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節流】這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場必修課<一>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我們很多人的生活節奏。


在家被“封印”了76天讓很多本來就相形見絀的家庭雪上加霜,在這個時候,我們很多人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去掙錢,疫情期間,電商帶貨異軍突起,讓很多人都萌生了做短視頻的想法,對此,我持有支持的態度。


但是,相比較於開源,現階段的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節流。守好大本營,再去開疆擴土。


我們要讓自己身上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今天我就分享一個如何節流的好幫手。


記賬

對,沒錯,就是記賬,就是簡簡單單的記賬,每一天花的每一分錢記在手APP上。


不知不覺已經記賬三年了,現在給我的收穫就是,因為記賬,我學會了存錢,我學會了理財。


其實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在沒畢業之前都會覺得我畢業了一定能賺大錢,我一定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有這樣的信心我們當然值得鼓勵,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事都事與願違。


記得剛畢業那會,應聘到一家在武漢做室內裝修很牛逼的企業,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設計能力以及業務能力,我每個月都能拿到不菲的薪水,你要知道,從大學每個月父母給的1000塊錢到畢業不到半年就拿到了不低於一萬元工資的我,這個過程對於我來說是飛躍性的。


人嘛,手裡有點錢就容易飄。


開始花錢如流水了,跟朋友吃飯從來都是我主動去結賬。不管去哪裡,從不考慮公交地鐵,直接打車。每個月用在衣服鞋子上的錢不計其數,到現在,我還有很多鞋子都是剛開始有些新鮮感的時候穿了,現在大多都放在家裡落灰了。


一年下來,我不僅僅沒有存到一分錢,我花唄、信用卡還欠了一大筆錢。以至於都快還不上了。


期間,在一次與朋友的交流中我得知,他一個月5000塊錢的工資,每個月出去日常開銷,還能存2000塊錢,我詫異不已。


我開始反思,明明自己每個月的工資在武漢來說還算是高的,為什麼就是存不了錢。我想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每一分錢錢都花在了哪裡,為此,我下載了一個記賬APP,沒用一次錢,我就拿出手機,寫上金額,並備註做什麼用了。每當想買東西的時候看到賬本上的已用金額,就忍住了想“剁手”的心。


時間久了,我感覺我整個人都從快節奏的生活中慢了下來。

我開始拒絕一些沒有意義的社交,不再一味不看價格買東西,不再購買現在所不急需的產品,看到想要的東西,我都會找一下有沒有打折的同款。打開拼多多的次數遠遠高於淘寶。


慢慢的,我還上了信用卡,也慢慢了有了一些積蓄,慢慢的,我也學會了理財。


現在的我,與一年前的消費觀完全不一樣了,隨著知識閱歷的增長,我開始追求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了。讀一本書,寫一篇分享生活的文章,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有很多。


這裡是一個分享生活的:音符雷姆。我會在我的公眾號平臺每天分享一個小故事,歡迎有理想有抱負的朋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