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閱讀,才會影響一個人的氣質

深閱讀,才會影響一個人的氣質

微信公眾號:夜漁識讀

文/夜漁

古代有句著名的詩句流傳至今:腹有詩書氣自華。

每次想起這句話,我首先想到的一個人就是董卿,當然還有其他人,例如撒貝寧...

有段時間我在想,董卿真的是無數女人應該努力追尋的目標,即便很少有人能夠達到董卿的高度,但是有這樣一個目標在內心豎立著,就會有不斷前進的動力,那麼人生就不會混的太差。

之前央視的主持人大賽非常火,我平時很少看綜藝類的節目,所以對這檔節目也不是很瞭解,但是看到很多文章都在寫這檔節目,尤其是各種誇董卿,所以我也看了一期。

那一期是總決賽,賽制是怎樣的我也不瞭解,只知道是選手之間在比拼,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最關鍵的是我看的熱血沸騰。

後來有一回我和朋友聊天,提到了主持人大賽,她也看過一兩期,然後我就問她,看主持人大賽有什麼感悟。

朋友想了幾分鐘,然後跟我說:感覺他們特別有才華有氣質。

我接著問:你知道他們為什麼有才華有氣質嗎?

朋友猶豫了一下說:不知道。

其實這個問題我剛問出口的時候我就後悔了,因為在朋友的生活習慣裡,沒有讀書這一項。

當然,如果只是讀書,這些主持人也不會像今天這樣優秀的。

你要知道,雖然如今中國每年的人均閱讀量只有四五本,但是在這其中每年閱讀上千本書的大有人在,主持人平時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他們是不可能有大量的時間用來閱讀的,所以讀書的量絕對不是他們如此優秀的主要原因。

深閱讀,才會影響一個人的氣質

微信公眾號:夜漁識讀

前不久有人給我留言,問我深閱讀和淺閱讀的區別。

我沒有回答淺閱讀是什麼樣的,我回答的是深閱讀。

在我看來,深閱讀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將書中的內容聯想到實際生活當中,書中的內容可能包含故事,也可能包含大道理,而實際生活當中,包括我們這個人,我們的經歷,我們看到的,我們聽到的,我們觀察到的,等等。

也就是說,深閱讀與我們的經歷以及思考的深度是密切相關的。

不過在不同的人身上,經歷難免會有差異,可就算是經歷類似的人,其中也有很難觸碰到深閱讀的。

網上有個問題非常受關注,這個問題很多人都熟悉:富人和窮人的區別是什麼?

或許最好的那個答案你早已經看過了,它就是兩者的思維方式。

換句話說,就是兩者思考問題的角度以及深度。

舉個例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富人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窮人呢?抱怨天、抱怨地、抱怨出身...

往深層次剖析,同樣是遇到困難,富人是理性思維,窮人是感性思維,感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這就像談戀愛,看似是感性的交往,實則需要理性對待。

所以深閱讀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閱讀狀態?

帶著深度思考的思維方式進行閱讀。

而對於經歷,或許我們沒有特別豪華的經歷,但讀書的量有了,故事多了,間接的經歷也就產生了。不過,這個過程也同樣需要多思考,緩慢的由淺入深。

深閱讀,才會影響一個人的氣質

微信公眾號:夜漁識讀

回想主持人大賽中那些優秀的主持人,他們身上的那種氣質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記得兩年前我曾問過老師一個問題,那時候的我非常自卑,我問老師的問題是:有些成年人為什麼會自卑?

老師給了我兩個答案:一個原因是原生家庭導致的,另一個原因是肚子裡沒有墨水。

顯然,那些優秀主持人身上的氣質,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肚子裡的墨水很多。懂得越多,就會越自信。

另一部分原因,你肚子裡的墨水即便再多,如果不向眾人展示,那麼身上的氣質就很難被人感受到,這就涉及到語言的魅力。

其實當我們把這些問題一一列出,逐一分析剖析之後,我們會發現自己和那些非常有氣質的優秀的人區別並不大,可是他們為什麼會那麼優秀?而我們卻如此普通?

原因很簡單,他們做了,我們沒做,他們用心了,我們沒有用心。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敢不敢做時間的朋友。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