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那個年代,人們都穿些什麼?

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吃飯穿衣已經不成為什麼問題了。我們這一代人,衣服的種類和花樣也越來越多,在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那都是有講究的。而我們穿衣的布料樣式,回到老祖宗《詩經》的那個年代,都是可以找到根源的。

今天,詩經女孩就帶你回到《詩經》裡的年代,看一看那時候人們高逼格的時裝秀吧!

《詩經》那個年代,人們都穿些什麼?

原始時代,人們拿樹葉遮身上,後來人們用骨頭作成針縫製動物的皮毛禦寒。到了商朝時,工商業萌芽已經出現,養蠶和絲織技術已經普及。到了《詩經》裡春秋及周朝,這方面的技術就更加完善了。人們衣服的材質有絲、麻、葛、毛、皮等,衣服的樣式也是越來越豐富。

一、日常著裝篇

01 縞衣——未經染色的絹布

《詩經》那個年代,人們都穿些什麼?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出其闉闍,有女如茶。雖則如茶,匪我思且。縞衣茹藘,聊可與娛。

——《鄭風·出其東門》

你看,這是一首典型的描寫服飾的詩。那麼縞衣是什麼衣服呢?縞(gǎo):白色,指的是未經染色的絹布。綦(qí)巾:淺綠色的頭巾,有說法這個是未婚女子佩戴的。茹(rú)藘(lǘ):茜草,其根可製作絳紅色染料,此指絳紅色蔽膝。從該女子穿的衣服和頭飾,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般貧苦人家穿的,好在男子並未嫌棄女子的身份,眾多美女中,他也只愛這一個。


02袍子——充滿棉絮的棉服

《詩經》那個年代,人們都穿些什麼?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風·無衣》

這首戰爭詩裡,同時出現了“袍、澤、裳”這三樣衣服。袍,周朝時人們已經開始種植棉花了,這個袍相當於我們現代的棉服,是個夾衣,裡面填充以棉絮,是當時貴族和普通平民的禦寒之物,沒想到我們現在也在穿。

而“澤”,這個指人穿的貼身汗衣,可以理解為打底衫,主要作用是吸汗,應該也是棉的。

“裳”這個有意思,古代人穿的上衣叫衣,穿的下衣叫裳。為啥這麼說呢?《易經》裡說“上衣下裳”是一種基本的制度,為黃帝、堯舜時所創,取天地的形與色。天在上,地在下,所以衣在上,裳在下。天未明時為黑色、地為黃色,所以衣為玄色(黑色),裳為黃色。這裡裳就是黃色裙子。


03褐衣——古代流行的粗布衣服

《詩經》那個年代,人們都穿些什麼?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莆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一《豳風·七月》

《七月》這首詩就是描寫底層老百姓農耕生活的詩。所以這首詩裡寫“九月授衣”,就是九月份就開始裁製衣服,主要是做棉服,為了過冬使用。這裡面寫了“無衣無褐”,這個褐,就是粗布的衣服。

詩經女孩記得去博物館時見過這種材質的衣服,褐衣就是採用枲[xǐ]製作,即是大麻,由枲的斤數判斷, 並不是直接以大麻編制而成,而是採用麻布來製作粗布衣。詩經裡有很多有關麻布的描述,例如《王風·丘中有麻》“丘中有麻,彼留子嗟。”《齊風·南山》“麻如之何?衡從其畝。”等。

二、禮服篇

01 錦衣——婚禮禮服

《詩經》那個年代,人們都穿些什麼?

不同於現代女子婚嫁穿白色婚紗和紅色禮服,《詩經》裡女子婚嫁時穿什麼衣服呢?是什麼材質作成的呢?是不是也是紗制的?詩經女孩帶你來看。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一《衛風·碩人》

這是古代大美女莊姜出嫁時穿的服飾:她是一位門第高華的貴夫人,三親六戚都是王公貴族。與此同時她也是一位大美人,她出嫁時穿的衣服是“衣錦褧衣”。

錦衣,我們都不陌生,明朝時期的情報蒐集機構“錦衣衛”,皇帝身邊的親兵,穿著也不可能差了。《詩經》那個年代開始,人們已經穿錦緞衣服了。這裡錦衣是有織繡紋飾的衣服,為貴族穿著使用,一般以緇布製成,再以朱錦緞做邊,是衣裳一體的深衣。

褧(jiǒng)衣:也就是我們說的披風,是罩在錦衣之外,抵禦風塵用的罩衣。它一般是由細葛布或者麻布製成。詩經裡有很多描述葛布的,例如《葛覃》裡描寫的“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這裡的絺(chī)就是細的葛纖維織的布。綌(xì)就是粗的葛纖維織的布。

可以看出,古代人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是還是很講究的。尤其是披風這種衣服,我們現代咋就不生產了呢?

