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漫談霍去病誓言下的伐奴之路

引言

有一種人在出生的時候就是我們努力一生的終點,而且還有一種人能屹立在民族的豐碑上,而還有一種人能夠兩者合一,這種人往往會成為時代之光。這種時代之光往往在他的一生和時代中發出耀眼的光芒之後則會暗淡失去光彩回到天上,像是一個使命的結束,更像是一個另一個使命的開始。今天說的則是這樣一個人,八百勇士橫穿沙漠,與匈奴後方進行決戰,斬殺兩千餘人首級,被漢武帝評價為勇冠三軍,而這場戰役則讓他成為冠軍侯,而他就是讓匈奴聞之喪膽的霍去病。

冠軍的美譽歸功於一個天才少年在極短的時間裡創下的豐功偉績。就因為這兩個字顯得更加與眾不同,而這種冠軍侯的爵位更是一個重擔,這種爵位只有唯一更類似皇帝享受的待遇比如說李世民的天策上將在這後世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而這冠軍一詞更是太重。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漫談霍去病誓言下的伐奴之路

霍去病石雕

如果說衛青六戰六勝,匈奴看到:“衛”則就丟盔卸甲,足以看到衛家軍的影響力,那麼霍去病就是是匈奴的天煞災星。在他的屠殺下,匈奴將近消失了六分之一的人口。這種遊牧民族的南下帶來的只有掠奪和入侵,這種行為給了很多不同文明的國家恐懼和無助,而霍去病則是給他們帶來深遠的恐懼,霍去病這一生似乎就是為滅匈奴而奮鬥,他的出生更像是揹負著一大使命:滅匈奴。

霍去病算起來是外戚,是衛子夫姐姐與一姓霍的小官生的,而他從小聰明善武深受漢武帝喜愛。在這裡要說明一點,漢武帝不是尋常的帝王,在他的一生裡身邊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壞人,而這些壞人卻沒有動霍去病。這是說明漢武帝看重霍去病的本事對其有一種信任。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漫談霍去病誓言下的伐奴之路

霍去病斬殺匈奴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於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斬首虜二千二十八級,及相國、當戶,斬單于大父行籍若侯產,生捕季父羅姑比,再冠軍,以千六百戶封去病為冠軍侯。

從這裡看這是一種破格的提拔和培養,更大的是掌握更多的資源來服務皇帝,而且更多的是一種承擔風險,而這種風險更像是承擔皇帝的失誤,武帝在這一方面是想把霍去病打造成衛青。

一、權力與國防的日益嚴峻帶動漢武帝搶奪河西走廊的決心

權力需要制衡不能夠一家獨大。衛青六戰匈奴全勝在朝廷中威望無雙,而且成為大將軍統御諸將,算是權傾朝野。還好衛青沒有反叛之心,為人謹慎不結黨,但如果反叛,漢武帝的天下很有可能被衛家奪取,誰掌握兵權誰就有話語權。所以權力不能夠一家獨大。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漫談霍去病誓言下的伐奴之路

衛青對漢武帝表忠心

大將功勞越來越高的時候對君王是雙向作用,要麼更加鞏固皇權,要麼削弱。但無法保證在今後的生活裡是否由不滿產生的反叛之心,所以就需要進行權力平衡,這種武將越來越高就需要另一個武將來進行平衡。而這霍去病就是無敵籌劃已久的選擇,無論是人品還是才能都十分合適,並且是衛家的親戚這就是一種合理的繼承。

但是霍去病表現出的才能卻讓漢武帝驚訝。漢武帝對他的任用則是逐漸的試探看他能有多大的力撐多大的場子,給了八百勇士進行考驗,結果已經出來,冠軍侯則是最好的評價。而又給了一萬人,這一萬人的任務更是兼具艱鉅:攻打河西走廊。這河西走廊的誘惑讓漢武帝夜不能寐,這些原因都歸結於一個人:張騫。

