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省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4月23日,山西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全省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根據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我省地區生產總值為3634.73億元,同比下降4.6%。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勝利,復工復產加快推進,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恢復,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加快回升,全省經濟在抗擊疫情中實現良好開局。
  一季度,我省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12.2億元,同比增長1.4%;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532.66億元,同比下降4.8%;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989.87億元,同比下降4.8%。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增速高於全國18.6個百分點。
  我省主要經濟指標呈現明顯回升態勢,總體經濟運行情況主要表現出農業、就業總體穩定,物資生產保障有力,投資結構持續優化,新興服務業、消費新業態快速增長,進出口降幅明顯收窄等特點。
  受疫情影響,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出現下降,但隨著復工復產腳步的加快以及一系列恢復經濟措施落實到位,各項經濟指標下降幅度在迅速收窄。
  疫情發生以來,我省煤電氣安全穩定供應,基礎原材料生產保持增長。特別是進入3月份,主要能源原材料產品加快增長:全省原煤、外送電量、煤層氣產量分別增長12.3%、13%、11.3%,焦炭、鋼材、化學藥品原藥產量分別增長6.9%、7.2%、29.1%。同時,為了保障全省大幅增長的醫療防護用品和人民生活必需品供應,相關企業加快了生產步伐。

  面對疫情衝擊,互聯網以及相關服務業在防控疫情和保障民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並實現投資和業務量逆勢增長。全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31.2%,投資增長2.4倍;全省電信業務總量增長了38.8%。
  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0.5億元,下降25.7%。其中,商品零售和餐飲收入降幅較大。面對困境,實體零售企業積極轉型,以美特好、永輝為代表的綜合超市和唐久、金虎為代表的連鎖便利店在疫情期間加大網上營銷力度,其線上的零售額均大幅增長。
  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83億元,增長10.6%。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2.4%。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2.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