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陽患者病情惡化病例非常少-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深圳特區報北京4月21日電 (駐京記者 李萍)2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管理服務情況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新冠肺炎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表示,大部分出院後復陽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病情惡化的病例非常少。但核酸複檢呈陽性患者仍然可能具有傳染性、具有傳播的風險,所以要到定點醫院進行隔離和密切的醫學觀察。

  我國新冠肺炎治癒率達94%以上

  截至4月20日,我國超過7.7萬名患者治癒出院,治癒率達94%以上。為做好患者出院後管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4月6日印發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複診複檢工作方案(試行)》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對出院患者全程管理,需要定點醫院、社區醫療機構以及社區的無縫銜接,更需要患者和患者家人的密切配合,最終使出院患者得到身心的整體康復。

  “為做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管理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先後出臺了出院患者跟蹤隨訪健康管理相關措施。”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中央指導組防控組社區防控專家組組長吳浩則補充說,各地根據要求開展出院患者隨訪工作,以武漢為例,目前,武漢市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實行“14+14”管理,即進行14天集中隔離康復管理,沒有其他問題後轉入14天居家康復管理。在此過程中,主要由基層醫療機構承擔出院患者健康管理的主體責任,為轄區內出院患者在解除集中隔離康復後的兩週督促做好居家健康管理工作,同時在出院患者解除集中隔離後的4周之內,每天要了解體溫、呼吸狀況等。這些管理措施對中國人、外國人一視同仁。

  “從孕產婦的情況來看,應該說輕症居多,治療效果也比較好。” 對於孕產婦和兒童病例的治療效果,郭燕紅說,特別是在武漢地區,有的產婦經過治療後,不僅新冠肺炎得以治癒,而且還生出了健康的寶寶。從兒童病例來看,總體病情較輕,重型和危重型例數也較少。從武漢來看,輕症佔96%,重症佔4%。有專家分析,這可能與兒童自身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健全有關,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之後,機體的炎症因子風暴可能相對較輕。另外,兒童就診更為及時,也佐證了早診早治是保證診療效果的重要因素。

  復陽患者病情惡化病例非常少

  對於出院患者複檢陽性問題,王貴強回應說,大部分出院後復陽患者只是核酸檢測出現了陽性,極個別患者出現一些症狀,但病情惡化的病例非常少。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複診複檢工作方案(試行)》提出,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後,應當繼續隔離醫學觀察14天。隔離期間每日做好體溫、體徵等身體狀況監測,觀察有無發熱,以及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症狀。患者出院後可採取居家隔離或隔離點集中隔離。

  他提醒說,核酸複檢呈陽性患者仍然可能具有傳染性、具有傳播的風險,所以要到定點醫院進行隔離和密切的醫學觀察。患者在出院後隔離觀察期間要戴口罩,最好單間隔離,避免復陽人群可能潛在的傳播風險。“所以我們通過這種手段已是控制了復陽人群造成進一步傳播的可能性”。

  對可能導致的肺纖維化的擔心,他說,新冠肺炎是急性病毒性傳染病,病程比較短,導致肺纖維化發生發展的概率較低。尤其是輕型病例,大部分不會出現肺纖維化,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有可能會出現肺纖維化。針對此,一方面出院後要通過康復手段,包括中醫中藥等,進行相應干預,避免後遺的纖維化發生發展等。同時密切地監測隨訪,對重症、危重症的要長期隨訪,觀察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時進行干預。

  對於有基礎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他表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門頒佈了一個文件,即《關於做好新冠肺炎與原發基礎疾病分類救治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有基礎疾病的患者一定要給予積極的治療干預,對於有基礎疾病的恢復期新冠肺炎患者,需要區分對待,分區進行治療。一是對新冠肺炎已經痊癒了,只是治療基礎病的,要轉到專科醫院或具有綜合救治能力的醫院進行進一步救治。二是有些病人確實病情很重,不能搬運,強調就地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