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復仇”暴打老師:心理傷害,你想象不到究竟有多大

1

“他就用一根大概這麼寬、這麼長的一個木板,往我脖子裡使勁插......當時讓我扒到黑板,我就感覺到像拉到車上游行的殺人犯一樣。那是對我傷害最重最重的一件事。”

今年7月,知乎上有個關注度很高的“20年後攔路打老師”新聞,打人者常某被抓,他在6月的一次庭審中向法庭描述了當年老師傷害他最重的一件事。

7月10日,河南省欒川縣人民法院對該案件作出宣判:被告人常某以尋釁滋事罪獲刑一年六個月。對於這個結果,被告人常某當庭表示上訴。

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判:道德評判和個人同情絕不能代替司法裁判,肆意毆打他人的行為必須受到懲戒。唯有如此,才能有力維護社會秩序,確保個人權益不被以“復仇”之名肆意侵犯。

事件起因於2018年12月15日在網絡上流傳的一段視頻。在視頻中,常某打了騎電動車的老師張某幾巴掌,還一直重複問對方:“你以前咋削我,你記不記得?”

20年後“復仇”暴打老師:心理傷害,你想象不到究竟有多大

在打對方的過程中,常某還讓同鄉用手機攝錄,事後將部分內容通過手機微信轉發給同學。隨後該視頻在網絡瘋狂傳播。

2018年12月16日,被打老師張某所在學校向欒川警方遞交了一份控告書,指控常某毆打謾罵老師,並且不以為忤,還蓄意進行錄像和網上傳播,是喪失基本倫理人性,缺乏起碼道德觀念的地痞流氓、社會渣滓。

當日,張某向欒川警方報警,3日後民警通過常父聯繫到常某,身在杭州的常某和警方聯繫好回家配合調查,但在杭州東站就被抓捕了。12月21日,常某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刑事拘留。

2

凡人畏果,菩薩畏因。

世間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每一個果的背後,都有一個盤根錯節、脈絡複雜的因。

這場歷時二十年的師生“因果”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被警方控制後,常某曾交代:13歲時他無力反抗,回家也無法告訴父母。張某對他心靈上的傷害一直伴隨到現在,總是做惡夢。

他在百度“欒川吧”的自述帖中說:“33歲的我,要為那個13歲的我討回公道。”二十年前的“那件事”已經成了常某心中最大的結。

而被毆打的老師張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並沒有打過學生,也沒有打過常某,但懲戒是有的。

真是這樣嗎?在視頻中,張某說“我給你道歉,咱以前可能是年輕氣盛......”,而且事件發生後有二十幾個同學表示願意為常某出庭作證,並且有一部分最終出現在6月的庭審中。

另外,在“欒川吧”中流傳著欒川實驗中學“四大暴君”的故事,而張某恰是其中之一。有多人陳述,張某“身懷絕技”,能一腳把同學從講臺踹到後黑板;張某還喜歡扇人耳光,曾有學生被他扇得轉學。

能夠歷經二十年仍讓常某耿耿於懷的事件,而今卻被老師輕描淡寫列入“懲戒”,說明張某從骨子裡並沒意識到當年的行為對常某造成了多大傷害。

有人說,大家只關注到老師體罰學生,被老師嚴重體罰的,真沒幾個好東西。

20年後“復仇”暴打老師:心理傷害,你想象不到究竟有多大

常某真的品行敗壞、罪大惡極,是“喪失基本倫理人性,缺乏起碼道德觀念的地痞流氓、社會渣滓”嗎?

村裡人對記者說,常某對家人孝順,每個月給父親一筆錢,還幫家裡蓋了新屋,對人仗義、正直,給村裡困難人家捐錢捐物、幫助朋友,好多媒體都報道過。

值得一提的是,班主任也打過常某,讓他在教室後面連站了三天,但他並沒有記恨。前年這位老師患病後,常某還給他捐了一萬元用於治病。

據說,每逢教師節,常某都會在朋友圈發一條信息:祝全天下的老師節日快樂,張某除外。

他恨的不是張某的打,而是對方對自己人格和自尊心無所顧忌的踐踏和侮辱。對於孩子,心理傷害,是一輩子都難以消除的傷疤。

蘇聯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顯然,這位將學生“能從講臺一下踹到教室後黑板”的老師並不能算作好老師。

3

“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

有的人覺得二三十年前老師懲罰學生簡直太稀鬆平常了,100個學生裡就會有99個被老師打罵過吧。對於有些老師或家長來說,“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誰不是這樣過來的?這根本不是個事,哪用考慮小孩子心理會出現問題。

