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要有頭條,有六大罪狀的蕭正德絕對和許可馨一樣被送上熱搜

蕭正德到底是誰?有那六大罪狀?為什麼能被送上熱搜呢?下面進入主題,諸位細品。

一、蕭正德是誰?

蕭正德,南北朝時期,梁國的宗室大臣。據《梁書》《南史》記載,是臨川靖惠王蕭宏的第三子,梁武帝蕭衍的侄子,起初蕭衍還沒有孩子時,蕭正德便過繼給蕭衍為子。

蕭正德本身就是王侯宗親,又被梁武帝收為養子,年紀輕輕被封為西豐縣(隸屬臨川郡)侯,食邑五百戶,起初雖然沒有官職,但也是居於王公貴族之列,非普通人所能比。

古代要有頭條,有六大罪狀的蕭正德絕對和許可馨一樣被送上熱搜

二、蕭正德的六大罪狀

1、不守法令

《南史》記載,“從小兇狠奸邪,結交無賴亡命徒,盜掘墳墓,屠殺耕牛,又好打獵”,從小時起,蕭正德就兇狠奸邪,招攬聚集無賴亡命之徒,盜掘大戶人家的墳墓,屠殺百姓的耕牛,又喜歡外出打獵。說明本性上就喜歡以這些事情來取樂。

2、叛國投敵

501年,蕭衍的長子蕭統出生,蕭正德只能又回到生父蕭宏的身邊。522年(梁書為525年),蕭衍立長子蕭統為太子,蕭正德因為沒能當成太子、心生怨恨,認為梁國欠他。出發前還寫下一首詩《詠竹火籠詩》,“楨幹屈曲盡,蘭麝氛氳銷,欲知懷炭日,正是履冰朝。這是借竹火籠來抒發心中怨恨,說他就像竹火籠一樣,寒冬需要取暖時就拿去使用,現在用完也失去作用了,就把我拋棄了。於是,便叛國投靠梁國的對手北魏,冒稱自己是太子,被人陷害流落至此,希望藉助北魏的力量滅了梁國、殺了蕭衍。

可惜,連北魏的大臣都看不過眼,對蕭正德的投靠紛紛反對,說這個太子位本來就不是蕭正德的,他自己貪得無厭,還想利用我們打回老家,真是狼子野心。北魏皇帝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也就將他晾在一旁。

3、出征逃跑

525年,蕭衍封蕭正德為輕車將軍,跟隨他的二兒子——豫章王蕭綜一同討伐北魏,結果不僅沒有立下軍功,還擅自棄軍逃走,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梁國軍隊潰敗。(這裡說明下,《梁書》沒記載此事,結合《梁書》《南史》推測,應該是522年叛逃北魏,後來逃回來,525年討伐北魏,526年逃跑回來)

4、不知悔改

《梁書》記載526年,蕭正德又從北魏逃回了南梁,為了逃避蕭衍的責罰和朝廷的輿論,便假裝悔過、磕頭認錯,蕭衍竟然也不予追究。

但蕭正德一轉頭,依舊惡行不改,繼續為非作歹,與他人一起公開劫掠百姓、搶人妻女,成為了當時京城的四大惡棍之一,和他生父蕭宏一樣,被許多官吏和百姓唾棄,後世有民謠說“寧逢五虎入市,不欲見臨賀父子”,把蕭正德形容的比惡虎還兇殘。

5、生活不檢

蕭正德的妹妹長樂公主當時已經出嫁,蕭正德卻與她通姦,為了長期維持這種關係,他燒燬了長樂公主的家,把一個婢女扔進火堆裡,對外稱公主被大火燒死。然後把長樂公主納為自己的小妾,對外稱為柳夫人,還生下了兩個兒子。

當時,京城傳的人盡皆知。黃門郎張準家裡養了一隻雉媒(野雞),專門誘捕其他的野雞,結果被蕭正德搶走,張準便在當眾大罵道,“張準的雉媒不是長樂公主,怎麼能隨便搶走!”

古代要有頭條,有六大罪狀的蕭正德絕對和許可馨一樣被送上熱搜

雉雞

6、舉兵叛亂

548年,侯景舉兵叛亂,蕭正德與侯景約為內應,大開城門迎接侯景叛軍入城,自己想登基為皇帝,結果侯景過河拆橋,假借皇帝的詔令把蕭正德殺了。

古代要有頭條,有六大罪狀的蕭正德絕對和許可馨一樣被送上熱搜

侯景佔壽陽

從上述這六條可以看出,蕭正德是一個不守法紀、叛國投敵、欺壓百姓、生活不檢、棄軍逃跑、舉兵叛亂的人。當時,一些大臣和監察部門紛紛彈劾他,而這六條,隨便哪一條,放在頭條都是被送上熱搜的份,很難想象一個受著恩寵的皇室宗親竟然敗壞到這種程度。

三、為何沒人管束?

蕭正德的生父蕭宏本身平庸無能、貪財如命,奢侈過度、沉湎聲色,沒有盡到教育之責。而作為養父、梁國的皇帝蕭衍也差不多,一昧寬縱、不施懲戒,對於屢次犯錯的蕭正德反而多次封官進爵,從西豐侯到臨賀王,絕對是沒有盡到養父的責任。

同時,也沒有盡到皇帝的責任。當時,梁國出臺了比較完備的刑律《梁律》,但律法卻“急於黎庶,緩於權貴”,意思是對百姓嚴懲不貸,對權貴幾乎沒有約束,為何如此?

因為梁衍推行的是“罔恤民之不存,而憂士之不祿”的政策,絲毫不在意百姓能不能生存,而擔心權貴的封賞待遇夠不夠。所以當時百姓犯了罪,不論老幼都不得免,如果是官吏宗親,則親自指示司法部門予以赦免和減輕。

古代要有頭條,有六大罪狀的蕭正德絕對和許可馨一樣被送上熱搜

清人繪蕭衍圖

這種一再的寬縱,讓蕭正德根本沒有將法紀放在心上,眾多的宗親也是如此,《資治通鑑》寫道,“疏簡刑法,自公卿大臣,鹹不以鞫獄為意。奸吏招權弄法,貨賂成市,在濫者多,時王侯子弟,多驕淫”就是反映。比如蕭宏之子蕭正則私自鑄幣、搶劫造反;蕭衍之子蕭綜叛國投敵;蕭衍之子蕭綸在封地胡作非為。可見蕭衍的是非不分,容忍驕縱,讓梁國的權貴多表現出自私、貪婪、狹隘、愚蠢等共同特點,蕭衍的血脈關係也讓宗室權貴可以隨意踐踏法律而不被追究責任,百姓受苦卻非常嚴重。

這幾天一直熱度不減的許可馨,出言辱國、不滿國家防疫、漠視人民,在有些方面十分相似,愛爾蘭也出現黃嘉毅之流,自我為中心、認為祖國欠他,一切天經地義。當今是一個法治時代,面對社會熱點,國家一直強調主動回應社會關切,過往的“捂、遮、拖”只會讓謠言更加氾濫,甚至削減政府的公信力,只有及時反饋才能讓大家吃下定心丸。

關於蕭正德,古代欠你一個熱搜;至於許某之流,現在急需一個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