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版魏無羨演繹:願償少年淚

在經典的神話故事裡,金手指主角都會被設置一個“阿喀琉斯之踵”,他們像人性的反光點,讓你在旁觀這場戲劇時突然把你拉進戲中,你因此著了戲的道,再也忘不了這一幕。

劇版魏無羨演繹:願償少年淚

今天看到一個作者講到86版西遊記好的地方,他描述了孫悟空毀掉長生果樹,闖下大禍牽連了唐僧,好不容易向主人鎮元子討了三天的寬恕期,讓他想辦法“還”去一棵活樹。所有的朋友求了個遍都束手無策之際,這裡改加了一個情節,沒有讓孫悟空直接求觀音,而是去了靈臺方寸山,500年前,他在這裡學藝,也在這裡和菩提祖師鬧過矛盾,祖師說:“出了這個門,以後惹了事情別來找他,也別和人說起他的名字。”當時不知孫猴子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回去,但在看到四處遍佈蛛網,書屋倒塌,物是人非,他滿眼垂淚喊了三聲:“師傅、師傅、師傅。”

作者說,86版的西遊記好就好在這些細節的改編裡,原著的西遊,是個現實的世界,他有等級尊卑,殘暴掠殺,不講感情。而諸如類似靈臺方寸山這樣的溫存改變,就像敲開了一個裂縫,為我們引來了光。

無堅不摧從來不是人間真實,最美的表演是一種真實的“演繹”

“這個魏無羨太愛哭了。”這是劇版魔道《陳情令》最被動漫版粉詬病的安排,但是作為劇粉,我反倒覺得哭戲是讓這個魏無羨更打動人的點睛演繹,每一次眼淚的滑落都是對劇版魏無羨人物塑造的靈魂一筆,告訴和他對話的觀眾,這不是小說,這是個人,他無堅不摧的強大背後印了一顆硃砂痣,亮出來的那一瞬間,人戲難分,二次元壁破裂,觀眾至此才交付了深情。

實力天賦都很強大的魏無羨是真相,隱忍、痛苦、手足無措、絕望的魏無羨也是真相,正是如此矛盾複雜的情緒才打造了一個用嬉笑怒罵偽裝討喜,舉重若輕,但心懷正義始終如一的魏無羨。最美的表演是一種真實的“演繹”,由內而外氣質的散發,才能讓演員完成對人物靈魂的完美傳達。

劇版魏無羨演繹:願償少年淚

“面為一身之主,目為一面之主。”

人的表情可能是世界上最為複雜、多義的存在,能傳遞用語言和肢體動作無法表達的豐富內涵,是影視表演藝術區別於舞臺、小說最重要的一點,通過神態變化和微表情的控制極大地豐富和增強人物的喜怒哀樂,表現內心情緒波動的張力。細膩而傳神的表情賦予了角色更多靈動的情感色彩和獨特的人性魅力的同時,也給予觀眾無限的想象空間。

雖然說任何一個演員的表演和其外在形象、身體條件以及精神氣質的關係密不可分,但能充分了解自己,利用自身特長去挖掘出角色的精神氣質,做到形神兼備,確是需要下很大功夫。戰羨做到了這一點,他非常擅長髮揮自己的長相特質,利用微妙複雜的表情演繹出人物豐滿立體的內心世界,眉目間的顧盼生姿叫人驚豔,既有戲劇性的欣賞,也有自然如流水的情緒呈現。

而眼淚是戰羨眼神戲很重要的一個修飾,對提高眼神情緒的表現力有很重要的作用,跟動漫版超強英雄式的老祖有了區別,比小說裡一直舉重若把苦難掩蓋的魏無羨更加鮮活,他彌補作為“羨羨”少年那一面的,在撕裂中成長的真實反映。

劇版魏無羨演繹:願償少年淚

表情臺詞都匱乏但內心世界戲劇張力也一點不弱的藍忘機,沒有眼淚的設計,這個人物的劇版也很難完成深情的突破口,眼淚是成全藍忘機微弱表情但內心驚濤駭浪人設裡的通關口,與劇情推進一起塑造了立體經典的藍湛。而對性格表象演繹豐富的魏無羨,落淚則像是玫瑰花瓣最靠近花蕊的那一瓣,也是推進人物塑造成長昇華過程裡的煙花,燃放的時候是少年羨用真心再向觀眾“剖白”。

“一哭一笑”就是萬千世界

雖然說哭戲並不能完全證明演員的實力,但是一場好的哭戲確是能最大程度提升觀眾的共鳴和沉浸感,尤其是能演繹出哭戲所代表的內心情緒變化的豐富度,除了悲痛、傷心、絕望,也可以有幸福感動、喜極而泣。一哭一笑,就盛下了人世間萬千難以言明的複雜感情體驗。其實生活中難過傷心的哭有多人都有經歷,並不陌生,難的是大多數人還不一定有經驗去領會“幸福的釋然的淚水”究竟是怎樣複雜矛盾的情感,就像很多人也很難去經驗一場笑的背後是何等的孤寂傷心一樣。好的演繹就像一個好的故事,帶著觀眾去體驗的不完全是精彩的故事,還有帶你經歷了一場陌生而又熟悉的豐滿情緒體驗。

劇版魏無羨演繹:願償少年淚

戰羨做到了,哭裡的悲歡離合,笑裡的酸甜苦辣,在一哭一笑的表情裡,詮釋了世間的滄海桑田。這樣的表演帶來的體驗,跟遇到一件好的藝術作品是一樣的,它的好看讓你駐足,它的演繹層次、豐富內涵則讓你流連忘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