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父母將孩子培養成普通人?"精細化培養"孩子才能脫穎而出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人的發展離不開教育,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定論,如果你提出反駁,那應該是沒能理解教育的真正含義所在,當然了,如果非要跟我說那些富二代腰纏萬貫不愁吃不愁穿,那我也是無言以對。

不過站在一個普通家庭中,有關教育類的話題一般都是放在前位的,這很正常,不論是日常生活技能培養教育,還是理論知識技能等方面,教育確實是支撐我們成長髮展的必備條件。


多少父母將孩子培養成普通人?

有關孩子的教育方法的討論一直都是人們所關注的,隨著現如今社會的發展,對人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教育越來越被國家所重視,而具體到每個家庭,做父母的也都很是關心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只教育方面,願意下重金讓孩子接受到更高水平的培養。

然而很多家長都遭遇到了這樣的疑惑,為何自家孩子總是給人感覺很"普通"?

這樣的感覺尤其在看到其他被稱為"學霸"或者"天才"的孩子時更甚,再看自家孩子似乎沒有一點拿得出手的技能來,明明自己也砸錢進去了,孩子也花費了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但就是沒有特備顯著的成就,混跡在人群中沒有閃光點。

不想孩子過於普通,家長要是想解決這一問題,就要試著去了解並採用"精細化培養"

一:那些年在精細化培養踩到了雷區

"精細化培養"或者說類似的"精細化管理"這樣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實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別提出並且實施,但是很多人未能正確的理解其涵義所在,並且踩到了雷區,導致未能達到理想中的效果。

《紐約時報》曾也評價精細化教育為"無情的現代撫養方式",說與"放養式教育"相比,"精細教育"下的孩子失去了很多玩耍的機會,他們更容易被父母的焦慮傳染,從而感到壓力與焦慮。感覺不到快樂,幸福度低。在情緒調節和社交上環節上缺失,很難與人好好相處。


多少父母將孩子培養成普通人?

其實這是理解錯誤導致的偏差性後果。

在一些教育者看來,精細化被理解為"多管""多問""多安排",精細化確實在教育和管理孩子上,提出了更加多的要求,但是這都不應該是以家長作為支配者,孩子作為傀儡而進行實施。

很多家長就是因為理解錯了精細化教育的含義,採取了過於嚴格的管教方法,讓孩子苦不堪言,雖然可能在高壓管理下減少了誤入歧途的可能,但是在極大程度上壓抑和束縛住了孩子的成長髮展空間,導致孩子承擔著巨大的身心壓力,最後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排斥現象,甚至會因為受到心理問題上的困擾導致無法挽回的極端後果出現。

二:精細化培養的真正含義

精細其實就是"精準"和"細緻"的縮寫,而並不是要求教育者對被教育者進行過多的干涉和支配要求。

錯誤的理解和行動下,可能會造成孩子出現以下幾種不良反應:

· 孩子失去了自覺性和自理性,對外界的依賴過大,形成了惰性心理。

· 由於受到外界的管控過大,孩子的抗打擊和飯挫折能力也大打折扣,在遭遇到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很容易一蹶不振。

· 人生規劃被提前的限定,讓孩子失去了積極進取的心態,很難養成良好的性格。

· 由於自身的想法和選擇遭遇到長時間的忽視,孩子未能得到理解和尊重,導致負面情緒的產生和積攢,對心理健康造成傷害。

· 家長處於錯誤的精細化培養方法的誤導,對孩子提出了過高的要求,導致孩子壓力過大,而且如果超出了身體技能和能力範圍以及心理承受等方面的承載力,就會對身心都造成傷害。


多少父母將孩子培養成普通人?

而正確的精細化培養,前提是教育者對被教育者進行全面的瞭解和接納,站在家長的角度來說這個問題吧,就是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更加仔細的觀察,通過觀察孩子日常行為和態度,瞭解孩子具備哪些方面的天賦以及在性格上有哪些特點,以此來選擇和進行適合的教育方案。

同時,精細化教育也要求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及時的關注和了解,比如通過互動和交流,及時的瞭解孩子的發展變化,以此來對教育方案進行調整。

而另一方面在能力培養上的精細化,則是在尊重孩子的想法為前提下,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並且在觀察力和辦事上更加的仔細認真,家長們在教育引導上主要還是以培養優勢為主,不要過於貪心的想要一口吃成個大胖子。

要先發展孩子的特長,成為孩子的競爭優勢,再通過以優帶劣的方法,促進更為全面的發展,這才是精細化培養的正確理解。

三:精細化培養對孩子產生的有利影響

1.讓因材施教得到更好發揮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是我們多提倡的,那麼在精細化培養中其實也包括這一方面,精細化就是要具體到被教育者自身的情況,根據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力問題,進行特定化的教育方案,以提升優勢為主,帶動弱勢為輔,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全面的發展。

2.提升孩子競爭能力

不難發現,很多成功人士取得成就,大多都是因為在某一領域有著高於常人的水平,這也就是其競爭優勢所在。那麼我們在進行精細化培養時也是如此,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優勢所在,以此來作為最拿得出手的競爭砝碼,這樣的話孩子也不會顯得很"普通",有的時候優勢就是其身上最大的閃光點。


多少父母將孩子培養成普通人?

3.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精細化培養注重的是培養孩子細節方面的培養,除了知識能力的學習以外,還注重孩子在行為習慣方面的培養,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就未來",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對其自身發展有好處,在外人看來也是優勢所在,能給人加分很多。

所以說,要想孩子不"普通",家長們也就要花費更多的心思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所在,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提高正確的引導。

四:如何進行精細化培養?

1.對孩子自身進行全面分析

家長要對包容和接納孩子的優缺點,同時也要讓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知道在那些方面存在不足,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所在,並且有目的的對缺點進行改正和彌補不足。

2.教育過程中注重理解和配合

在教育中不要忽視孩子的感受,要和孩子一起通過交流來達成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助於教育的實施,才能減少阻礙和問題的出現。


多少父母將孩子培養成普通人?

3.不要忽略細節方面存在的問題

很多時候一些小的細節會被忽視,孩子自身可能覺得無所謂,但是大人不能也置之不理,而是要告誡孩子多加註意自身的行為,不論是行為還是心理情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一定要及時的想辦法去解決,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4.引導孩子進行計劃制定

精細化培養其實也是具有一定規劃性的教育管理方式,不僅要求家長們嚴陣以待,同時也要求孩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制定相對應的計劃予以實施,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及時的發現問題做出調整,才能做到更加的精細準確。


多少父母將孩子培養成普通人?

孩子成長非小事,家長不要太大意,當發生問題的時候,不要過於慌張,多一些仔細和耐心同孩子一起商討配合解決,相信一定可以發揮好的效果。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