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

欄衚衕是大明官妓的所在地,由妓女和藝人扶著欄杆賣唱演繹得名,“勾欄”也成了妓院的別稱。

皇權社會,皇權的順利交接尤為重要,為此歷朝歷代在儲君設立後都會為太子配備相當完善的官僚系統(清朝除外),教育和輔佐儲君熟悉朝政工作,保證太子順利接管朝政。

東宮屬官作為國家儲備幹部,分配的極為完善,幾乎對應著朝廷的所有部門,也被稱為小朝廷。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經常因事親征,考慮皇太子監國時再設官僚制度會生嫌隙,於是命朝廷命臣兼顧東宮職務,原本的從一品太子三師和正二品的太子三少等輔臣都變成的虛職,不過其他政事官署依舊存在,只是品階不高,最高不過正三品。

崇禎九年清軍入關時,唐王朱聿鍵私自募兵抗清被囚禁在鳳陽高牆;流寇肆意江南時,南京勳貴懷遠侯常延齡上書請命統常氏數千族丁赴九江協守,也被皇帝拒絕。

一個是皇族後裔藩王,一個是開國勳貴開平王常遇春的後人,二人都有報國之心,然而皆被皇帝防備,可知這位崇禎皇帝內心的防線有多強。

太廟位於承天門到午門這條中軸線的東面,僅鄰六科直房,始建於永樂十八年,佔地二百餘畝。

太廟是大明舉行祭祖典禮的地方,其建築根據“敬天法祖”的傳統禮制建造的,大殿內天花板及廊柱皆貼赤金花,製作精細,裝飾豪華,東配殿供奉著大明曆代有功皇族的神位,西配殿供奉著一些異姓功臣神位。

歷史上李自成在京師烤掠七千萬兩白銀,不止是勳貴,還有太監、官員、富商,其中烤掠所得太監佔了四成,勳貴佔了三成,官員佔了兩成,富商佔了一成。

《算學寶鑑),裡面介紹了高次方程和多元高次方程,還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導數的概念,用導數解高次方程的算法,領先牛頓和萊布尼茨140年。

都說明代數學失傳、衰落,理論數學建樹的缺乏導致明代科學發展停滯,明朝數學大師王文素的這本《算學寶鑑》狠狠的抽了後世那些專家的臉,這本書中所記載的數學不僅高端,連一元高次方程解法及天元術、四元術等,被傳聞在明朝失傳的數學都記錄在裡面了。

《算學寶鑑》既代表了明代數學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同時期世界數學的最高水平,連後世的現代數學也沿用其中的許多算法。


賤籍是指士、農、工、商四民之列外的人,主要有浙江的惰民、陝西樂籍、山西樂籍、北京樂戶、廣東疍(dàn)戶、浙江九姓漁船、安徽的伴當、世僕、江蘇丐戶等。

樂戶,主要來源於犯官的家屬,主要從事歌姬、官妓,樂戶制度作為歷代統治者懲罰罪犯和政敵的一項手段,陝西樂籍、山西樂籍和北京三地的樂戶,主要是當初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後,把依舊擁護建文帝的官員妻女,貶為樂戶,充當官妓等。

浙江惰民,主要是由宋、元罪人後代組成,如宋朝焦光瓚所率部隊投降了金國,後來金兵退去後,這一部分人被貶為惰民。

朱元璋把元朝的貴族以及投降元朝的漢人官員,以及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手下的部將,也都貶為惰民。

安徽伴當、世僕,這類人比樂戶和惰民還慘,如果村裡有兩姓,其中一個姓氏地位低下,那麼此姓全都是彼姓的伴當、世僕,有如奴隸,稍有不合,人人都可加以捶楚。

廣東疍(dàn)戶,則是不許登陸,常年住在船上,以捕魚為生。

江蘇丐戶,相當於世代乞丐,如蘇州府丐戶,常州府等地的丐戶,閩贛的棚戶等等。

凡是入了賤籍之人,社會地位最低,賤籍世世代代相傳,不得改變,不得參加科舉,不能做官,也不能購置土地產業,更不能和普通民眾通婚,從事的都是最低賤的職業,可以說永世不得翻身。

大明能人輩出,尤其是明末這個時期,湧現出大量的科學家,如薄珏、王徽、孫雲球等人。

據統計,十七世紀的中國科技創新數量為43,在中國一千年來處於最高峰,是十九世紀清末時期的二十一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