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創業可低吸長持

年報顯示,第一創業2019年營業收入25.83億元,同比增長45.96%,淨利潤5.13億元,同比增長312.58%;面上看還不錯,但股價卻未起一絲波瀾,細看年報想找找是什麼原因。

一、沒有實控人,說起來國有民營集體三家混合所有制,11月6日之前好像不是這樣的,華熙投資算是資本市場的老兵了,華熙生物港股上市退市,再登陸科創板,時間點恰好在11月6日,也正是第一創業的公告無實際控制人之日,是巧合還是故意為之說不定另有玄機。我看是因為首創已經有首創證券並且目前在第一創業的持股與第二名差距不大,才不願做第一創業實控人。

二,增發在即,增發拖了一年,也許因為過去一年華熙在忙科創板事,現在首創牽頭繼續幹增發,公告預計9月可完成,修改後的增發預案也已公告,面向不超過35個增發對象發行7億股,募資60億,差不多增發20%股份,價格也比較美麗,從此前的按基準價打9折調整為基準價打8折,其中一條對認購者不太友好,如果參與增發持股超過5%要限售48個月,可能是首創給自己定製的,他希望各家都少買點,首創獨享5%增發好坐穩第一大股東位置。

三、經營團隊面臨調整,一般情況下沒有實控人的公司,經營團隊要麼強勢一點由職業經現人控制,要麼平衡各方利益擺平各股東方。目前第一創業團隊董事長仍為原佛山證券老人,華熙和首創的董事人選估計也要調整,可能在增發完成之後一併進行。

四、公司業績固收和資管特色業務發展較好,傳統證券經紀業務發展不足,公告稱“以固定收益為特色、以資產管理業務為核心”,實際上也是這兩塊業務佔比較大,並且有質量有增長。而做為證券公司的傳統經紀業務2019年營收4.76億元,成本高達7.18億元,利潤率未顯示不知是虧是賺,大概率是不賺錢。代理買賣A股股票業務業務因2019年股市行情較好,成交量同比上升,但公司的市場佔比卻下滑較多,從2018年的佔比0.46%降到0.39%。

五、分紅不足,三年分紅計劃明確每年現金分紅不低於當年可分配利潤的20%,今年直接按17.07%的分配比例上會,這是明知散戶參與度低,有點霸王硬上弓的意思。

六,信用帳戶增持進入股東前十,公告前十名股東中有兩個同姓自然人楊力朋、楊晨,並且是在同一家證券公司做信用帳戶持股,推測有一定的關聯。第四大股東能興控股也有信用帳戶持股。以上三筆信用帳戶持股合計佔總股本的2%左右,可見大佬看好後市。

結論:增發之後可能各股東持股變化會形成實際控制人,即使維持無實控人的現狀,管理團隊也會調整。增發+經營團隊調整預期,可以想象一下公司新團隊有錢之後應該會大幹一場,增發之前股價會維持穩定,建議低吸長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