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想方设法让孩子出息,老了才体会到有个平庸的孩子挺好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家长的心愿。

年轻时,为了让儿女出息,家长是想方设法,拼尽全力,供孩子上学。都希望儿女飞的更高,走的更远。

很多儿女,非常争气。如家长所愿,成了人中龙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纷纷飞走了。孩子考得好,有出息,家长觉得有面子,很风光,特别自豪满足。

年轻时想方设法让孩子出息,老了才体会到有个平庸的孩子挺好


没有成龙成凤的孩子,就只能进普通院校或专科院校,家长非常无奈,只有羡慕嫉妒人家的份。

时光荏苒,家长慢慢步入老年。老了以后,身体差了,面临养老时,家长的感受,就和当初升学时完全不一样了。

那些飞走的龙凤,都栖息在外了,有的甚至出国了,家长变成空巢老人了,身边没人陪伴。那种孤独,那种无奈,那种对孩子的想念,真是一言难尽。

反倒是那些成绩平平或很差的孩子,大多离父母很近,或是和父母一起生活。承欢膝下,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年轻时想方设法让孩子出息,老了才体会到有个平庸的孩子挺好


老了才体会到,有个平庸的孩子,挺好的。

昨天看见邻居米姐,我心里特别不是个滋味,特别感慨。

米姐去北京看儿子回来了。坐着轮椅,非常憔悴。米姐的儿子特别优秀,是清华毕业,在科研单位工作。

一年前,米姐确诊得了乳腺癌,已经发展到晚期。米姐知道自己没几天日子了。想多看看儿子,可儿子工作忙,有科研项目,没时间回来。

米姐无奈,就拖着个病身子,让爱人陪着,舟车劳顿,去千里之外, 看儿子。

一个病人,行动不便,想看儿子,还得来回折腾,实在让人心酸。

孩子养大成人了,连见一面都这么困难。

老了,走不动了,才体会到,孩子不论有没有出息,只要在身边,想见就可以见,想唠嗑就可以唠,也是一种幸福。

年轻时想方设法让孩子出息,老了才体会到有个平庸的孩子挺好


有出息的孩子,都是为国家培养的。越有出息,工作越忙。床前尽孝,指望不上。伺候左右的,是平庸的孩子。

我舅舅,今年八十二了,老伴去世多年了,有三个孩子。他的二个儿子,都上的名牌大学,都是博士毕业,女儿只读了个专科。

现在大儿子在北京搞航天科技,是国家尖端科研部门。二儿子在上海做新能源研发。两个孩子,在别人眼里,都属于非常优秀的人。都事业有成。

年轻时想方设法让孩子出息,老了才体会到有个平庸的孩子挺好


二个人结婚买房没用舅舅操心,也没用舅舅拿钱,都是自己找对象,自己买房结婚。

舅舅一年只能见他们一次面,他们工作特别忙,每年只能在春节回来一次。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回来。

老大曾接舅舅去北京生活。可舅舅在那人生地不熟,白天儿子儿媳妇上班,孙子去幼儿园,就剩舅舅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舅舅说啥也不在那住了。

舅舅的两个儿子忙,没时间照顾舅舅,二个人就出钱,在妹妹家对门给舅舅买的楼,方便妹妹照顾舅舅。

舅舅的女儿,读的本地专科。毕业以后就在本地打工。结婚以后辞职,开了个母婴店。

舅舅的生活起居,由女儿照顾着。舅舅生病住院,也是女儿,跑前跑后,在医院伺候。

两个儿子住的远,工作忙,也只能是电话问候,再给打点钱。床前伺候,根本指望不上。舅舅身边多亏有这个女儿。

舅舅再也不埋怨女儿没有出息了。

年轻时想方设法让孩子出息,老了才体会到有个平庸的孩子挺好


有出息的孩子,都很忙,压力大。在岗位上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照顾老人方面,有心无力,没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老人,但他们大多收入高,经济条件比较好,能给老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

平庸的孩子,相对经济条件差点,工作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忙,有精力照顾老人。给老人的陪伴更多,带给老人的幸福感更多。

人老了,大多喜欢热闹,怕冷清,需要陪伴和关爱,有一个平庸的孩子,伺候左右,陪伴晚年,挺好的,挺幸福的。

年轻时想方设法让孩子出息,老了才体会到有个平庸的孩子挺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微风,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