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料及产地的认识上我们要克服“阿Q精神”

和田玉的产地主要有新疆的昆仑山、阿尔金山,青海的格尔木,俄罗斯,加拿大等地。分别被称为新疆料,青海料,俄罗斯料,加拿大料等等。

对玉料及产地的认识上我们要克服“阿Q精神”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以各个地区出产的玉料肯定会有一些差别,但玉料的基本成分是相同的,都是透闪石为主的玉料,相同的地方还是很多,因此,按照国家标准,均可命名为和田玉。


我认为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是一样的玉石--透闪石玉,就象有人问北京人、湖南人、新疆人的区别,肯定有一些区别,但相同的地方还是多一些。

青海软玉、俄罗斯软玉中的优质白玉都可以鉴定为羊脂玉,而且都可以统称为和田玉。这是一个很常识的逻辑,任何品种的珠宝玉石的命名和鉴定分类都是这样的。不然一种材料有100个产地就会有100个名称。

对玉料及产地的认识上我们要克服“阿Q精神”

​写和田玉产地的文章很多,绝大多数不是抄袭,就是雷同,至少也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乏味无聊。对于广大和田玉爱好者基本上没什么帮助,反而,还会误导大家。更重要的是写那样的文章,一方面让一些好事者拿去进一步继续炒作,搞的和田玉市场草木兼兵,人人提心吊胆,疑神疑鬼,视“俄料”、“昆仑料”为毒蛇猛兽,避之不及。另一方面,自己也参与了误导大家,助纣为孽、为虎作伥的角色,我是绝对不会扮演的。


对玉料及产地的认识上我们要克服“阿Q精神”


和田玉的产地特征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不谈俄罗斯、青海,仅新疆境内,有名的矿点就有好几十个,分布在东西长约1000多千米的昆仑山及阿尔金山上,新的矿点还在陆续发现,每一个矿点的玉料肯定各有其特点,即便是同一矿点的玉料,质地品相也是千差万别,小小一篇短文,很难讲得全面、准确。更不用说“俄料”和“昆仑料”了。即便是写出来,让真正的内行看到,也是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井底之蛙的见识,坐在井内和几个同类鼓噪几声也就罢了


对玉料及产地的认识上我们要克服“阿Q精神”


微拍堂

大师创意~新疆和田玉苏工精雕挂件


俄罗斯料与新疆的糖料极为相似,比较难于区分。许多人标榜自己可以轻易区分产地是因为他们见到的比较少,其实每一个产地都有不同特征的料子。

钻石、其他各种宝玉石均没有注明产地,但是人家的市场反而相对比较规范。 其实恰恰是产地“惹的祸”,大多数被标明产地的的玉石并非和田原产。现在,杜撰产地是忽悠消费者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玉料及产地的认识上我们要克服“阿Q精神”


微拍堂

和田玉白玉平安扣


有一些和田玉行家可能同时也是商人,学者和商人是有差别的。学者注重的是科学价值,商人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前者必须实事求是,强调真知灼见,后者则可瞒天过海,往往只顾眼前。

优质的俄罗斯玉料其质地并不比新疆出产的玉料差,同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在对玉料及产地的认识上,我们也要克服“阿Q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