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寫在前面:

《少年的你》,改檔後,抓住了無影片競爭的空檔期,票房過10億了。

比票房更熱的是,這部電影的話題。自10月25日上映以來,頻頻上熱搜。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除了霸凌題材、影片質量以及演員表現,還有宣發團隊神奇助攻。

其實,這篇超過4000字的評論文章,早就寫好了。

為什麼遲遲未發,還是希望冷靜下來,先主要就電影分析電影,然後再評價一下作品本身。

首先,不論如何,這部電影將勢必會以一個強勢的姿態進入中國華語青春片影史,因為它的一些「特殊性」讓校園暴力如此袒露的進入大眾的視野。

這份題材是血淋淋的,滿目瘡痍的「吶喊」。

校園暴力的故事中,沒有贏家,都是輸家。作為觀眾的我們,當然是覺得壞人的報應不解恨,除了揮出致命一刀的肇事者,那些旁觀的,推動罪行的人難道不應該有懲罰嗎?

犯罪的還是「少年」,他們做事還不知道想前想後,他們不明白今天你周圍的群體可以陪你一同作惡,知道法不責眾,笑呵呵的將他人的痛苦當作一顆甜美的糖果。

可是在未來,你不知道的地方,這些你成人後想遺忘的就變成了「汙點」,人言可畏,你也會死在群體的圍攻下。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誰是下一個?)

1 少年的你,為什麼好哭?

少年的你,其中有一個熱搜:太好哭了!那天觀影,回到家我收到了一些朋友的私信,還有女孩給我發了哭泣的照片,我理解他們的感動,也理解網絡上因為這部電影帶來的共鳴。

電影中,主角地獄生活中的一點微光,只是告訴你這世界不全是惡魔,可是微光,只夠點亮自己,哪有能量拯救他人呢?

哭到臉崩的觀眾,通過電影回憶起自己在校園裡,也曾做過卑鄙小人,若干年後,再相見那個班級中的“小丑”、“倒黴鬼”,成年人愧疚了,藉故逃開。

心裡的黑色物質多的像是有了新發現的大慶油田,汩汩的冒著,蔓延到臉上,蔓延到四肢,手腳不至於冰涼,人的身體還是溫熱,大家老同學見面,快樂的寒暄,可是這種集體失憶才是不正常。

長大成人後,我們還是如此下作。哪兒是因為年紀小不敢幫呀,就是放到現在,校園暴力換成職場欺凌,可能,第一個幫出頭的,從來都不會是懦弱的「我」。

心底越明白自己本質就不好的人,看這部電影受得影響就越大。

當作自己從不知道。

不知道,等於沒幹過。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明哲保身:長大後,我將粉飾我的校園生活,那些女孩,也許不幸是她們的命運。)

以上,是影片少年的你用前20分鐘,就做出的引起觀眾共鳴的一把鑰匙。

而打開門後,這部電影的淚點之一:

不完美受害人。

完美受害人是指,受害人是標準的羔羊,純潔、稚嫩、美麗善良。多數殘忍的令人髮指的案件中,受害者無辜的叫人不想看到真相。

影片中,周冬雨扮演的女孩母親疑似是陷入直銷三無面膜的騙子。

女孩從一開始就說了,她眼看著自己的朋友被逼死,她像別人一樣裝聾作啞。

女孩和同班男同學疑似有曖昧的早戀傾向,但因為需要保護,和校外混混同居,併產生情愫,還同意了混混為其埋屍頂罪。

主角一層層的反抗,主角遇到的好心人們,都在向觀眾訴說著,世界的真實與複雜。

淚點二:

校園暴力背後,原生家庭罪孽深重。

這部電影中的父母戲份並不多,可是寥寥幾個鏡頭卻足夠表達,少年犯背後,書寫白紙的人是誰?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影片中的三位施暴者。

3位施暴者各有特色,且有很強的現實縮影。

左起第一位暴力女,因為處分,父親當著同學老師的面暴打女兒,並且輟學後,女孩揹著自己醉酒的父親回家,這個女孩對主角陳念有男性同情,反應是最大的一個,暗示因為自身被男性毆打、辱罵,所以因為嫉妒專門針對小白兔類型的女孩子。

