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文圖 若愚

麻池城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鄉政府西北約800米,古城南緊鄰麻池--哈林格爾公路,又稱麻池古城,是西漢時包頭地區最大的、保存最好的古城郭遺址,漢代臨沃縣址。古城分南、北兩城,呈雙菱形,南城略大,土築城垣輪廓清楚,城內多殘磚碎瓦類建築材料及陶片等。城周有漢代墓葬群,墓地發現瓦當有"單于天降"、"單于和親"文字。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土築城牆除北城西南角平整土地被破壞外,其他保存較好。北城北牆中段和南城西牆、南牆中段各設寬15米的門。北城南北長690米,東西寬720米,殘牆高2米,寬約3米,夯層厚9釐米,北城南部近中,有三個大的夯土臺基,臺基呈品字形分佈,北面兩個東西相對,相距72米,位置與北城城門大體相對。夯土臺基約呈覆鬥狀,夯基層厚0.09-0.12米,上均發現有筒瓦、板瓦殘片。南城南北長600米,東西寬640米,城牆寬約4米,殘牆高2-4米,最高7-8米,夯層厚0.1-0.15米,南城南牆外側,露出築牆時固定夾板的槓孔,自下而上可分4行,水平排列,每隔2米一個,孔徑10-12釐米。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古城內地表散見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和罐、盆、碗、豆等陶器殘片,常有"五銖"錢、鐵田片、鐵鏟和銅鏃等出土。上世紀50年代曾發現印有"萬石"字樣的磚。包頭地區戰國、秦、漢長城,多略呈方形,分佈很有規律,所在位置一般都是陰山南北的交通要道,麻池古城正好面對昆都侖溝的南口,顯然在軍事上有重要地位。從面積上看,麻池古城的南北二城的面積都在650×650平方米以上,屬縣一級的城址。關於麻池古城是漢代的哪一縣城這一問題一直有很多爭議。經專家認定:麻池古城的北城較南城早,與秦直道起點形制、佈局相同的三個夯土臺基也在北城,北城應為秦直道終點--九原城,它也是戰國、秦、漢九原,漢五原郡治所。而南城則是漢五原郡五原縣城。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召灣墓群位於包頭市南郊,墓群分佈在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召灣村與召灣後村之間的一道土樑上,綿延約2.5公里,分佈著上百座漢代墓葬,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考古人員陸續清理墓葬97座,分佈著墓群的土梁也是秦直道的起點。

墓葬形制有木槨墓、磚室墓、土洞墓三類。其中以木槨墓和磚室墓最多,土洞墓最少。墓葬以仰身直肢葬為主,多為夫妻合葬,有數代人葬於一墓的現象。死者多有口含錢和手握錢。

召灣漢墓群清理出土的遺物多為陶器,其次是銅器,少量是玉石、鐵器及貨幣。陶器有盆、杯、匙、豆、尊、甑及鼎;銅器有鈁、杯、薰爐、博山爐、日光鏡、昭明鏡及家常富貴鏡;玉器有眼蓋、鼻塞;鐵器有鐵刀;貨幣為五銖錢。此外。尤為有價值的出土物是從木槨墓的填塞陶片、碎瓦片及填土中發現的“單于和親”、“單于天降”、“四夷盡服”、“千秋萬歲”、“長樂末央”等文字瓦當。這些瓦當均屬漢瓦的稀見物,是研究西漢與匈奴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包頭漢代文化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是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而成的文化,是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共同創造的,他們在戰爭中交往,在和平中交流,農牧業互為補充,為漢代包頭地區的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武靈王“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這是《史記》中第一次出現“九原”。據專家考證,“九原”故址位於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鄉的麻池古城遺址,是歷史上中原諸侯國在內蒙古地區最早建築的古代軍事重鎮,也是包頭地區年代最早的古城。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將趙九原設為九原郡,“郡治九原縣”(今麻池古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北端起於九原,南至秦都咸陽西北的雲陽,全程“千八百里”的“秦直道”。公元前127年的漠南之戰大勝後,漢武帝下令設立朔方郡,並改秦九原郡為五原郡,郡治仍為九原縣(今麻池古城),北依大青山,南臨黃河,直達漠北的稒陽道與著名的秦直道使九原縣成為聯結內地和塞外的重要交通樞紐與防禦重地,漢武帝派遣10萬軍隊駐紮防守。九原縣作為漢朝在北部邊疆的軍事要塞,在漢武帝的強力統治下,邊境安寧,商賈往來,農牧業發展迅速,地區經濟進入了初始發展階段。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九原與麻池古城是如何聯繫起來的呢?須從崔寔談起。

