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的七宗罪和七字真言

“傳播七宗罪和七字真言”由Facebook公關主管 Caryn Marooney提出。她指出,這套理論幫助她節省時間、更加專注、促進創始人和公司在公關策劃中不跑題。無論公司是否上市,規模如何,都足夠有效。

傳播的七宗罪和七字真言

七宗罪

貪戀:不要貪戀其他公司的品牌形象。即便你非常喜歡他們的風格和特質,以至於想跟它們保持一致。可是,盲目的對比本身就是浪費時間。不如換個角度,從創始人、領導者、品牌的角度重新進行自我定義,做更好的自己。

貪心:試圖滿足所有人,不僅收效甚微,而且並不現實。

貪婪:金錢會麻痺雙眼,讓人變得愚蠢。同時關注太多,只會增加犯錯誤的幾率。聚焦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倚仗豐厚的資源,浪費精力。

懶惰:別偷懶,切忌在各類主題大會上發佈產品。這類場合適合展示產品,不斷向與會者推銷,而不是做發佈。記住,流行語(buzzwords)對人群沒有吸引力,它就像噪音一樣,氾濫到難以吸引注意力。這類詞語包括:延展性,優化、顛覆等等。一句話:少用為妙。

憤怒:讓人惱怒的事情可能包括記者揪住產品弱點不放,也可能是競爭對手的惡意詆譭。但是,不要同他人或者其他品牌陷入惡鬥。

嫉妒:如同第一條“貪戀”,對競爭對手的關注越多,對自己的關注就會越少。所以,何必呢?

自卑又自大:不要被媒體的語言左右。好的媒體報道會讓你飄飄然,糟糕的媒體落地又會把你打入谷底。自大和自卑的情緒都會導致分心。

七字真言

積極主動:作為創始人,沒有人比你更瞭解自己。只回答記者的問題,卻沒有主動闡述公司的亮點,是最大的失職。品牌形象就像一塊璞玉,需要後天的精心雕琢。在同媒體溝通時,學會積極主動,先禮貌得回答問題,再逐一強調重點。試想一下,如果連自己都羞於表達,別人又怎麼會猜到?

知曉背後的主題:做採訪前,你是否知道媒體的選題和定位?很多時候,如果你提早知道類似細節,或許就不會接受不切題的訪問。建議是:當記者主動邀約,先試圖瞭解他們的採訪目的,並定位自己在這段故事中的位置。

確保當務之急:理想和期待,再高遠都要接地氣。Marooney 說,曾有一個創始人說希望在 6 個月後登上 David Letterman 的節目(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喜劇演員、電視節目製作人)。目標過於高遠,只會適得其反。從實際出發,他應該搞清楚現在擁有什麼,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所以,別被不切實際的目標模糊了雙眼。

力求雙贏:記者不是生來為你工作,他們要賣報紙、賺點擊量,或者拉廣告。所以,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如何幫到他們?答案無非是–有趣又吸引人的標題。創業公司沒有大名鼎鼎的品牌,也沒有響噹噹的標語,你就更要挖掘出有趣的東西,幫記者,也幫自己吸引更多的關注。

學會傾聽:最好的 CEO 往往也是最耐心的傾聽者。Mark Zuckerberg 就是其中之一,他有時候能在整個會議上都保持一言不發,卻會牢牢把握每一個聆聽的機會,在聽懂後,切切實實得去落實。

強強聯合:慎重選擇合作伙伴。他們可能是競爭對手,亦或是更高水平的企業。品牌合作得當,會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尤其是同巨頭的順利合作,不僅製造了雙贏,而且有助於傳播品牌故事。

歷久彌新:伴隨時間的推移,企業的形象和信息要歷久彌新。在此之前,你需要確保信息會日漸犀利、清晰、影響力增強。Facebook 剛剛慶祝完十週年紀念日,每個人都深深感動。十年的努力,Facebook 成功得促進了人與人的溝通。十年的時光沒有抹去最初的夢想,反而讓它愈發生動。相信再過十年,它的含義會更加多彩。

文 | Caryn Marooney

版權聲明 |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不作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