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錦生頭條日記87(農學)

第二節 (3) 對農學和醫學的認識 農學和醫學的理論基石是生物學。如中國科學院學部歸類分為生命醫學部:(2019評出中科院院士)

基礎生物:馬蘭、董晨、駱清銘;

醫學:宋爾衛、陳子江,仝小林(中醫教授)、王松靈;

農學:錢前、謝道新、郝小江。 初中就有的《生物》書,真的很重要。大學設立生物系,現如今改成生命科學學院。農學當然屬生物學範疇。古農書《齊民要術》象似百科全書。現代農學院中視農作物生產科學稱農學或農藝學。其研究對象除大田作物外,還包括果樹、蔬菜、食用菌等等。作物生產是一個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複雜過程,作物生產科學的這種綜合性常常使它同自然科學的一些學科難以截然分割,但在實踐中也已經發展出一些比較系統的學科。

作物育種學和作物栽培學的作用在於提高作物的產量、品質和抗逆能力,甚至改變植株和植物器官的構型,使之適應栽培、包裝和貯運等措施的需要。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雜草學和農藥科學等的作用則在於最大限度地減少作物生產中的損失。

隨著研究的深入,這些學科一方面進一步分化,如植物病理學又細分為植物病原真菌學、植物細菌病學、植物病毒學、植物線蟲病學、植物免疫學等;另一方面,它們又趨向於綜合,如病蟲害防治中綜合防治的運用、植物保護措施與育種、耕作栽培措施的結合等。這又導致生態學和系統科學等在農業生產中日益受到重視。綜上所述,農業科學最基礎知識是生物學,點點滴滴都離不開生物學的。 醫學,是通過科學或技術的手段處理生命的各種疾病或病變的一種學科,促進病患恢復健康的一種專業。它是生物學的應用學科,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從生理解剖、分子遺傳、生化物理等層面來處理人體疾病的高級科學。它是一個從預防到治療疾病的系統學科,研究領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法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和醫用微生物學等。在中國自古就有的中醫泛指中醫中藥合稱中醫藥。所以仇錦生亦農亦醫研究與實踐也沒有離開生物學這個主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