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罌粟花成為人們痛恨戰爭、撫慰戰爭創傷的象徵

文/金堅範

我對罌粟花有偏愛,那是1992年5月初在希臘。春光豔豔,綠樹成團,青草如茵,鮮花爭妍鬥豔,儼然是一幅眾香國裡群芳鬧春圖。我卻獨獨鍾情於罌粟花。在愛琴海邊上,海風吹來,只見三三兩兩的紅蝴蝶貼著地面翩翩起舞。紅得那麼豔麗,舞得那麼優美,使我情不自禁地走近欣賞一番。可我走近蹲下一看,原來是罌粟花。四個花瓣緋紅緋紅,花瓣的基部卻是墨一般的黑,紅與黑強烈地互相反襯。風一吹,那紅色的部分如同蝴蝶的翅膀一般,那黑色的基部時隱時顯,更像蝴蝶的頭部了,真正達到了魚目混珠、以假亂真的地步。放眼遠望,田野裡一片片罌粟花在春光下一展芳容,大地如同鋪上一層豔麗異常的紅色地毯,令人賞心悅目。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罌粟花成為人們痛恨戰爭、撫慰戰爭創傷的象徵

罌粟花留下的印象之深,怎麼也抹不掉。但半年之後,我卻見到了更為瑰麗的罌粟花。

11月初我來到倫敦,看到男男女女胸前都別有一朵紅色的罌粟花,就是電視裡的播音員也不例外。還有一些穿著時髦的妙齡女郎,手裡託著一隻盛滿罌粟花的紙盒,向行人兜售。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

原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比利時的弗拉芒地區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鬥,許多士兵在疆場上浴血奮鬥、英勇犧牲。此後,這塊血染的土地上長出了成千上萬朵罌粟花,開得那麼茂盛、那麼豔紅、那麼動人。戰爭結束了,但留下了創傷需要撫慰、留下的殘廢軍人需要照顧。人們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成立了殘廢軍人基金會。凡捐贈者,每人都得到一朵人造罌粟花作為回報。罌粟花已經成了人們痛恨戰爭、熱愛和平、撫慰戰爭創傷的象徵。不幸的是,人們的善良願望並沒有能夠制止戰爭狂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此後又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其他戰爭發生。年復一年,罌粟花便在人們的胸前開放。

1918年11月11日,簽訂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停戰協定。每年離11月11日最近的那個星期日,便是英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今年是11月8日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

那天,倫敦是陰天,為了防止愛爾蘭共和軍的破壞,街上警察特別多,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還有騎在馬上的巡警。有些警察是臨時從外地調來的。紀念活動的中心是兩次世界大戰死難者紀念碑。距紀念碑不遠的馬路兩旁的人行道上,臨時設置了安全檢查門。雖然紀念活動定於11時開始,但9時許,胸前戴著罌粟花的男女老少開始向紀念碑兩側的街道湧去。人流中,有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有懷抱嬰兒的婦女,也有肩上扛著孩子的男士。沒多久,人行道上已是熙熙攘攘、觀者如堵了。我們本想擠到紀念碑附近,一方面想看看敬獻花圈的隆重場面,另一方面藉機一睹英國皇室成員和黨政要員的風采。但距紀念碑還有數百米,我們就擠不過去了,只好打住。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罌粟花成為人們痛恨戰爭、撫慰戰爭創傷的象徵

參加紀念活動的老戰士們來了。他們穿著當年的軍服,按照當年所屬的部隊,排著整齊的隊伍,齊刷刷地齊步走了過來。他們白髮蒼蒼,垂垂老矣,都已當了爺爺奶奶了,但依然昂首挺胸,雄糾糾、氣昂昂,如同當年奔赴疆場一般。許多人的胸前綴滿了各式勳章,勳章發出的光亮把胸前的罌粟花映襯得愈加豔麗奪目。老戰士中,有些是坐著輪椅來的,有些是柱著柺棍行進在隊伍裡的。他們堅強有力的步伐、威武的身姿、悲壯的神情,無不感染著每顆旁觀者的心。此時此刻,老戰士們在想什麼?昔日的崢嶸歲月?亡故的戰友?還是今日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不到11點,已全部入場完畢。

西敏寺宮的大本鐘響了,清脆的鐘聲在倫敦上空飄蕩。這是11點整。喧鬧的人群頓時鴉雀無聲。向死難者默哀開始。

默哀的內容是:

悼念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出犧牲的人們;

悼念在其他戰爭中為國捐軀的人們;

為那些現在還因此而蒙受苦難的人們祈禱;

為那些犧牲了家人的人們祈禱;

為和平祈禱;

但願我們沒有辜負他們為我們所作出的犧牲。

默哀持續了兩分鐘。一陣軍號聲傳來,標誌著默哀結束。人們開始向紀念碑獻花圈。此時,擴音器裡傳來了倫敦大主教低沉、有力的祈禱聲音。他祈禱的主要內容是:今天我們集會向為國捐軀的人們表示敬意,藉此感受他們的愛心和堅忍不撥的精神,為了人類的事業捨棄所有自私和卑劣的動機。

然後軍樂隊奏起了樂曲,大家和著音樂唱起了讚美詩。

接著倫敦大主教再次禱告。他祈禱上帝教育臣民給予而不計較代價,戰鬥而不顧軀體傷痛,艱苦勞動而不謀求休息,工作而不要求報酬。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罌粟花成為人們痛恨戰爭、撫慰戰爭創傷的象徵

整個儀式自始至終莊嚴肅穆。我們經歷了英國人進行愛國主義、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群眾性教育的全過程。一旁的陳祖芬被氣氛感染得流下了眼淚。我自己幾次熱血沸騰,想起了我們的義勇軍進行曲。我們這幾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否減弱了呢?為什麼不能學學英國,每年舉行一次有億萬群眾參加的紀念活動,以對人民、特別是下一代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當然,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不能一概而論,宗教色彩也應揚棄。舊瓶可以裝新酒,外國瓶可以裝中國酒嘛!

數天之後,也就是在離開倫敦回國的前一天,我們順道去看看紀念碑。紀念碑四周,密密匝匝地安放著用罌粟花紮成的花圈。有英國女皇送的,有首相送的,有社會團體送的,有外交使團送的,有參加過當年戰爭的老戰士送的……

天空飄著小雨,不少英國人打著雨傘在觀看花圈,逐個逐個地看,不漏掉花圈上的每一行每一個字,令我肅然起敬。

看著這些在陰冷的秋雨中觀看花圈的英國人,我彷彿看到了他們心上開放著一朵美豔絕倫的罌粟花,一朵賦予了和平含義的罌粟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