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祥周揚青分手引爆熱搜:原來有這些特徵的人最容易出軌

這兩天,#羅志祥周揚青分手#引爆熱搜。過程大家應該也都瞭解了,雙方戀愛9年,經常在社交媒體上秀恩愛,連家長也見過了,可以說感情相當穩定。但如此穩定的感情還是沒能逃過出軌的魔咒——周揚青發現羅志祥多次出軌,只要她不在身邊,就會約其他人。如此出格的行為,真的不是“渣男”兩個字就可以形容的。有人說,羅志祥的演藝生涯就此走下坡路。好吧,在這裡先送一首《涼涼》。

其實每隔一段時間,網上都會曝出諸如此類的新聞,日常生活中,有關出軌、離婚的八卦似乎也從來沒有停過。心理諮詢師發現,80%以上的情感關係,都是因出軌宣告破裂。

這不禁讓人懷疑,難道出軌、分手,是感情無法逃脫的劫數嗎?這本《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中信出版社),或許可以對這一問題做出解答。作者海倫·費舍爾是一名人類生物學家,在人類情感方面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這本書中濃縮了她對於婚姻和出軌的種種思考。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發現:出軌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它會嚴重損害雙方的感情,但並非不可避免,我們完全可以防患於未然。

羅志祥周揚青分手引爆熱搜:原來有這些特徵的人最容易出軌

英國19世紀重要的戲劇家奧斯卡·王爾德說過:“婚姻的枷鎖如此沉重,要兩個人承擔才行,有時得要三個人。”公開鞭打、用烙鐵燙、拳腳相加、陶片放逐法、宮刑、劓鼻割耳、砍足、削平臀部和大腿、休妻、離棄、被石頭砸死、被火燒死、被水淹死、被人掐死、被槍打死、被刀捅死,世上的人會因為出軌面臨上述各種殘酷刑罰。可即便酷刑如斯,令人驚愕的是,人們居然還敢搞婚外情。可我們就是會。

當被問及為何出軌,偷情者往往會說,“因為情慾”、“因為愛”,或者“我也不知道”。一些人是有目的的,希望被捉姦,好了結一段婚姻;有的人出軌,是想滿足自己在家裡無法獲得的那部分需求,從而改善婚姻關係。有人將出軌作為甩掉配偶的藉口;有人是求關注;有人是謀獨立;有人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受人傾慕,變得更有男人味或女人味,更富魅力或更被人理解;有人希望有更多交流,玩更多曖昧,或者僅僅是為了過更頻繁的性生活。有人想要藉此解決性問題;有人渴望體驗偷情的戲劇性、興奮度或驚險感;有人是為了報復;有人把自己的妻子當成偶像,卻又喜歡和遠遠不如妻子的女人上床;有人喜歡玩三角戀,喜歡同時被兩個人爭奪的那種感覺;有人因為偷情的隱秘性而心潮澎湃;有人劈腿是為了證明自己依然年輕,想抓住風流的尾巴;有人希望找尋完美愛情;有人身陷包辦婚姻,無從選擇;有人則是覬覦偷情可能帶來的好處——浪漫的約會、慷慨的饋贈和出遊的時光;還有人就是喜新厭舊。

心理學家也能不假思索地羅列一串會導致背叛的心理、社會和經濟因素。

首先就是某人對其婚姻的滿意度。你要是覺得自己的需求未獲滿足,覺得你的伴侶不愛你,不支持你,並認為性生活不盡如人意,你的出軌概率就會比較高。百無聊賴的人,很容易墮入婚外情。與配偶缺乏溝通,即便有的話也是積極的少消極的多,就會引發背叛。要是覺得自己不結婚活得更好的話,也會增加出軌概率。與之相反,出於對喪失大筆家財、朋友或人脈的擔心,出軌概率相應會降低。

自我膨脹的慾望也是出軌的誘導因素。人們通常會被一個能拓展他們興趣、目標和自我價值的人所吸引。這種自我膨脹發生在戀人剛開始相處的時候,他們彼此傾訴秘密,透露希望和夢想,並把伴侶的資源、想法和身份拿來為己所用。然而,隨著某人自我膨脹傾向的減退,他或她或許會因為渴望思想或身體上的新冒險而變得躁動,繼而出軌。

