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影》:世上本没有对错,做了就不要后悔

张艺谋的《影》是我继《我不是药神》之后有一部让我深思的电影。当灯光渐渐变亮,一场电影的结束,我忍不住为张艺谋的高境界和大手笔鼓掌赞叹。为邓超孙俪夫妇的堪称艺术的演技蛰伏。

张艺谋《影》:世上本没有对错,做了就不要后悔

这两年中国国产电影出了不少好电影,《影》整个故事在黑白水墨的背景下展开,查背景说是三国之时,”境州-荆州” 倒是有点语音上的渊源。其他的看不出三国之象。

黑白融合是为太极,刚柔相生,刚柔互克,一副太极图便打通了这个剧情

开始时一直在琢磨,大胆的黑白设色,再追求简单的同时,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

艾儿(孙俪)的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

“世上本没有对错,做了就不要后悔”

张艺谋《影》:世上本没有对错,做了就不要后悔

不光对错,世上的一切也没有完全得对立。就像太极旋转起来,黑即是白,白即是黑。白可为黑,黑也能变成白。《周易》说,坤至柔而动也刚。“坤”为“女“为“阴”至柔之物也可以胜刚,这就是沛伞加入女步的奇用。阴阳并济,刚柔和合。无时无刻不在互相转化。这便是天道。也是司马迁所说“天人之际”的”天”。记得《红楼梦》太虚幻境门前的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此中异趣非言可能道也。否极泰来,同时乐极也能生悲。

万事万物无时不在转化

子虞(邓超饰)受杨茂(胡军饰)刀伤,病入膏肓。一心培养境州(邓超饰,子虞替身)为其完成未竟事业,最后他可篡为沛王。一切顺利的进行,观众们竟被骗过,忘记了背后那个看似昏庸的王(郑凯饰)。故事又一个跌宕起来,帝王心术竟然掌控着全局。沛王“成功”了,侍卫奉上子虞的“头颅”,我在惊叹原来大智如愚的王原来是全场的MVP。

张艺谋《影》:世上本没有对错,做了就不要后悔

接着,剧情又荡开一笔。卫士一剑刺穿了沛王的胸膛,子虞未死!低头看眼时间,差不多两个半小时,剧情也该结束!在我逐渐平静下来的目光中,境州一跃而起,连刺子虞数刀。子虞死了,境州宣布沛王遇刺身亡而他手刃歹徒,小艾狂奔到大殿门口,全局结束。只剩下一个精彩的留白,像水墨的飞白,虚而不连,余味无穷。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审美意趣。张艺谋把太极阴阳之道表现的十分精彩。

张艺谋《影》:世上本没有对错,做了就不要后悔

你看似对整个趋势看到清楚明白,实际上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塞翁失马,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在特定的情境特定的状态,物态变化都会不同。

张艺谋《影》:世上本没有对错,做了就不要后悔

经济学里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理论。吃饭对人来说是件必要的事,玉粒金蒓有时还会使人身心愉悦,赞叹吃也是一门艺术。人在极度饥饿时若有一个馒头,便是天大的幸事了。第一个可使人不死,第二个尚可,第五个勉强吃下,第十个人便感到恶心甚至会发誓再不吃馒头。一个馒头在不同情境下对人的效用不同,这也是变化之理。

如果说自然变坏之道是张艺谋对天道的关照,那么接下来两个触动我的处理便是对人性的关照

死亡的声音。故事背景设定在三国,战争自然不可避免,既然战争就避免不了死亡的镜头。以往电影电视剧对死亡的描写一笔带过:到划过脖子,人倒地而亡。《影》却不是如此,它特意表现人在献血外流时的呻吟喘息声,从嘴里吐出的呼噜声,让人毛骨悚然。我也是第一次却是感觉到战争、残杀是如此残酷,人是如此可怜。

张艺谋《影》:世上本没有对错,做了就不要后悔

太极是道家的对自然的图示性的描述,我想太极的出现也是在告诫着人们:放弃争夺,保持一个纯粹的灵魂。人有私欲而大道废,同类而相互残杀,纵得财富万贯,权倾天下。用小艾的话说“值得吗?”

张艺谋《影》:世上本没有对错,做了就不要后悔

“钱”与“泉”互训。便是表明钱如流水,从一个人的口袋流到另一个人的口袋,从来不停留。权利从来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直虚位以待。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甚是荒唐!子虞的一句话便是此意“我一生醉心于权谋征战,从来没领略大好河山。”子虞作为都督,不可不谓得意之人,而未见青山妩媚,得意失意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张艺谋《影》:世上本没有对错,做了就不要后悔

贯穿全剧的雨。整个剧情在阴雨连绵中跌宕起伏,这雨固然有烘托沉重氛围的作用,也是沛伞得以发挥的必然因素。但更是一种创作者对上述困于争斗的人们的悲悯。

全剧任何一个,都可悲也都可恶

子虞壮志难酬,却把境州当做替身秘密关押,让他难见天日。

境州有家难回受尽欺凌,虽然帮子虞收复境州,但给子虞带了绿帽子,并杀了沛王。

小艾面对自己两个丈夫,在两人中纠结,最后背叛子虞。

沛王失去妹妹,虽收复境州,但是也算昏庸无能。

一场大雨,是自然一直在帮人类洗涮罪恶,将一切归于天道。这影子是人类的一个缩影,给人类镜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