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光緒是歷史上一個最悲情的皇帝?

大家好,然然今天還是帶大家穿越到古代看歷史。話說同治死後葬於惠陵,御史吳可讀請求陪同送葬,結果中途自殺身亡,留下一封遺折,請求慈禧侍光緒成年之後,將其子過繼給同治,做為下一任儲君,以保大清國綿長。這一“尸諫”事件震動朝野,慈禧太后迫於壓力不得不批准了吳可讀的建議。而慈禧太后也順理成章再次“垂簾聽政”。光緒的幼年和同治幼年生活無什麼區別,從六歲開始進入毓慶宮讀書。光緒在這種環境下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貪玩同冶不同,光緒得到了老師們的稱讚。

為什麼說光緒是歷史上一個最悲情的皇帝?

應該說光緒的能力,完全有資格獨立處理政務,雖未必會成為一代有道的明君,但必然不會像咸豐、同治那樣昏庸無用。可不幸的是,他當皇帝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悲劇。正如前文所說的,他的即位純屬是為了配合慈禧掌握權力的要求。因此,當他年紀漸長,要求親政的時候,便不可避免的與慈禧發生衝突。而且慈禧與光緒的關係,其實也說不上有多好,由於兩人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所以慈禧對這個小皇帝並沒有深刻的感情。

為什麼說光緒是歷史上一個最悲情的皇帝?

慈禧其實並不喜歡光緒,還經常有意無意的為難小皇帝。光緒從小體弱多病,身體也一直不好,據說是因為營養不良。說到這裡估計也會有人反問,皇帝也會營養不良?按照清朝當時標準的皇帝伙食,每餐都要上幾十道菜,皇帝一個人根本就吃不了那麼多,也不可能吃完,這麼好的伙食還會營養不良?皇帝小的時候,離皇帝特別遠的菜,每天都用小火煨的,每次都放在原來地方,到夏天居然大多菜都發餿變臭了。就是皇上吃到的幾道菜也不是現做的,而是早上做好了,味道自然就很差了。年幼的光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卻吃不到什麼像樣的東西,有時候甚至忍飢挨餓,實在挨不住了時候,光緒也會讓御膳房換換菜譜,做一些新菜。可御膳房對光緒的命令壓根兒就不理不睬,而是要稟明慈禧批准。慈禧反倒經常教育光緒,要他勤儉節約云云。如此光緒就再也不敢說膳食的不好了。

為什麼說光緒是歷史上一個最悲情的皇帝?

另外,慈禧還喜歡看戲,她每次看戲都會叫光緒來陪同,可是她根本不管小孩的心情,總是點一些比較陰森恐怖,神神鬼鬼的戲,給年幼的光緒心靈上留下了很深的刺激,以至於以後光緒非常害怕打雷。後來光緒長大了,慈禧乾脆不給他座位,就讓他在旁邊站著陪侍。據說有一次,戲班子上演《十八扯》,戲中扮演皇上的丑角同情這小皇帝,便插科打諢說:“我是假皇帝,還有個座位坐,看你這個真皇帝還站著呢”!慈禧聽後默然了,從此以後才給光緒皇帝安排了座位。

為什麼說光緒是歷史上一個最悲情的皇帝?

其實慈禧始終喜歡不上光緒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年幼的光緒更加喜歡溫柔可親的慈安。光緒閒來無事的時候,總是喜歡往慈安宮裡跑,那時的慈禧和慈安早已經由於安德海的事心生嫌隙了。據說光緒十歲那一年,慈禧生了一場大病,光緒為其心急如焚,半夜暗暗向上蒼祈禱,甚至要效古人“割股奉親”,幸虧左右侍衛趕緊搶救,才不至於釀成大禍。然而光緒還是被割傷了。誰知道這樣一份孝心,慈禧知道之後,也是神色漠然,不為所動。要知道慈禧選同治擔任皇位,最終的結果她是為了更好地繼續以皇太后身份把持朝綱,一早就註定了光緒將會是歷史上一個最悲情的皇帝。好了,然然趣談歷史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喜歡聽故事的可以關注我哦,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