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湛江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说起木偶戏(又称鬼仔戏、鬼儿戏、公仔戏、木头戏),湛江及粤西有点年纪的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70后80后甚至90后来说,木偶戏是童年时的美好回忆,是从小到大割舍不了的情怀,在方言里感受生活,在戏里回顾历史,体验人生百态。

小时候,村里在节庆、年例、诞期、酬神还愿或是什么传统节日时,常常会在晚上做公仔戏。粤西的公仔戏一般是三个人一个团,一人敲锣打鼓,二人对唱,虽然都是男人,但也会唱女声,而且声音抑扬婉转,颇有梅兰芳之风范。艺人们一唱就是几小时,好像从没出现过忘词或跑调的情况,佩服他们的记忆力。

我和小伙伴们经常跑到幕后玩这些木偶,老板发现就追打,孩子们又一哄而散。每到唱戏的时候,还就会有一些村民在下面卖一些零食,比如沙子炒的花生、木叶搭、蛤篓饼等。路过的小孩眼馋伸直了脖子,直勾勾地盯着这些美食,长辈看了于心不忍,就会给小孩买一份解解馋。就这样,一边吃零食,一边看公仔戏,就成了农村孩子童年最大的幸福之一了。

以前在霞山住的时候,在渔业公司和红新市场之间一小块空地上,每次有公仔戏的时候,我都会看一阵;自搬到赤坎后,由于比较忙,看公仔戏的机会也少了。前两年专程和朋友去赤坎水仙庙看鬼仔戏,唱戏的是三个坡头人,他们在湛江木偶戏行业中可以说是“老戏骨”了。

痛心!湛江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赤坎水仙庙的吴川鬼仔戏

听三位艺人介绍,行情好的话,他们每年可演200多场,夜场居多,每场演出一般3小时,三个黄色大木箱装着所有行当,辗转南三、临近的麻斜、乾塘、龙头、官渡等地献艺,远的还到黄坡、廉江。演武打场面最吃力,手脚配合还要跟上锣鼓节奏;演出价一场有600元-1000元,3个人分。

如今,在坡头镇大约有20来个木偶戏班、80多个民间艺人,但逐渐有人因年老多病或别的原因退出这一行。专职的艺人普通老龄化,有50后60后70后,但从业的年轻人少之又少。90后只有临时兼职的几个人,而且只是做一些幕后工作,并不担任幕前表演。

除了这种木偶戏三人组,吴川那边还有一种单人木偶,一个人又打锣鼓又唱戏,一个人做几个人做的事,功底深厚,绝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所以有人说,单人木偶戏是“一二人可变千军万马,三四步可变万里疆场”。这种单人木偶戏,上个世纪粤西农村地区七十年代最流行,那时没有电视看,生产队就请一个艺人来做木头戏,用大米和番薯当工费,一唱就唱一个月,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百看不厌。这种单人木偶戏,表演难度更大,在世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痛心!湛江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单人木偶戏

湛江及周边地区的木偶戏为什么有的是一个人,有的是两三个人,有的是多人唱大戏呢?今天我们就从木偶戏的历史讲一下原因。

木偶戏的最早起源在中原,在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湛江的木偶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跟逃避元军追杀有关。从族谱可见,约有70%的湛江人祖先是福建人,在南宋末年为逃避元军追杀而迁入湛江及周边地区。福建南宋遗民本是源自中原,他们迁入粤西地区,带来了中原的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木偶戏。另一种说法跟经商有关。据传明万历年间,福建商船到吴川经商,带来布袋木偶(又称指头木偶),吴川及粤西的说唱艺人也开始仿制,组班演出。总之,木偶戏从福建传来,这是大家公认的。

明朝末年,粤西的木偶艺人巧妙地在木偶上安装身竹、手竹,同场人物插在演区木架上,操作方便,表演灵活,这就有了小型杖头木偶,由单人操作。装备很简单,每班有30厘米大小的小杖头木偶20-30个,一担箱子,走遍四乡,表演操作,唱念对白,敲锣打鼓,武戏文戏,均由一人完成,可谓技艺高超。

