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蒙拉:和自我从容地相处

- 我们不只是一家会拍照的肖像摄影馆 -

Musee Foto 海派人物专栏

【Ms|Mr. MUSEE】期待您的关注

黄蒙拉:和自我从容地相处

{本期嘉宾}小提琴家 黄蒙拉

著名的上海小提琴家黄蒙拉

他四岁学琴 三十多年始终如一

用努力践行克制 走好眼下每一步

微信压缩无情 点击查看大图

黄蒙拉:和自我从容地相处

● 当初为什么会学小提琴?

他四岁开始学琴,和多数孩子一样,是出自父母的意愿。练琴的过程就是一个大写的枯燥,"即使在真正喜欢上音乐和演奏之后,每天长时间练琴依然非常枯燥。" 学乐器的人,躲在「我不喜欢」和「我就是不想」后面的太多了,但他不是,"我最佩服自己的,就是三十多年坚持做同一件事,而且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还会继续。"

黄蒙拉:和自我从容地相处

●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

天赋、钻研、运气、坚持,是他给出的答案。对音乐和演奏的天赋,是上帝给你的初始配置优秀;有钻研精神,说明已经把别人让你做的事,内化成了自己想做好的事。运气重要,但可遇不可求,能否把握还看实力。"归根结底是坚持,你最需要的仍然是日复一日练得根基扎实。"

平日里的他喜欢安静享受独处

简单纯粹才是生活的本质

微信压缩无情 点击查看大图

黄蒙拉:和自我从容地相处

● 生活里的他性格如何?

平时除了练琴,他喜欢阅读、登山,去沿海城市玩帆船,是个连兴趣爱好都比较安静的人。这样的性格其实和学小提琴有很大关系。"学乐器的人,常常遇到各种问题,每次练琴时的小插曲,都要靠独立思考去找出答案,久而久之会习惯并享受这种独处。"他不是一个依赖他人去消除孤独感的人,能与自我从容相处。

● 在德国留学是段怎样的经历?

2010年,他来到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深造,城市静谧,能听见雪花飘落的声音,有时一上午都不见行人车辆,仿佛身处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换了别人,也许早就打道回府了,但他却在那里呆得舒服自在,"在喧嚣的都市呆久了,我反而觉得这样简简单单才是生活的本质。"

当随意型的他 遇上计划型的太太

性格互补的二人像两个半圆

拼在一起成就一个圆满

微信压缩无情 点击查看大图

黄蒙拉:和自我从容地相处

● 为人夫为人父的他,又是怎样的?

他和太太是小学同学,大学时开始交往,后来又一起赴英德留学。太太是个喜欢做计划的人,规律生活讲求效率,而他则是随意型,一个人在城市迷路也很开心的那种, "我觉得世上的事情,除了艺术有上下高低之分,其他没有什么是一定要怎样的。对女儿的教育也是这样,几点吃饭几点睡觉,你舒服就好。"这样的性格刚好与太太互补,像两个半圆拼成了一个圆满。

微信压缩无情 点击查看大图

黄蒙拉:和自我从容地相处

艺术的眼界 与 父亲的教导

让他对摄影抱有特别的态度

微信压缩无情 点击查看大图

黄蒙拉:和自我从容地相处

● 小提琴家怎么看待摄影?

摄影和音乐都是艺术表现,本质上在于追求更有力量地传达内容。"比如在音乐里,我们有时会特地运用一些不好听的声音,去搭配组合,重在传递意义。MUSEE FOTO也是这样,不是只追求怎么好看显瘦,而是注重对拍摄者立体的把握。能把气质、情感这些无形的东西写入相片,很难得。"

聊起摄影,他还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很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杭州玩,在江堤旁看落日,当时我觉得特别漂亮,想用相机去拍,但父亲说这样的画面记在心里就好了。"所以比起走到哪拍到哪,他更喜欢用双眼看,用心去感受。

体会过文化生活带来的愉悦

你才会真正明白物质世界的单薄无聊

微信压缩无情 点击查看大图

黄蒙拉:和自我从容地相处

● 对于文化生活,他有什么想说的?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活得太表面化,满足于物质化和娱乐化的表象世界,而不愿花力气去触碰文化生活。"北京相对好些,因为北京人爱凑热闹。但还是不够,而且太单一化。比如话剧的接受度明显高于从前,但绘画、雕塑、古典音乐、建筑依然远远不够……这是很可惜的一点。"

你可以把「文化生活」看作一种门槛较高的娱乐,先付诸努力后获得快乐。"而走近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着同一样东西反复琢磨,比如我会对着一首曲子听一个小时,熟悉之后你会发现它越来越美,这种愉悦就像是杠杆级的,体会过这种精神世界的饱满后,你才会真正明白物质世界其实是很单薄无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