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匯石油境內156億元債務重組落地,獲8家銀行“輸血”

有“第四桶油”之稱的光匯石油再傳喜訊,長達一年的債務重組計劃終於塵埃落定。在國有銀行主導、商業銀行參與下,12月12日,八家銀行與光匯石油正式簽署《聯合貸款協議》。至此,光匯石油境內156億元人民幣債務重組正式宣告成功。記者從銀行內部獲息,此次光匯石油獲得了工行、民生、中行、建行、包商銀行、江蘇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等八家銀行的支持。本次債務重組計劃,以工商銀行為主席行的督導委員會,通過對光匯石油的經營狀況、資產結構、經營模式等深度盡調,制訂了特具針對性的債務重組解決方案,同時提供金融資源,支持光匯石油的經營發展,有效防範金融風險。

光匯石油境內156億元債務重組落地,獲8家銀行“輸血”

光匯石油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民營能源企業,督導委員會認可光匯石油的未來戰略和商業模式,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並確信光匯石油的長續經營有利於市場良性競爭。據銀行人士透露,此次八家銀行與光匯石油簽署《聯合貸款協議》,旨在解決光匯石油整體債務問題,盤活優質資產,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轉型發展。根據協議,光匯石油在三年後還本付息,以時間換空間,為企業續航贏得了足夠的發展動能。銀行亦可把握防範金融風險,增強實體經濟服務質效。記者發現,光匯石油經過多年的經營與沉澱,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在逆境中瘦身自救,同時,憑藉銀行幫扶、政府紓困,集眾力禦寒越冬,破圈解鏈,推動企業再出發。“瘦身自救”是光匯石油債務風波後“再出發”的戰略性一步。這不僅為投資人重塑信心,更為企業下一步戰略發展夯實了基礎。據悉,“瘦身自救”主要圍繞:出售旗下包括5艘超大型油輪(VLCCs)、6艘加油駁船及4艘遠洋油輪(Aframax)在內的共15艘油輪,獲得4.2億美元,約合29.4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流;同步積極出售舟山油庫、碼頭項目大部分股權,一旦完成,將獲得一定數額現金流。同時,公司境外債務重組也正在收尾階段。“雙重轉型”是光匯石油在風波之後“再出發”最積極的一步。過去幾年,光匯石油不斷轉型升級,推出“重資產+輕資產”並行發展模式,避免單一重資產帶來的高負債。其中包括孵化打造“光匯雲油”和“海運在線”互聯網平臺,這兩大轉型之作被外界譽為光匯石油走向未來“雙輪驅動”、“雙重轉型”的戰略舉措。資料顯示,“光匯雲油”是一個全國油站通用的省錢加油App,為車主精準智能推送最近和最優恵的油站;依託光匯石油集團實體產業鏈進行低價儲油、囤油,為車主提供實惠、高效的加油消費服務新體驗!“海運在線”——海運業的“滴滴打船”。面向“海運業”萬億級市場推出的另一個互聯網創新平臺。通過衛星監控和商務數據,跳過中間商完成船東資源和用戶匹配,提出“零佣金租船”策略,服務船東降本提效。“雙重轉型”之作充分發揮了光匯石油企業主體實力作用,不僅獲得了同業的關注,也獲得了銀行和政府部門的認可。光匯石油的轉型,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努力及單純的市場運作是很難擺脫困境的,此次重組離不開政府的體恤幫扶。據瞭解,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包括深圳市金融辦等多個政府部門,對光匯石油反覆調研走訪,多方磋商,合力為企業紓困,充分體現了國家各級政務部門對民營實體經濟發展的積極維穩與殷切援助。專業人士指出,民營經濟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政府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是從國家整體戰略出發,為民營企業家營造大膽創業、安心發展的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從而激發民營企業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和就業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實現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積極貢獻。光匯石油於1993年創立於深圳,經過26年的發展,建立起油氣領域的石油全產業鏈,涉足上游油氣田勘探開發、石油倉儲碼頭、國際貿易及國內成品油批發零售、加油站、油輪運輸等五大傳統業務,是國內唯一一家獲得國家批准開展全國港口連鎖經營保稅油業務特許牌照的民營企業。光匯石油憑藉自身在石油行業的優勢和經驗,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勇氣,在內外力雙重作用下獲得八家支持行進行債務重組。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光匯石油徹底解決了境內債務問題、化解了金融風險,達到了銀企雙贏的局面。這對能源領域的民營資本起到積極正面的振奮作用,同時也鼓舞民營企業為國家油氣能源的安全供應作出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