我反倒觉得哭戏是让这个魏无羡更打动人的点睛演绎,每一次眼泪的滑落都是对剧版魏无羡人物塑造的灵魂一笔,告诉和他对话的观众,这不是小说,这是个人,他无坚不摧的强大背后印了一颗朱砂痣,亮出来的那一瞬间,人戏难分,二次元壁破裂,观众至此才交付了深情。

实力天赋都很强大的魏无羡是真相,隐忍、痛苦、手足无措、绝望的魏无羡也是真相,正是如此矛盾复杂的情绪才打造了一个用嬉笑怒骂伪装讨喜,举重若轻,但心怀正义始终如一的魏无羡。最美的表演是一种真实的“演绎”,由内而外气质的散发,才能让演员完成对人物灵魂的完美传达。

剧版魏无羡演绎:愿偿少年泪

“面为一身之主,目为一面之主。”

人的表情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复杂、多义的存在,能传递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无法表达的丰富内涵,是影视表演艺术区别于舞台、小说最重要的一点,通过神态变化和微表情的控制极大地丰富和增强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内心情绪波动的张力。细腻而传神的表情赋予了角色更多灵动的情感色彩和独特的人性魅力的同时,也给予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虽然说任何一个演员的表演和其外在形象、身体条件以及精神气质的关系密不可分,但能充分了解自己,利用自身特长去挖掘出角色的精神气质,做到形神兼备,确是需要下很大功夫。战羡做到了这一点,他非常擅长发挥自己的长相特质,利用微妙复杂的表情演绎出人物丰满立体的内心世界,眉目间的顾盼生姿叫人惊艳,既有戏剧性的欣赏,也有自然如流水的情绪呈现。

而眼泪是战羡眼神戏很重要的一个修饰,对提高眼神情绪的表现力有很重要的作用,跟动漫版超强英雄式的老祖有了区别,比小说里一直举重若把苦难掩盖的魏无羡更加鲜活,他弥补作为“羡羡”少年那一面的,在撕裂中成长的真实反映。

剧版魏无羡演绎:愿偿少年泪

表情台词都匮乏但内心世界戏剧张力也一点不弱的蓝忘机,没有眼泪的设计,这个人物的剧版也很难完成深情的突破口,眼泪是成全蓝忘机微弱表情但内心惊涛骇浪人设里的通关口,与剧情推进一起塑造了立体经典的蓝湛。而对性格表象演绎丰富的魏无羡,落泪则像是玫瑰花瓣最靠近花蕊的那一瓣,也是推进人物塑造成长升华过程里的烟花,燃放的时候是少年羡用真心再向观众“剖白”。

“一哭一笑”就是万千世界

虽然说哭戏并不能完全证明演员的实力,但是一场好的哭戏确是能最大程度提升观众的共鸣和沉浸感,尤其是能演绎出哭戏所代表的内心情绪变化的丰富度,除了悲痛、伤心、绝望,也可以有幸福感动、喜极而泣。一哭一笑,就盛下了人世间万千难以言明的复杂感情体验。其实生活中难过伤心的哭有多人都有经历,并不陌生,难的是大多数人还不一定有经验去领会“幸福的释然的泪水”究竟是怎样复杂矛盾的情感,就像很多人也很难去经验一场笑的背后是何等的孤寂伤心一样。好的演绎就像一个好的故事,带着观众去体验的不完全是精彩的故事,还有带你经历了一场陌生而又熟悉的丰满情绪体验。

剧版魏无羡演绎:愿偿少年泪

战羡做到了,哭里的悲欢离合,笑里的酸甜苦辣,在一哭一笑的表情里,诠释了世间的沧海桑田。这样的表演带来的体验,跟遇到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是一样的,它的好看让你驻足,它的演绎层次、丰富内涵则让你流连忘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