這個角色對應的便是現實中社會底層小太妹,她們在同性面前勢不可擋,但是往往會被渣男吸引,輟學早孕,一門心思討好丈夫,不關注孩子。下一代男孩是流氓,女孩是流鶯。

第二位,看似是天生的壞坯。

實際上暗示了,許多中產甚至更富有的家庭中,三觀不正的父母。學歷高,不代表素養高,雙親家庭,也不代表孩子就受到了父母的關愛。

這戶人家,母親蠻不講理,教女兒看不起窮人,明白自己家的特殊性。將自己的刻薄虛偽,言傳身教給女兒。

這個女孩面對警官的問詢,精明冷血的樣子,像不像她善於詭辯,喜歡處處顯示自己家有社會關係的媽。

而這家人的父親,是個典型的甩手掌櫃,從女兒的言論中,透出,父親更像是這家人的上司,一個提款機,母女兩個要做的就是在父親面前「表演」。

這段其實教育了許多父母,從小學到大學,再到社會,作為父母能永遠護住自己的孩子嗎?護得住嗎?

一切,不過,自作自受。

第三位,如果說跳樓身亡的胡小蝶是班級中的第一個小丑,主角陳念是第二個,這個女孩就是第三個。

懦弱的幫兇,因為不是最壞的,所以她像班裡看熱鬧的同學一樣,忘記這段醜事,做醫美祛疤,修正自己的面容,就像修正自己的人生。

這個女孩滿身是傷,參與霸凌活動,晚上不回家。她的父母也相當神奇的沒有干預,如果不是主角誤殺了主要施暴者,這個女孩會不會也是下個自殺的人呢?

這類人的存在暗諷了「弱者」並不善良。

他們不好也不壞,沒有主見,集體生活中天生的奴隸,習慣「慕強」。

他們的行為是受環境的控制,而不是自己的主觀意願,他們喜歡從眾,這類人的家庭教育多數是“乖乖聽話就是好孩子。”“跟著大部隊走總沒錯。”“別當出頭鳥。”

所以這類人不會把家庭當港灣,從小認定,父母什麼都解決不了。受傷了,自我修復能力一級棒,偽善的弱者流下的眼淚,只是鱷魚的眼淚。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2 曾國祥:擅用港風的年輕導演

這部電影自然也有曾國祥自己的原創心血在裡面。比如,對內地高考的細節把控,學校裡的標語,高考前,誓師大會,高考後,學生座位要調整。這讓很多觀眾驚訝,一個香港人怎麼對內地高考氛圍這麼熟悉?

曾國祥,還啟用了許多有香港特色的細節處理。

比如,男主給女主修手機,跟著女主下了一個長樓梯,觀眾看到有一對男女的背影正在上樓梯,女人很累的駝背,男人伸長了手臂在拉著女人往上走。

請別懷疑,這不是群演的自由發揮。這是港片中,喜歡讓和主角出現在同一畫面的路人成為主角命運的指代。暗示,這部電影裡,男性角色在努力的拯救女性角色。

還有女孩第一次留宿男孩家。男孩問女孩熱不熱,女孩問男孩「硬不硬」男人的微笑暗示是身體硬,女孩的意思是男孩睡的沙發硬不硬。

用臺詞造成一語雙關,開了一個小車。這也是香港電影中,桃色內核是純情的慣用套路。

另外,男孩帶領兩個混混去往某處,找到一個逗孩子的中年人。

一開始觀眾以為男主是風光的去收保護費,但通過中年人進入房間後的突然變臉,觀眾看到了男主混混身份在社會中的辛酸苦辣。

為之後,男主經常出門打架做了鋪墊。

曾國祥在選人上也用心良苦。七月與安生裡,曾國祥對原著小說進行改編,加深了女人間的友誼,讓兩姐妹演繹通過XX同一個男人不放過另一個女人的詭秘故事。

所以男主選的偏離原著中的帥氣,魅力四射。他有心選了一個長相老實,演的也偏木訥的男人。

少年的你中,以女主陳唸的母親為例,演員吳越的長相很適合演市井中,想要掙錢,但因為能力不夠,越配越多的苦難人。

如果換成馬伊琍、劉濤,就不適合,因為長相不普通,太貴氣聰明瞭,一點都不笨。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曾國祥在少年的你中給年輕演員的情緒鏡頭基本是特寫。

其實這就是非常討巧的一個方式,特寫鏡頭方便導演塑造演員,也讓經驗並不豐富的年輕演員避開了一個需要常年磨練的坎兒。

3 少年的你到底抄沒抄?

