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點擊紅色“關注”,關注本頭條號,更多行業精彩內容免費推送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今天我們將介紹十個南方的成功鄉村改造案例,這些或大或小重換生機的空間維度,是人性的返身隱匿之所,是孤獨、熱情、沉默、廣闊的棲身之地。

南方鄉鎮改造案例

01徽派古村-奇峰村史館

安徽省池州市石臺縣的奇峰村,位於牯牛降風景區的山腰。白牆黑瓦的農宅依山而建,奇峰村便逐漸隱退至山間竹林裡。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在這樣對自然敬畏和對自我剋制的徽派哲學裡,更新古村的最好方式,當然不是拆舊建新,更不是無節制的佔地蓋房。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東南角全景

設計團隊嘗試將留存的隊屋,通過整修和適度的改造,重新服務於村裡的現代生活,而不再是封塵於歷史、只能遠觀的老古董。此為“無建斯建”。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修復後屋面及側高窗

樑柱和牆上滿是毛筆或粉筆留下的木工草稿,還有政治標語,成為一套寫在房子裡的村史資料。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改造後東立面

隊屋的外牆面,簡直就是一本微縮歷史筆記,為了保留這些信息,抹灰的部位儘量避讓了“歷史遺蹟”區,讓時間的痕跡能從建築的外皮,一層層的讀取。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 修復後入口屋簷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展廳吹拔

最後呈現的,村裡看似沒有新房子的痕跡,但無論是入村的場地景觀,還是隊屋周邊的小巷,以及建築內外的空間,都更能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給外來遊客更親切自然的體驗。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二層改造後木構架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02陳家鋪-平民書局

項目位於中國東南內陸的丘陵山地,獨特的文化與地理條件,孕育了項目所在“陳家鋪”的崖居聚落形態。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處在懸崖邊上的陳家鋪村,是松陽古村落的一處還未經開發的瑰寶。有著600年的歷史的村子,是崖居式古村落的代表。整個村落依靠著海拔800多米岩石構造的山崖,被梯田、竹林、古樹、山巒簇擁。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平民書局選擇了一棟舊房子,陳家鋪村的村文化中心。這是一棟特別的崖居式夯土民居建築。它原本承擔著村子公共空間的功能,因此建築面積比普通民居要大,空間也更開闊。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觀景平臺

少量的玻璃、陽光板這些純淨透明半透的材料,作為傳統木結構的背景存在,空間的劃分組織依然附著並強化了原有傳統材料的形式秩序。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無框玻璃窗洞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書局內部空間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懸浮的半透明盒體—冥想空間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懸浮的半透明盒體—冥想空間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書架與盒體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03油茶工坊-浙江松陽

橫樟村位於麗水市松陽縣大東壩鎮。村莊歷史悠久,文物古蹟保存較多,村口閒置的油茶工坊位於路邊下沉場地,面臨山澗溪流,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工坊採用傳統木結構和夯土牆建造,內有一個水碓子和兩套木質的榨油機。這座傳統油茶製作的工坊已荒廢多年。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從溪流望向工坊

2017年十月,工坊進行了擴容改造,成為村民和遊客共享的山茶油製作工坊和體驗休閒空間。同時延續在傳統村落改造中的建築針灸策略。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外牆使用溪澗卵石,延續了梯田和溪水的自然景色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石牆和老舊的夯土牆形成對比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工作和生產空間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項目保留主體建築和室內的木製設備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以自然光照亮的生產空間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在新舊層次間創造裡與外的轉換

屋面的高低變化不僅標識出不同的空間功能,同時也將自然光引入各個空間。工坊改造全部採用當地的材料和建造方式,這也使得建築更好的融入當地環境並且在有限的預算範圍內實現。

04計家墩-村民中心改造

計家墩村位於富饒的江蘇崑山,是個八十年代蓋起來的村子,四周都是稻田,有兩三條水道穿村而過,行走其間是江南水鄉的秀麗風景。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建築南側局部外觀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入口空間,成為村莊公共空間的一部分

入口處通過院牆的開口與鋪裝的邊線界定出既屬於院內,同時屬於院外的空間。這樣一個是廊,是門,是橋,又是窗的構築容納了坐、窺、行等幾組行為,為兩個院子之間的連通提供了不同方式。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入口院落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廊架提供休息和交流的空間