童年時和父母很親近的男女長大了多半也會與配偶建立穩定的關係,出軌可能性較小。反之,孩提時代便與父母疏遠的孩子長大後更易水性楊花。

比較擅長接受新事物的人出軌概率較高,同樣,做事馬虎、與人難相處、較為神經質的人也是如此。要是另一半不是很好相處,或者態度冷淡的話,那麼出現婚外情的可能性也較大。而要是雙方都是開放、認真、好相處且不太神經質的人,出軌風險則會降低。

社會權力不平等也是出軌的誘因。那些在夫妻吵架中經常佔據上風的人劈腿傾向也更明顯。認為自己比另一半更討人喜歡的男女,在性問題上容易犯些小錯,婚後不久就會偷吃。酗酒者和抑鬱症患者的出軌比例也要高於常人。有些男女很自戀,他們需要多找幾個情人來炫耀自己多麼光鮮靚麗。

受教育程度比丈夫高的美國女性出軌概率也較高。收入較高的人也可能比別人更風流。相反,要是在經濟上需要依賴伴侶,那就不太可能出去偷情。離家工作的人有機會邂逅更多豔遇。那些因為工作關係,需要與客戶進行身體接觸、與同事或客戶探討個人問題,或單獨與同事共事的人,偷情可能性也較大。

配偶長期患病,妻子態度冷若冰霜,或者伴侶頻繁出差,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出軌風險值。女人懷孕期間,以及孩子出生之後的幾個月裡是男人出軌的高發期。此外,也許你另有看法,但宗教信仰有時無法阻止一個人拈花惹草,而某人的宗教教派也不會影響其偷情頻率。

金賽和同事發現,藍領階層男性年輕時沉迷於“偷吃”,但到了四十歲性慾會減退。反之,讀過大學的白領男性二十歲時不太會去招蜂引蝶,到了五十歲卻幾乎以高達一週一次的頻率開展“獵豔”。再來看看女性,她們“紅杏出牆”的行為在三十五至四十歲出頭時達到峰值。如今,在四十至四十五歲的已婚女性和五十五至六十五歲的已婚男性中間,出軌現象尤其氾濫,其他年齡段的人則相對好些。

性別不同,結果也不同。女性一般對情人愛得更深,並且希望以自己的媚態換取更多的親暱度和對方的愛。對於女人而言,婚外情的投入度和發生率往往還與她們對配偶的不滿程度有關。而在男人身上,不忠與核心關係之間的正相關性較低。

有關濫交的數據浩如煙海,其中最能反映問題的或許是格拉斯和賴特在1985年發表的一篇報告:出軌的人當中,56%的男人和34%的女人評價自己的婚姻“很幸福”或“十分幸福”。

既然婚姻美滿,那全世界的男女何苦還要出軌呢?要知道,他們這麼做,甚至可能會落得一無所有——婚姻、子女、社會地位、財務自由和身體健康,統統可能失去。這究竟是為了什麼?

出軌之所以在世上頻發且頑固,背後很可能有生物學原理支撐。遺傳學和神經科學的數據就為我們瞭解這些原理提供了一些線索。

科學家開展了一項調查,試圖瞭解其中一種基因是否會影響552名瑞典男性的結對行為。所有對象要麼已婚,要麼就與伴侶至少同居了五年。

結論令人大開眼界。有這種基因的男人,在回答“伴侶配對指數”這份旨在測量對配偶依戀程度的問卷時得分很低。不僅如此,分數的高低取決於基因數量的多少。擁有兩條這種基因的男人,在答卷時得分是最低的;擁有一條基因的人,更善於表達愛慕之情;此外,不具有這種基因的人,對伴侶的忠誠度最高。同時,具有後葉加壓素基因的人,在過去的一年中婚姻出現危機的次數較多,有些一度鬧到要離婚的地步。這裡再重申一遍,結論取決於基因數量的多少。最後,調查發現,具有一到兩條上述基因的男人的配偶,在被問及婚姻滿意度時,得分也較他人低得多。這項研究並未直接針對出軌,但其指出了可能誘發出軌的某種生物系統。

話說回來,別的基因很可能也發揮了作用。最近,由生物學家賈斯汀·加西亞和同事共同發起的一項覆蓋181名年輕男女的研究顯示,多巴胺系統內的特定基因同高頻率未婚性行為——以一夜情為主——以及高頻率性出軌之間存在直接關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