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倫設計“騙”李白

各位看官,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叫汪倫的人如何設計“騙”李白的故事。

坐在拐角的那位看官問得好,汪倫和李白乃是一對好哥們,怎麼會設下計謀騙好友呢?看官稍安勿躁,容我慢慢講給你們聽。

唐朝時候,安徽宣城有個涇縣的小山坳裡住著一戶人家,這戶人家雖算不上地主,卻也家資殷實,用現在話說,百兒八十萬綽綽有餘。

這戶人家有個二八後生,生得眉清目秀,鼻直口方。他自幼飽讀詩書,是方圓百里出名的秀才。什麼是秀才?我套用現在話說算是個文藝青年吧。

汪倫是個書痴,也是個文學愛好者。自小就夢想著將來能當個作家、詩人啥的。可那個時候不像現在,公眾號隨便用,微信可秒殺,最簡單的也能上個“壹事亦人”混個臉熟啥的。

那時候不行呀,即便你寫的文章字字珠璣,篇篇錦繡,也沒有地方發表,頂多抄在絹或者紙上,親朋好友聚會時拿出來吟哦一番罷了。

大凡搞藝術(包括文學愛好者)都會有心中偶像,汪倫當然也不例外。他心中的偶像不是別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詩仙李白。

汪倫那時候只算是個文藝小青年,名不見經傳。這樣的身份如何能夠見到李白?可汪倫呢?偏偏就要見一見李白。他發下狠來,哪怕花掉萬貫家財,也要拜見李白這個心中的偶像。

有了這個念頭,汪倫就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了。他苦思冥想也找不出能見到李白的理由,一連半個多月,把白白淨淨的秀才汪倫先生折磨得瘦掉了十多斤。

這一日早晨,汪倫慢慢踱出屋來,驚異地發現,自己連同所住的房屋都籠罩在霧靄之中。那時正是春雨剛過,青山如黛,薄霧在山谷間翻騰,如波似濤;朝霞透過雲層,將萬物染透,恰如仙境一般。

汪倫似有所悟,又見屋後那株桃樹早已花開滿樹,嬌豔欲滴。那花骨朵兒千般嫵媚,萬般溫柔。

轉過身來,汪倫瞥見山腳下有一酒店,旗幡在霞光裡迎風招展。那酒店更是青磚綠瓦,實在是飲酒作詩的好去處。

汪倫手捋鬍鬚微微點頭,心中便有了主意。看官說了,汪倫年紀輕輕,哪來鬍子可捋?這個小老兒不必解釋,還是回家百度一下便知。

汪倫有了計策,迴轉身去,三步並作兩步徑直來到書房,令小書童備好筆墨,龍飛鳳舞起來,很快便修書一封,然後用蠟封好,交給下人,令其快馬加鞭,直奔長安城而去。汪倫當即下令家人準備上好酒菜,迎接尊客不提。

且說長安城內,詩仙李白正為春遊鬱悶。他看著高高的城牆不住地嘆息,愁眉難展間,忽見下人飛奔來報,將一封書信跪遞李白。

李白打開書信,但見蠅頭小楷如行雲,似流水,好生瀟灑,且文采飛揚,情真意切。李白看罷,仰天大笑三聲,便急令家人速速備馬,帶足盤纏,在送信人快馬指引下躍馬揚鞭而去。

兩日過後,汪倫立在院內,手遮涼棚向遠處張望,心中正在默唸,客人便到了。汪倫見客人下馬,立刻俯身跪拜。客人臉上似有不爽,卻僅在一瞬間便換上了笑容。

你道來客何人?為何面露不爽?

書中暗表,汪倫對李白愛好了如指掌,所以在信中說:

尊敬的李老師:

我打小就非常崇拜您,做夢都想見到您!現在春天了,我家十里桃花都開了,朵朵桃花映在潭裡,美不勝收;萬家酒店美酒飄香。您何不來此飲美酒,賞桃花呢?

李白是花痴、酒痴,無酒難成詩,無花詩無骨。看罷汪倫書信自然喜不自禁,急匆匆趕來。誰知映入眼簾的卻只有一棵桃樹、一個酒幡。哪裡來的十里桃花?又哪裡來的萬家酒鋪?

汪倫見偶像面露不快,趕緊解釋:我說的十里桃花是地名,桃花潭也就是我家門前的一個池塘;萬家酒鋪也並非一萬家酒鋪,而是這家酒鋪的主人姓萬。

汪倫先生一再強調,自己絕對沒有欺騙老師的意思。我只是太想見到老師您了。不過您大可放心,這酒都是我家釀造的好酒;這桃花雖只一棵,但三年過後您再來時,一定會看到漫山遍野的桃花,還有您飲不盡的自釀美酒。

汪倫這麼一解釋,倒把李白逗樂了。他猛誇了自己的粉絲一把,然後欣然坐下飲酒吟詩。

三年後的春天,李白接受汪倫邀請,再次來到汪倫家,老遠就見桃之夭夭,花之妖妖,香氣入腑,蕩氣迴腸。


汪倫設計“騙”李白

李白高興得不得了,美得了不得。他和汪倫日日賞花飲酒作詩,一連住到桃花謝了方才戀戀不捨地灑淚而別。

李白與汪倫道別時,特賦詩一首贈與汪倫,這就是赫赫有名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設計“騙”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