通過結構改造和加固,把舊建築一層的梁和樓板鋸掉,讓舊建築呈現出最大的空間潛力,成為村子公共空間的一部分,身在大廳之中,像是同時在建築內外。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中庭入口空間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南側底層架空院落

計家墩村還是保留了江南水鄉的特質和村落格局。在稻田和河道之間,是被香樟樹包圍著的村舍,和靜靜流淌著的河水。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現在已經進駐計家墩的有各種各樣的民宿。除了民宿之外,還有手作體驗的爿木工坊和陶廬,有種植養殖綠色健康食品的清自然農場,有手工造船的船艇工作室,有皮划艇俱樂部哈雷俱樂部,有綠色美味的饗茶餐和滿是生活氣息的咖啡館等等。

05成都-川西林盤

林盤,是成都平原獨有的一種農村居住方式。在長期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成都周邊廣大農村形成了星羅棋佈的鄉村院落。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已建成部分-和盛書院與田園生活館鳥瞰

川西林盤是我國最具特色的鄉村人居聚落,現在,這裡既有原住民,新住民,還會有常常想要造訪的人。規劃後的項目,不僅帶給村民嶄新的生活方式和發展可能,還給村民整理出了更多的生活、生產使用空間和麵積。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和盛書院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老房子和田園生活館之間以幾條簡單的橫線融成一體,新舊融合共處

和盛書院中間是一個類似四合院一樣四面圍合的院落,設計師通過改造將它變成一箇中心講堂。院落的上方以高聳的天井封閉,塑造出空間的儀式感。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和盛書院中間類似四合院一樣四面圍合的院落被改造為一箇中心講堂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院落的上方以高聳的天井封閉,塑造出空間的儀式感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中央紅磚天井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書院外圍局部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書院夜景

06田坊三變-嘉興喜悅公社

這是一處佔地2000方的農業玻璃大棚,多年失修,急待改造。嘉興的喜悅公社註定不是一場實驗建築的即興表演,而是針對中國農村腳踏實地的現代空間升級範例。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項目外觀,位於有機農場中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三個月改造完成的室內空間,以低造價和快建造的訴求重新塑造空間

所以本案設計的“第一變”,在於將簡陋的農作物大棚“變身”為現代農業的加工和體驗場所,是為“食集”。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入口空間的開闊廣場將承載不同主題的公共事件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食集空間的吧檯區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食集空間的餐桌區

攀援綠植為整個外立面賦予了濃濃“綠意”。建築頂部天窗設有活動遮陽系統,白天可為活動場地遮陽隔熱,冬季增加日照,起到保溫作用。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建築立面的遮陽和綠植述說著關於生態與秩序的基本態度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市集空間沿1.5米寬的小街層層展開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一米見方的結構單元堆疊形成立體景觀,上下可以承載不同的功能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藝集空間一角

在嘉興喜悅公社的“藝集”設計中,打開未來的鑰匙並非造景,而是如何“激活”創意空間,帶來更多更新的產業、活化鄉村資源,傳承傳統手工藝、曲藝等民間藝術。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拾級而上”的體驗強化了農業空間的屬性,將“吃”“玩”和文化藝術結合在一起

設計師在每個細節上,我們運用低技策略和低成本,來達到最合適的設計目標,讓人們體驗一種簡單而真實的生活方式。

07牛背山志願者之家

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蒲麥地村,是距離著名的牛背山頂峰觀景臺最近的一個村落。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這個項目是受東方衛視邀約的一次公益設計,為一群年輕的志願者們在大山裡蓋一座房子,緣起於成都的資深義工大雁和他的一群90後小夥伴們在牛背山的一次旅行。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設計師在一層保留並加固了內部的木結構,作為最重要的公共空間,可作為讀書閱覽、酒吧、會議等多種功能。重新設計的鋼網架玻璃門,可以存儲木柴,在完全打開的時候,將室內外融為一體。

南方鄉鎮改造——重煥鄉鎮生機

改造策略是在完善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讓這個建築更具有開放性與公共性,可為更多的人群服務,從建築空間與結構上,創新的同時,又具有中國傳統建築的記憶與靈魂。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聯繫小編,將及時更正刪除。

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行業相關的文章!不落地、不創意,您有好的素材、案例可以聯繫我們分享哦!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