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學家認為:左右人的是潛意識,而潛意識的形成基本處於人的童年期。這個時候如果心理上有缺陷就很難被改變,成為影響他們一生的東西。

蒙臺梭利說,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遇到“心理傷害”這個問題,區別只是程度的深淺。造就人不是造人那麼簡單,不愛、不表現愛,或不表現足夠的愛,對孩子都是種心理傷害。

張愛玲就是不被愛的典型。父親是舊派浪蕩子的代表,成天只顧抽鴉片、賭博、逛窯子,母親追求身心全面解放,遠在法國杳無音訊,而她自己從小被老媽子帶大。這樣的父母根本顧不上關心孩子,張愛玲和弟弟只是父母完成家族傳宗接代任務的產物。

童年的這種經歷在張愛玲心裡留下了深深的陰影,給她一生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正是愛的極度匱乏,後來她瘋狂愛上了大她十幾歲的胡蘭成,可惜胡蘭成風流花心,在他們三年的婚姻中兩次出軌,張愛玲不得不終結了這段令她心碎的感情。

20年後“復仇”暴打老師:心理傷害,你想象不到究竟有多大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表現愛”可謂是隨處可見、比比皆是。

--不聽話就不要你了!

--怎麼這麼不用心,再認真一些不就一百分了!

--看人家誰誰誰學習成績好,鋼琴彈得好,你再看看你!

--就你這樣,將來要飯都沒人給!

明明心裡是愛孩子的,可說出來卻把孩子傷得不要不要的。

許多家長信奉“挫折教育”,覺得隨便誇孩子會讓他驕傲不再上進。但是,這種自以為是的做法不知道給多少孩子留下了難以抹除的陰影。

在《紅樓夢》第十七回中,賈政想試試賈寶玉功課,帶他到大觀園擬聯試對。寶玉不負眾望,大大表現了一把。然而他老爹不僅沒表揚誇讚,反而一聲斷喝:“無知的業障,你能知道幾個古人,能記得幾首熟詩,也敢在老先生面前賣弄!你方才那些胡說的,不過是試你的清濁,取笑而已,你就認真了!”

賈先生的“挫折教育”絕招,不僅沒讓寶二爺奮發圖強、不斷上進,反而是愈發逆反,最終走上當和尚這條不歸路。

20年後“復仇”暴打老師:心理傷害,你想象不到究竟有多大

如果愛,用力愛。

隨著二胎生育的放開,老大得到的愛被大幅度縮減,他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了,他成了多餘的人。

2014年西安閻良的哥哥因父母偏愛砍死妹妹,2015年陝西渭南女孩因不滿父母生二胎忽視自己而跳樓,2016年四川鄰水的老大為爭寵火燒弟弟,2017年廣東珠海哥哥拿枕頭差點捂死弟弟......

愛他,就給他足夠的愛。儘管大部分國人對愛的表達都是羞於啟口、遮遮掩掩的,但是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到你足夠的愛,讓他能夠有一個滿足幸福的童年。

4

在國外一項心理研究中,被調查的人中有九成表示,自己的父母給自己帶來過至少一次重大的心理創傷。另外一成人沒有表示,但專家從他們神情中推測,他們多半是不願意提起,或者被自己選擇性遺忘了。

由此看來,不想傷害孩子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應該儘量減少傷害孩子的可能性。或許,做到以下幾點是個不錯的開始。

--關注

關注是不傷害孩子的最低標準,而漠視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孩子做的每件事你都能放在心上,孩子便會覺得你在乎他、愛他。

--溝通

溝通是維持良好關係的有效辦法。孩子犯錯了卻不給解釋的機會,或者野蠻粗暴地打斷他,會使得孩子不願意再敞開心扉。如果能讓孩子把所有積極的、消極的感情都表達出來,那將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尊重

我們常常把孩子放在一個不平等的地位來交流,缺乏基本的尊重。孩子興高采烈與你交流,你卻忙著刷手機而心不在焉,久而久之孩子便會覺得不受尊重,失去交流的興趣。我們應該放低身段,認真傾聽,平等對話,如此才能收穫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肯定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哪怕孩子做的事情在父母眼裡非常“失敗”,但至少他還有勇於嘗試的精神。父母的語言是孩子成長的營養,愛的語言多了一定會結出愛的果子,惡的語言多了那就一定會結出惡的果子。

能在這個世界相遇,是我們和孩子難得的緣分。既然我們將他帶到了這個世界,我們就有義務養之、教之、善待之。

畢竟,身傷好治,心傷難愈。

為了這個緣分,敬告諸位,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

原創首發

作者信息:塵飛,理工男,喜歡寫一些小雜文,以筆為匕,行俠仗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