在匈奴猖狂的年代,張騫的任務則是聯繫西域的大月氏聯合漢對匈奴進行抗衡,但一路上不是匈奴的不防就是被匈奴傀儡的國家,層層艱難。在河西走廊被捕,經歷十年的囚禁卻始終不忘自己的使命,在最終在衛青對匈奴進行試探性進攻的時候跑了出來,經歷一路轉折最終迴歸大漢。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漫談霍去病誓言下的伐奴之路

河西走廊的戰略位置

《漢書》卷九十六《西域傳》:匈奴西邊日逐王置憧僕都尉,使領西域,訪居焉香。危須、尉犁間,賦稅諸國,取富給焉

根據張騫的描述西域諸國的財富如此之大,而匈奴把持已久這就給匈奴持續的戰鬥力更甚至是強大的物資後盾,這給大漢滅匈奴時間更加的長,匈奴對漢威脅就一直存在,而河西走廊則是匈奴與西域的交接,所以河西走廊的戰略位置更是尤為重要。

二、初戰告捷的閃電戰給予匈奴勢力重創

不得不說漢武帝的戰略野心屬實大,當然不乏私心。西域諸國的葡萄美酒、汗血寶馬給了漢武帝極具高的誘惑,但是無論如何寵愛也不能把所有的軍事力量給予霍去病去伐奴,所以給了一萬兵,這種難度是十分高的。這一萬兵都是精英,所以也是有一些偏愛在裡面的,而霍去病則是用著一萬精兵開起了傳奇的一生。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漫談霍去病誓言下的伐奴之路

霍去病帶領軍隊

浩浩蕩蕩的出發,精兵不愧是精兵,在僅僅幾月就到了河西走廊,一路往西。天下武功為快不破,霍去病一路上攻城略地速度之快馬步停息,而在一路之中遇到了匈奴在河西的最大武裝渾邪王與休屠王主力。霍去病對這兩股勢力進行了小型的突擊,在不斷地激戰中斬獲將近九千餘人,而首領渾邪王和休屠王逃走。

而霍去病在班師回朝的時候遇到了匈奴蘭王和盧侯王的阻擊,認為霍去病已經沒了力氣再戰,於是前來突襲,但沒有想到霍去病的軍隊如此強悍繼續斬殺兩王勝利結束此次西征,這一戰完完全全的解釋了閃電戰打法,給予匈奴重擊。

這種推進殺敵的閃電戰在六日內席捲了整個河西走廊,帶來的不會是殺戮那麼簡單,是恐懼。如惡狼一般兇猛和迅速,而就靠著一萬精兵打出來大漢的兇悍。在這恐懼下帶來的是壓倒性勝利,僅僅是一萬精兵的作用嗎?精兵比普通兵更加難管理,他們身經百戰有一種戰場上的自豪感,而對主將來說不是經驗豐富的老將便是名譽眾望的老將,而對這十九歲的霍去病又怎麼能心甘情願的服從呢?。

《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其明年春,漢使驃騎將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餘里,擊匈奴,得胡首虜(騎)萬八千餘級,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漫談霍去病誓言下的伐奴之路

休屠王帶領軍隊逃跑

霍去病能夠把握這些老兵並且打的休屠王逃跑,這在另一個境界上看出他用人的心機更體現出他的年少有為,能把手中資源用到了極致。這種天才世間罕有,而且是帶兵的天才。

三、河西走廊的決戰再次展現天才霍去病

這種戰果是漢武帝完全沒有想到的,本來只是想試一試霍去病的能力沒想到殺了王並且給幹掉了全部的小部落,這讓漢武帝大喜,封侯獎賞更是不斷,而此時漢武帝就已經確定霍去病是帶兵的天才,河西走廊必須由他打通,也只有他能夠打通。

同年夏天,漢武帝對河西走廊帶來總攻。東北張騫,李廣負責牽制,西北霍去病,公孫敖騎兵主力進行總攻。河西走廊戰火逐漸燃起,兩軍在離國境數千裡的地方進行全面拼火,漢匈之爭進入了高潮。