影片少年的你,最大的黑點,不是啟用流量明星,而是劇本改編的原著涉嫌抄襲。

作者玖月希深陷抄襲風波,目前電影的宣傳方向很聰明的放在了校園霸凌及演員演技、細節表現上,對原著閉口不談。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融梗,借梗,跨國抄襲,這些在抄襲事件中都不新鮮。

並不是一摸一樣,才叫抄襲。

比如愛情公寓、爵跡、宮、少年包青天都有借鑑痕跡,這些作品許多都不止抄襲了一部。

例如:網文作家唐家三少曾承認自己的作品,生肖守護神參考了動漫水果籃子,一個是成人向爽文,一個是卡通形象,普通觀眾是無法感受到抄襲的,但創作者,和被抄襲的受眾,一定能感知到。

例如:韓國購買步步驚心版權後進行翻拍。除了穿越設定和女主情感結局與原著一樣,具體情節,韓國版步步驚心做出了許多改編。

如果這個改編多處的作品,拍攝之前沒有購買版權,自然也會陷入抄襲風波。

取其精華的洗稿和無心的思想撞車,有著本質的不同。

少年的你中男女主相識,是因為被迫接吻。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毫無疑問,這很有戲劇衝突,也完美合理化一個乖巧學霸和輟學小混混的結緣。

用一個小梗,也不能叫抄襲,因為梗不是專屬。

但少年的你中,男女主的感情線沿用的太明顯。相遇是同個原因也就算了,男女主的約定,少男少女的美好願望,竟然也有雷同?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一個太陽下,一個星空下。

隱喻也要借鑑?有人會疑惑,這裡怎麼才不算抄襲呢?這一處,重點不是太陽和星空,而是將男女主友誼推上一個高度的,不該是用一段文字。

如果導演改成一段鏡頭,一段情節,比如屋頂看星星,電視,電影院男女主看到星空,再或者男女主和小朋友一起畫星星。通過潛在臺詞,讓觀眾體會到這層,即使在地獄裡也有希望的意思,那便不是抄襲。

影片裡,男主一直跟在女主身後保護,不肯走進陽光下。這裡即使許多影視作品中有,但卻不屬於抄襲,因為鏡頭的運用,比如男主的帽子,男主躲避監控,尤其男女主在自動扶梯的鏡頭,這段拍攝風格很「港風」。

還有男女主在魚缸前的鏡頭。這個拍攝手法很經典,可是也不算抄襲,因為這一段,主體是讓男女主說出臺詞。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影片的重要情節是男主幫女主頂罪。這段也是少年的你抄襲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小說的鐵證。

男主和警察的審訊戲,讓人覺得,嗯,這個鄭警官想法有點奇特。他對陳念這個小女孩的執著讓人摸不著頭腦,逼這個女孩放棄名牌大學,去自首,讓兩個年輕人都坐牢,理由是,如果女孩讓別人為她頂罪,她就毀了。

這種,純潔的孩子,必須保證自己的人生沒有塵埃的設定,如果不給鄭警官加點莫名的情愫,你很難想象這是一個重慶警察勸說犯罪嫌疑人自首的理由。

包括,審訊中戲劇衝突的一段,導演安排鄭警官違規操作,強行讓分開受審的男主女主見面,一通嘴炮企圖呼喚女主的良知。

這個操作,真的太日本了。港片裡都會鋪墊一下,警局裡的利益衝突,所以有上司暗中支持,給角色開綠燈,事後處罰等情節使角色行為合理化,更何況少年的你設定是內地的人民警察。

《少年的你》為什麼熱度不止

曾國祥的指導技術有目共睹,這部電影能引起的關注,大家也有目共睹,少年的你是近年華語電影中,將校園暴力呈現的最大膽直白的一部作品。

但是,作為導演,這種討巧的,罔顧電影藝術性,像短視頻創作一般直戳觀眾G點的方式,真的值得鼓勵嗎?

我在出影院等電梯的時候聽到一個女孩淚眼婆娑談少年的你,說完電影情節後,她竟然說了感覺曾國祥在這部比起七月與安生退步了。

所以,原作抄襲的問題,片方總要面對。

玖月希與曾國祥,在這次抄襲事件中就像是兩個做工精美的裁縫跨界合作,做了一個維秘風格的東北大花襖。即使異域風情,中西結合的好看,可是拼湊出來的作品經不起深挖。曾國祥的精巧港風也救不了這部電影帶給一些觀眾“喝了一杯飲料沒事兒,但是保質期過了一個月。”的不爽。

不知道,還挺高興,知道了,特別膈應。

總之,電影是好電影,作品是不是好作品呢?爭議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