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學畢業後入警和警校畢業後入警,有什麼區別?

繽匯


還是老民警來回答吧,名牌大學和警校畢業生有啥區別,具體如下:

一是工資待遇的區別。民警轉正定級看的不是學校的區別,而是學歷的區別。比如985的本科生與普通警校本科生的工資待遇是一樣的,都是定的科員,三級警司,沒有任何區別。

二是工作能力的區別。名牌大學的文化水平比普通警校高是毋庸置疑的,但名牌大學畢業生並不一定比警校畢業生更能適應公安工作。我剛入警的時候,派出所裡同批有個浙江大學畢業的,書生氣十足,遠不如警校畢業生工作上手快,偵查辦案和處警都不行,最後只能去從事內勤工作。當然,名牌大學畢業生的文字功底和計算機水平一般是強於警校生的,但在基層公安機關沒有優勢,更適合去地級以上公安機關。

三是專業知識的區別。這個就沒得比了,畢竟警校畢業生多學習幾年法律業務和偵查辦案的知識,而且參加實習後工作經驗更豐富。而名牌大學畢業生肯定不是刑事偵查和治安管理這類專業畢業的,必須在工作以後重新學習公安業務知識,這樣就等於慢了半拍了。

四是發展前景的區別。在基層公安機關,畢業什麼學校沒有多大區別,除非是清華北大這種頂尖院校,否則人家也不會高看你一等,甚至會不如警校畢業生髮展快。而廳部大機關裡面,更側重於你的文字功底或者法律、計算機專業知識等方面,反而可能比警校畢業生更有優勢。

當然了,凡事沒有絕對,因人而異吧,進了公安隊伍,不要因為自己畢業於名牌大學就自命清高、高人一等,必須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學習,才會有更大的發展。




巴釐虎10


要進入公安、警察系統,基本就兩個途徑:

①就讀公安、警察類高等院校的公安類專業,只要通過公安院校聯考,就有機會進入公安、警察系統;

目前,有32所公安類高等院校的公安類專業,可以直接報考公安、警察系統的公安類專業職位,這32所公安類的高等院校是: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鐵道警察學院、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北京警察學院、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遼寧警察學院 、吉林警察學院、黑龍江公安警官職業學院、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江蘇警官學院、浙江警察學院、安徽公安職業學院、福建警察學院、江西警察學院、山東警察學院、河南警察學院、湖北警官學院、湖南警察學院、廣東警官學院、廣西警察學院、重慶警察學院、四川警察學院、貴州警官職業學院、雲南警官學院、西藏警官高等專科學校、甘肅警察職業學院、青海警官職業學院、新疆警察學院。

還有一些非公安類的高等院校的公安學類專業畢業生,也可以報考公安、警察系統的公安學類專業職位,這些高等院校是:

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

②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公安、警察系統。但可能還要加考某些公安、警察方面的知識。

從上面兩條入警途徑基本可以判斷,通過就讀公安、警察系統高等院校畢業後入警,相對其它任何高等院校畢業的,可能都要更容易一些。


理論上,只要進入了公安、警察系統,無論你是名牌大學畢業的,還是很普通的大學畢業的,還是公安、警察系統的高等院校畢業的,都將會被一視同仁。畢竟,大學的文憑都只是過去式,工作以後,單位更看重的是個人的能力。


感動時代


實際上沒有多大的區別。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觀點 。

第一,如果是特招的相關專業,會分到公安系統相應的專業崗位上。

公安系統可以說是一個多警種,多部門的系統 ,有的部門專業分工越來越細,所以一些部門就需要專業化的人才和隊伍。

如果你是特招的名牌大學畢業生,比如學的專業是計算機 ,入警後會分到信息通信處相關崗位上從事相關的技術工作 。

第二,如果不屬於特招專業生 ,和普通警校畢業生一樣,會分到基層派出所 。

在我國的好多城市 ,按照民警的配比數量,警力嚴重不足,由於接警,出警任務繁重,民警數量遠遠達不到實際要求 。

所以如果不是特招的專業 ,名牌大學畢業生和警校畢業的警校生一同通過公務員招錄考試後,會分到一線基層派出所 ,從事治安管理,社區民警等相關種類的工作 。在相同的崗位上沒有任何專業優勢 。

第三,分到基層派出所的名牌大學畢業生和警校畢業生。相比較而言,警校畢業生更能適應職場規則 。

名牌大學畢業生和警校畢業生入警後 ,相比較而言,警校畢業生更能適應崗位要求,更能適應職場的相關規則,工作更容易進入狀態 。

相比較而言,名牌大學畢業生在新的崗位上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有的還需要學習相關的專業 ,並沒有相關的專業優勢 。

對名牌大學畢業生和警校畢業生一同入警後 ,一般沒有人會問你是從哪個學校畢業的,只會有領導問你,這個工作你會幹不會幹 ?

對名牌大學畢業生和警校畢業生一同入警後,以前的一切通通為零,一切都要從頭學起 ,所以名牌只能屬於過去 ,重要的是要適應現在崗位需求 。

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 ,就相關問題和觀點進行探討和交流,共享陽光,共擔風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