李廣作為牽制將牽制打成了生死戰,而張騫則於李廣不同一方向出擊,漢武帝對李廣的信任已經越來越少,很大的原因則是李廣帶來的都是血腥的拼殺,不管勝利與否漢軍都寥寥數幾。這次戰鬥僅僅給了四千兵力給李廣,而李廣明白自己的使命與匈奴進行了廝殺,漢軍圍城圓陣圓心中央發弓箭來進行牽制,而由於人數差異過大,匈奴兵越來越兇狠,但李廣依舊是十分淡定。他在等待張騫的援軍,而此時張騫因為迷路導致了李廣全軍覆沒但是戰略目的卻達到了。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漫談霍去病誓言下的伐奴之路

飛將軍李廣

而此時的霍去病與公孫敖率領大軍進行兩路主攻,公孫敖負責吸引注意,而霍去病則是進行秘密包圍進行圍剿。大漠很少有參照物,只有無盡的戈壁灘,沒有導遊迷路則是常有的事,而公孫敖偏偏在吸引火力的路上迷路了。這種頂級配備上迷路只有兩種可能,導遊往往是匈奴人,要麼死了要麼叛變,要麼主帥不相信,無論怎麼樣公孫敖是迷路了。

而霍去病為什麼不會迷路,在第一次征討勝利後霍去病營中就有了很多的匈奴外援,而多少卻無法精確記載,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降將在心裡已經歸順了霍去病,因為在霍去病封侯的同時他們也獲得了不同的待遇,所以在霍去病的征討中迷路則是很難得。

《史記.建元已來侯者年表》記載:以司馬再從驃騎將軍數深入匈奴,得兩王子騎將功侯。(從驃侯趙破奴)以校尉從驃騎將軍二年再出擊匈奴功侯。故匈奴歸義。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漫談霍去病誓言下的伐奴之路

公孫敖在荒漠中迷路

此時迷路的公孫敖就無法作為主公吸引部隊了,霍去病則成為了主力部隊。沒想到缺少公孫敖的牽制霍去病的軍隊給了匈奴團滅的結果,在河西走廊上漢軍從來沒有進行過一年二次進攻,而這霍去病第二次進攻給了匈奴措手不及。這一戰斬首三萬餘人,擒獲五王,將軍、度尉六十餘人、降將兩千餘人,而漢軍損失僅僅有百分之三。

評價

馬踏匈奴,封狼居胥。他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河西走廊,更是一個華夏的崛起歷史。大漢的鐵器踏碎了匈奴的鐵器,遊牧民族為之自豪的騎兵被農耕民族所打敗,而這種騎兵戰鬥也被稱為歷史上的巔峰。封狼居胥成為最悲壯的情懷,打入匈奴聖地最後祭天,給後人無數的震撼和無窮的憫懷。

霍去病能夠封神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年早逝,這種去世卡的十分好,河西走廊打通,匈奴被滅自己就英年早逝,造成了天選之人帶來的使命完成的感覺。而因為時間之短,功勞之大給了一種不可磨滅的軍事神話,當然除去這些霍去病在伐奴的路上表現得可真是天才,一將無能,帶崩三軍不是玩笑話。

衛青也霍去病為什麼能做到百戰百勝,不單單是天才帶來的。看世界很多的軍事家,都是屢戰屢敗總結經驗最後反敗為勝,這種長久的戰爭才會讓他們成名,但衛青和霍去病卻不一樣。不站在軍事角度來看,漢武帝的功勞則更像是個堅強的後盾,強大的財力武力士兵支持給了他們充足的外援,相比來說沒有這些不管衛青和霍去病再怎麼天才也不會成功。

參考文獻: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漢書》卷九十六《西域傳》

《史記》〈匈奴列傳〉

《史記.建元已來侯者年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