后到了清初,木偶艺人尝试把木偶改大,高度约50-60厘米,操作改为2人,小型双人杖头木偶班就逐渐出现。这种木偶班有简单的布景,木偶造型较为美观,操作起来活灵活现,深受群众的喜爱。

痛心!湛江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艺人操纵木偶

清嘉庆年间,廉江一位黄姓艺人采用簕古头(湛江盛产的一种野生植物)制作土二胡伴奏,音色粗犷深厚。后来他的儿子又加上之弦(或月琴)、笛子、唢呐及高边锣、钹等乐器,戏班人数增加到6人,开创木偶戏配有音乐伴奏的先例。这种中型木偶班迅速发展,当时廉江、遂溪等地就先后办起30多个班,仅廉江曲龙村就有8个班。

清道光年间,木偶戏的班子更加大型,木偶分脸谱行当,表演操作分角色,演员各有专长,配上服饰、道具、布景、乐队伴奏等,每班人数有15-25人,表演更加成熟。到了清末,粤西的木偶艺人再次创新,创造了木偶活眼、活口、活颈、流血、断头等机关,设计出木偶大花脸上的活动獠牙、丑角的伸缩颈舌,表演时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湛江木偶戏在民间有多种叫法,按唱腔和语言划分,有“吴川鬼仔戏”、“黎戏木偶”(原称“海南黎”)、“涯歌木偶”、“白戏木偶”、“粤剧木偶”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湛江木偶艺术达到鼎盛时期,中小型木偶班遍布各地,遂溪、廉江、吴川不少圩镇,如黄坡、安铺、那梭等,每到农闲或春节,木偶班云集表演,犹如趁圩赶集,所以也叫“木偶圩”。

那个时候,粤西的木偶戏班不仅在本地表演,有的还到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等地演出。不过,自1937年抗战开始后至1945年,由于战乱,湛江木偶艺术日渐衰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如雨后春笋般复生,到北京参加汇演,并被捷克斯洛伐克的木偶大师高度评价。1960年,以粤西木偶团为班底的中国木偶剧团到罗马尼亚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戏、傀儡戏联欢节,演出《孙悟空三调芭蕉扇》,获得银奖,为祖国争了光。

痛心!湛江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多姿多彩的木偶角色

尽管湛江木偶戏曾经有辉煌的时刻,但现在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面,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后继无人,在未来数十年间有着失传的危险。

现代社会,人们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且不说传统的粤剧、雷剧场面更加热闹好看,流行歌曲、舞蹈、魔术等现场表演也更加精彩。从日常娱乐方面,电影、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已经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满足精神需求,且花费的费用更低。木偶剧的剧本故事较为老旧,观念较为传统,唱词半文半白不易听懂,很难得到年轻人的喜爱。

另外,由于观众越来越少,木偶戏市场一直在萎缩(一般是做戏给神看),艺人的收入也越来越低,在房价物价高涨的今天,难以满足一个家庭养家糊口的需要。因此传统木偶戏很难招到传人,这一代50后60后的师傅老去之后,能唱会演的80后90后学徒少之又少,更别说00后了,估计很多青少年连木偶戏是什么样子都搞不清楚。

有关专家认为,为了挽救湛江木偶戏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政府积极扶持引导发展外,民间组织也可以到处宣传和艺演,以便获得观众的认可,并借此带动一些青年人学习和继承此项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木偶戏的艺术精神,让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目前湛江木偶戏已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痛心!湛江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木偶戏走进小学

由于现代社会与过去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木偶戏想要得到传承,也得跟时代接轨才行。在这里我提几个小小的建议——

一是要建立木偶戏的网站和手机APP,让年轻人在网络上能轻松看到木偶戏,让大家了解这一传统艺术;

二是要编写一些切合时代和时尚的剧本,添加一些新的角色,让青少年产生兴趣;

三是要将木偶人的制作和表演进入小学和初中,请老艺人传帮带,成立木偶戏兴趣小组或小戏班;

四是可以在网上制作一些木偶戏的电子游戏,将传承与娱乐合为一体,更容易让年轻接受这一传统事物;

五是利用国家补贴或民间集资,开设公益性的木偶戏传承培训班,吸引有兴趣的年轻人成为传承者。

关于湛江及粤西地区木偶戏的传承,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欢迎补充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