02 綠衣——女子朝服

《詩經》那個年代,人們都穿些什麼?

綠兮衣兮,綠衣黃裡。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邶風·綠衣》

詩經裡有一首很著名的詩——《綠衣》,這個綠衣呢,大家都以為是綠色的衣裳。而且還會有疑問,綠色衣裳怎麼能當朝服呢,還是女子穿的衣服?前面說了,黑色、黃色才是尊貴的顏色,因為那是天地的顏色。而綠色從古至今就是不好的顏色。

請你不要誤會,貴族女子雖然不上朝,但是還是要朝見天子、會見賓客以及參加典禮等等,因此也會有制式衣服。而且綠衣不一定是綠色呢!

那麼綠衣究竟是什麼衣服什麼顏色呢?研究《詩經》的人分了好多派別。詩經女孩這裡採用《鄭箋》裡的說法:“綠當為椽。椽兮衣兮者,言椽衣自有禮制也。諸侯夫人祭服之下,鞠衣為上,展衣次之、椽衣次之。次之者,眾妾亦以貴賤之等服之。鞠衣黃、展衣白、椽衣黑,皆以紊沙為裡,今椽衣反以黃為裡,非其禮制也,故以喻妾上僭。”

按照他的說法,綠衣就是椽衣,綠衣可不是綠色的了,而是黑色。那麼椽衣是什麼料子做的呢?他說以素沙為裡,素色的紗服為裡子,現在“綠衣黃裡”,當然有違禮儀了。

詩經女孩突然想起了《甄嬛傳》,甄嬛就因為穿了前朝純元皇后的吉服,服飾逾越了規矩,被趕出宮去了。所以你看,古代人活得也挺累。

03 象服——皇后禮服

《詩經》那個年代,人們都穿些什麼?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雲如之何?

——《鄘風·君子偕老》

象服,顧名思義,大象圖案的衣服。不,是因為上面繪有各種物象作為圖案,故稱之為象服。

象服來自這首《鄘風·君子偕老》第一段,該詩是一首諷刺詩,說的是衛宣公的夫人宣姜外在雖美,而德行很醜。至於宣姜的種種我們暫不評論,這裡就看看她外在美是有多美吧!

《毛傳》裡說“象服,尊者所以為飾。”,就是尊貴的婦女穿的衣服。《鄭箋》裡說,“象服者,謂揄翟、闕翟也。”什麼意思呢?象服是象鳥羽而畫之服,為揄翟、櫥翟。櫥翟是什麼呢?在古代,王后的禮服共六種,分別是:棉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椽衣,這六種衣服形制都是衣裳相連一體的深衣制,顯示婦人品德尊貴的專一,合稱為六服。六服都採用素色生絹作為衣裡,六服中,祭服有三類:棉衣、揄狄、 闕狄,合稱“三翟”,櫥翟就是其中的一種。“ 鞠衣、展衣、椽衣,稱為“三衣”,皆以絲製成。

所以,象服就是當時皇后穿的印有各種圖案的貴族服飾。

04 展衣——后妃服飾

《詩經》那個年代,人們都穿些什麼?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縐絺,是紲袢也。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鄘風·君子偕老》

上面說了皇后的六服,那麼展衣作為其中的一種衣服,是幹嘛用的呢?對了,覲見君子用的。

《君子偕老》這首詩第三段有體現。我們來看一下:

展衣:官方解釋是古代后妃或命婦的一種禮服。那麼,展衣是什麼顏色呢? 《毛傳》裡認為展衣是紅色,採用丹毅製成;這裡詩經女孩還是採用鄭玄的說法,展衣是白色的。 依照前文“磋兮”的形容,可以看出穿著展衣的人有如玉色鮮白,那麼展衣應為白色,所以展衣是白色的絲制的衣服。高端大氣上檔次吧!

“蒙彼縐絺,是紲袢也。”提到了另外一種衣服。 縐(zhòu):絲織物類名,質地較薄,表面呈縐縮現象。 絺(chī):細葛布。紲(xiè)袢(fán,就是夏天穿的褻衣、內衣,白色。

白色肌膚如玉潔白無瑕,再穿著白色展衣,詩經女孩想到了古墓裡的小龍女。你們說呢?

後記

從《小雅·大東》“杼柚其空”中我們知道,古代已經有了織布機。所以我們看到古人在穿衣方面是相當講究的。尤其是貴族,穿的衣服也是絲啊,錦啊之類的,平民呢,雖然穿著粗布衣服,可都是親手做的,保暖而健康。

古代講究的顏色款式,都是以天地為區分的。以天地為款式做了上衣下裳,以天地為顏色做了上黑下黃。所以服飾最佳創意獎是不是應該頒發給古人呢?你們說對吧?

歡迎@詩經女孩 我們一起來交流古代人們穿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