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形文字A、朗格朗格文字:這些奇妙的“天書”都是什麼?

文 | 李思達

雖然近百年來,學者們發揮各種聰明才智,在釋讀古文字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這項工作依然有著大大小小的“坑”,就連那些學富五車的專家也往往一不留神就會栽到坑裡。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破解線形文字A的失敗案例。眾所周知,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上共發現了三種文字:象形文字、線形文字A和線形文字B。從名稱上就能看出,兩種線形文字有著極其相近的關係。事實上也是如此,專家在對兩種文字進行了歸納和對比之後發現,在線形文字A的100個字符中,有50個都和線形文字B中的字符相似或相同。因此,大多數人就先入為主地認為兩種文字有著演化關係。

20世紀50年代,線形文字B之謎被揭開,人們發現它其實就是希臘文的另一種書寫方式。這個成果大大激勵了相關學者,不少人都覺得破解線形文字A應該就差最後捅破一層窗戶紙的功夫了。可惜大家都沒有想到,這是層高分子材料製成的紙,不僅沒有被戳破,反而扭傷了不少專家的手指——他們興高采烈地將線形文字B的字符釋義帶入線形文字A,結果發現根本不知所云。直到這時他們才反應過來,雖然線形文字A可能借用了線形文字B的字母,但這並不意味著兩者能等價。這就像同是拉丁字母ch,在英語中可以發“qi”的音,而在德語中可能發“ha”的音;又好比a和à,在不熟悉西方文字的人眼裡,這或許能歸於相似,但在不同西方語系差別可就大了去了。這麼一來,線形文字A和線形文字B的關係都不太能夠確定,就算兩者雖然書寫類似,但在沒有確認線形文字A到底是在書寫什麼語言之前,一切假設都無從談起。

線形文字A、朗格朗格文字:這些奇妙的“天書”都是什麼?

兩塊用原始埃蘭文字刻寫的數字黏土板

不僅僅是線形文字A,在西亞和地中海,這種同一文字表達完全是不同語言的情況時有發生。位於意大利中部的古代城邦國家伊特魯里亞,他們所使用的文字由希臘字母演化而來,可以說所有懂古希臘文的學者都知道他們寫下了些什麼,但誰也不懂其中的意思。因為伊特魯里亞人使用的語言不屬於印歐語系,人們對這個已經消亡的語言所知甚微,除了直接從古希臘搬過來少數地名和專有名詞,其他一概無法閱讀。同樣還有最古老的文字原始埃蘭文字,雖然後來的線形和楔形埃蘭文字都已經被破解,但這三種埃蘭文字之間相距近800年,目前還不能確認前後埃蘭文字是否屬於同源語言,因此破解工作也很難進行下去。

話說回來,雖然線形文字A、伊特魯里亞文、原始埃蘭文由於缺乏同源語言作為參考而難以釋讀,但至少人們對其還抱有希望。因為這些文字留存的材料眾多,甚至就連5400年前的原始埃蘭文都還有上千張刻板。假以時日,說不定就有新一代的商博良、文特里斯等天縱奇才找到線索。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復活節島的朗格朗格文,和上述幾種未破解文字比起來,這種文字釋讀才是真的希望渺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