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為什麼經常用二者來抒發愁怨?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

中國古代詩人之所以用梧桐和芭蕉來抒發愁怨,從源頭上來說,中國古典文學中講求“比”、“興”手法的運用,朱熹《詩集傳》曰:

“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

梧桐和芭蕉 | 古代詩人為什麼經常用二者來抒發愁怨?

文中“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是因為彼物和此物有著類似的特點,所以二者才有互相烘托的意境。

古人又講究“天人合一”,人與自然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自然的發展規律也是人類的發展規律,自然事物的榮枯對應者人類事物的興衰,而人的社會屬性又會對自然之物加之以投射。於是在特定的語境中,自然事物“梧桐”、“芭蕉”就變成了一種象徵,變成了一種文化的載體。

從本體上來說,梧桐在秋天是最早落葉的,據記載南宋市情風物的著名筆記《夢粱錄》所記,梧桐在宋代宮廷裡專門用來報秋。《廣群芳譜•木譜六桐》也有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在蕭瑟與孤寂的秋天,風吹葉落,雨滴梧桐,秋雨悽悽,秋風習習,對於古代的文人騷客來說,真是觸目成愁。到了後世,梧桐成了文人墨客筆下孤獨憂愁和離情別緒的意象。

而芭蕉也總是喚起人們的愁苦心緒,在古代文人的筆下,芭蕉總是和雨相伴而來,雨打芭蕉,打去風流,只剩悽苦,於是芭蕉夜雨也成了文人筆下各種難言愁緒的載體。

孤獨寂寞之梧桐 |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梧桐和芭蕉 | 古代詩人為什麼經常用二者來抒發愁怨?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是南唐末代國君李煜李煜兵敗降宋,被囚汴京時所作,原文: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首詞感情真摯,形象生動,被稱為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詞中鉤月、寂寞梧桐、鎖清秋幾個意象描繪出了詞人清秋夜晚所見之景。特別是其中的梧桐,茂密的梧桐樹葉已被薄涼的秋風掃蕩殆盡,只剩光禿禿的枝丫和零落的幾片殘葉在秋風中嘆息,即便這寂寞的梧桐和悽清的秋色讓人傷感,但也被“鎖”在這深院中無人顧及,詞人更是暗喻自己孤寂落魄,思念故鄉的愁緒。

離情愁緒之梧桐 |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梧桐和芭蕉 | 古代詩人為什麼經常用二者來抒發愁怨?

梧桐也多用來表達離情愁緒之苦,比較著名的當屬唐代著名詩人、詞人溫庭筠的《更漏子·玉爐香》: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這兩句是這首詩的神來之筆,閨中思念不歸人的女子,漫漫長夜,輾轉難眠。三更夜雨,滴落梧桐,一聲又一聲,梧桐樹葉承受不住這麼多雨水,滑落邊緣,又一滴又一滴,砸向那無人眷顧的石階,沒完沒了,直到天明。

文中通過對梧桐、雨水、空階等意象的描述,將閨中怨婦的離情愁緒蔓延開來,穿越時間,穿越空間,給人無限的想象力,回味無窮。

相思不盡之芭蕉 | 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才舒一葉生。

梧桐和芭蕉 | 古代詩人為什麼經常用二者來抒發愁怨?

芭蕉也多用來表達相思之愁,比較著名的如鄭板橋的《詠芭蕉》:

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才舒一葉生。自是相思抽不盡,卻教風雨怨秋聲。

芭蕉葉子總是那麼多情,一片葉子才舒展開後底下又有新的葉子生長,舒展不盡,而詩人賦予芭蕉的思念之情也綿延不絕。前句寫芭蕉的繾綣多情,引人相思惆悵,後句寫風吹雨打芭蕉葉,聲聲作響,砰砰不停,更讓人愁緒滿滿,秋思頓生。

在歷史的長河裡,梧桐和芭蕉的詩句數不勝數,文人墨客賦予梧桐和芭蕉不同的情感色彩。穿越歷史的迷霧,透過他們清冷的詩句,還原了詩人們當時的心境,讓我們有幸體會到他們的愁緒,帶領我們走進一個不一樣的歷史時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