崔寔,字子真,又名臺,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曾任郎、五原太守等職,並曾參與撰述本朝史書《東觀漢記》。出身於名門世家,從他的高祖崔朝起,先後有多人任郡太守等二千石以上的官職。祖父崔駰,是東漢著名文學家,父親崔瑗,書法家,對天文曆法和京房易傳等術數也有所研究,做河內汲縣令7年,對農業生產較為重視,頗有政績。崔寔在桓帝時曾兩次被朝廷召拜為議郎。曾與邊韶、延篤等一同在東觀(皇家圖書館)著書寫作,雜定“五經”。後漢書把他和他的祖父駰、父親瑗三代合為一傳。《後漢書·崔駰列傳》說:“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淪典籍,遂為儒家文林。”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崔寔是繼其祖父崔駰之後,崔氏家族在文林中最享有盛名的一個。他一生“所著碑、論、箴、銘、答、七言、詞文、表、記、書”各類著作頗多,其中《四民月令》《政論》為共代表作。  崔寔的《四民月令》是我國第一部“農家月令”書。它不但對《禮記·月令》類著作進行了推陳出新的改造,完成了從“官方月令”到“農家月令”的轉換,而且它所反映的農事活動比《禮記·月令》要豐富和具體得多。在《四民月令》中,每月的農業生產,包括耕地、催芽、播種、分栽、耘鋤、收穫、儲藏,以及蠶桑、畜牧、果樹、林木的經營等等,細緻而合理,又提醒人們注意農業生產安排的地區性,其中有些生產技術,如“別稻”(水稻移栽)和樹木的壓條繁殖,是農書中首見的記載。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九原大面積種麻始於東漢桓帝時期。公元151年(元嘉元年),崔寔被漢桓帝委任為五原郡(郡治九原縣,今麻池古城)太守。崔寔任五原郡太守時,五原郡地區在經歷了王莽新朝、南北匈奴激戰、以及東漢時期的漢匈交戰後,包括九原縣在內的整個五原郡地區社會經濟一落千丈,百姓貧苦不堪。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崔寔上任後四處走訪,探視民情,發現五原郡地處邊陲,冬天寒冷而漫長,老百姓沒有足夠禦寒的衣服穿,“積細草而臥其中,見吏則衣草而出。”崔寔經過仔細的調查研究,發現“五原土宜麻,而俗不知識績”,雖然這裡的土壤適宜種植麻等纖維作物,但民間卻不知紡織。深受父親影響,重視農業生產且愛民如子的崔寔變賣了郡府內所有財物,將賣得的20餘萬兩銀子,用於購買紡織機器,並邀請中原紡織名師教授百姓紡織技法,同時下令郡內廣泛種麻。從此,五原郡地區種麻、紡織蔚然成風,百姓的生產、生活漸漸改善。隨著麻的產量逐漸加大,五原郡治九原縣專用於漚麻的池塘也越建越多,麻池這一地方俗名在民間流傳開來。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公元215年(獻帝建安二十年),漢王朝對雲中、定襄、五原、朔方各郡進行削減。當時,西北部邊塞各郡已被鮮卑等遊牧民族佔領,原來的漢民大部分遷居中原各地,漢王朝的行政權力已基本喪失。於是漢王朝在削減各郡時,每郡只留一個縣,把各郡所剩的漢民皆遷居到這一縣之中。並把這4個縣合為一個郡,命名為新興郡,郡治九原。郡治只是保留了九原的原名,郡治所在地則由今包頭的麻池古城遷到了今山西忻州。但是麻池的俗稱則一直保留了下來。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近2000年的歷史變遷,麻池古城已成為供人懷古思今的歷史遺蹟。而麻池則發展成為包頭市九原區一個總面積達100.2平方公里,人口3.2萬,擁有耕地3萬畝,轄有13個行政村的重要鄉鎮。  

追根溯源,麻池今天的發展應感謝崔寔。他任五原郡太守時不僅大興農業,注重農業生產的科學發展,同時整效軍馬,嚴格烽、堠等警戒制度,五原郡成為各邊郡最安定之處,使老百姓免遭燒殺擄掠,顛沛流離之苦。政績卓著的崔寔,4年後又被推薦為遼東太守。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後漢書·崔寔列傳》說:"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淪典籍,遂為儒家文林。"崔寔是繼崔駰之後崔氏在文林中最享有盛名的一個,和稍晚的蔡邕齊名,號稱崔蔡。他一生"所著碑、論、箴、銘、答、七言、祠文、表、記、書"各類著作凡十類15篇,其中《政論》為代表作。《政論》全書的完成,大致在作遼東太守之後,主要內容是"論當世便事數十條",從嚴可均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所輯的《政論》佚文看,具體的內容有提倡節儉,禁止奢僭,反對貪汙壓榨,主張地方官要久任,提高官吏待遇以養廉,以及實行徙民實邊來調整人口與耕地的比例等。當世人對《政論》的評語是"指切時要,言辯而确"。仲長統說:"凡為人主,宜寫一通,置之坐側。"崔寔的另一名著是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四民月令》,范曄《後漢書》傳中沒有提到過它的名稱。可能按當時人眼光,它不屬"六藝"範圍,不足以登大雅之堂。從以上崔寔一生的言行來看,他甘守清貧,比較重視農業生產和關心人民的生活,在當時的世家地主和官員中是不多見的。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內蒙古包頭麻池城址,《史記》稱“九原”,曾是武靈王趙國屬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