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侵害身体,贪婪毁掉良心

之前的某一天,我在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问道:


“你对今年这一整年有什么期待吗?”


朋友答:“别的不说,这阵子要是抢到口罩就行,这就是我最大的期待”。


我不由得会心一笑。可以说,口罩成了疫情期间的“硬通货”。


疫情期间,有些口罩生产厂商为了支持武汉抗击疫情,选择捐赠防护口罩来缓解疫情的发展;有些厂商加班加点生产口罩投放市场,满足人民防疫的需要;各地政府也迅速组织生产各种疫情防护用品,努力快速的防控疫情。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识是:一定要打赢这场疫情的狙击战。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关键时刻动起了歪脑筋,露出贪婪的一面,在国家危难,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打起了倒卖口罩的心思。


再次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还是抢不到口罩的朋友想通过一个商家购买口罩,从二月份到三月份已经通过支付宝给对方转账了几十笔,每次对方都说马上发货,还说买的多价格可以更优惠。


病毒侵害身体,贪婪毁掉良心

图片来自猎网平台举报


“我想着能便宜点那就多买点,就给他转账了好几次,但是没收到口罩不说,到后来,商家电话都打不通了。”


没想到,口罩诈骗的这种事,朋友也遇上了。这个故事里的收款方,用“多买优惠”这种幌子,让朋友一遍遍的转账,活生生的把口罩做成了一款“理财产品”。


病毒侵害身体,贪婪毁掉良心

图片来自猎网平台举报


听完我思考了一下,有两种可能:


1、 这些声称“多买有优惠”的口罩,有可能是一个“中间商赚差价”的卖家,但是货还没有从上家收上来,所以用这种话术来诱导朋友先转账。


2、 可能是这个商家根本就没有货,用不存在的口罩忽悠朋友先转账,等差不多了就拉黑联系方式。


疫情期间人人自危,口罩这种防疫必需品更是成了购买的绝对目标。谁不希望能保护好自己?这种平时你可能根本不会去想到买的东西,瞬间成了每个人抢购的对象。俗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而在有些人的眼里,只要能挣到大钱,管他有没有货,抱着“捞一把”的心理,完全不顾及口罩的用途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编造“马上发货”、“有货”这种诱饵,一遍遍的去吸引有需求的人先转账付款,但货在哪里?可能他也说不清。


一些商家不但参与到了倒卖口罩的产业链当中,还制作不合规口罩售卖。而一些个人,更是在疫情期间坐地起价,以高出日常数倍价格销售防疫用品。利用这场疫情从而“生财有道”,我承认你敏锐的“商业头脑”,但在国家危难之际,置法律法规不顾,置商业伦理不顾,置大众情感不顾。更有一些人,冒着犯罪的风险实施诈骗,你们握在手里的这些财富,真的心安理得么?


口罩是疫情时期的必需品,但绝不是用来危难之时诈骗、倒卖发家致富的必需品。


在猎网平台疫情期间收到的举报案例中,不乏有改变套路,上升到了爱国情怀以实施诈骗的情况。


重庆市的一位陈阿姨,在疫情期间刷短视频平台时,看到了这么一则宣传广告:


病毒侵害身体,贪婪毁掉良心

图片来自猎网平台举报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标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陈阿姨,并且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于是联系了客服来了解情况。


病毒侵害身体,贪婪毁掉良心

病毒侵害身体,贪婪毁掉良心

图片来自猎网平台举报


热心的客服,推荐陈阿姨下载了该投资平台的app,陈阿姨按客服的要求,发送了自己身份证、银行卡的正反面,开户并投入了第一笔14万元的资金。


病毒侵害身体,贪婪毁掉良心

病毒侵害身体,贪婪毁掉良心

图片来自猎网平台举报


“客服”介绍说,如果可以追加投入更多资金,活动期间赠金福利更丰厚,且会提供一对一老师语音指导服务。随后陈阿姨又接着投进去了20余万元,但充值后发现当日全部亏损。


“客服”告诉陈阿姨是操作失误,不甘心投资打水漂的陈阿姨,又接连投入了15万元,这回终于盈利了,而且还赚了不少。


这时,最后的陷阱出现了,陈阿姨想提现的时候,客服却说需要继续充值才能提现。结果陈阿姨发现,投资平台无法打开,投资直播间也没法观看,前后一共损失了50余万元。


病毒侵害身体,贪婪毁掉良心

图片来自猎网平台举报


首先我们来看开头的那张宣传图片:


广告中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为武汉捐赠800万人民币”这些宣传语,把自己包装成了一家积极抗击疫情的“爱心公司”,以此吸引投资者的特别关注。


我们暂且相信这家公司确实做了以上的善举,但接下来“客服”推荐安装的投资平台app,并没有通过正规渠道下载,而是通过网上传输给了陈阿姨,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可以判定为是骗子自己控制后台的一个虚假投资平台。


接下来的故事,简单的说,就是骗子通过操纵后台涨跌,再配合“客服”通过一次次的巧舌如簧,鼓励陈阿姨投入更多的钱,最后让陈阿姨看到确实“挣了钱”,但需要完成“再充钱才能提现”这种其实根本无法完成的目标,以一种滚雪球的方式诱骗陈阿姨不断投资,而“提现”这个美丽的果实,却永远无法摘下来。


在众多的金融诈骗案例中,我唯独特别关注了这一例,不是因为案例中骗子的骗术多么高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骗子在疫情时期会刻意消费大众的“抗疫爱心”来博取好感,在过程中慢慢撕下自己“慈善”的面具,露出的则是诈骗的本来面目。


我问朋友:“比起“疫情时期您是否缺钱?XX金融给您授信10万额度”这种诈骗话术来说,放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豪言的“爱国公司”突然消失的那一刻, 如果你是陈阿姨,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朋友沉默了许久,反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人感染了病毒,可以通过吃药治好,那良心坏了,该吃什么药?


我也不由得沉默了,各位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