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纏80斤炸藥炸碉堡,功成後回家務農,現已106歲,身體還很硬朗

“可憐半壁東南劫,十萬青麟帶血飛”,

戰爭從來都不是溫和的,他帶著死亡和傷痛,這句詩也用短短十幾字寫出了戰爭的慘烈。而在國家的危急存亡面前,沒有人會畏懼帶著鮮血和殺戮的戰場,勇士們前仆後繼,立於危急存亡之際,用血肉之軀構築成銅牆鐵壁。

腰纏80斤炸藥炸碉堡,功成後回家務農,現已106歲,身體還很硬朗

回首抗戰時期的中國,到處瀰漫著血腥與死亡,但逆境之下必有勇夫,那也是愛國者頻出的年代,孫庭江便是抗戰的一員。

與千千萬萬永遠留在戰場上的戰士不同,孫庭江在九死一生中走下了戰場,還在晚年過上了務農的生活。但安詳的晚年之前,是他足以用“傳奇”二字概括的人生。

立志參軍 志在千里

與在青壯年時期便進入戰場的士兵不同,孫庭江的軍旅生涯開始得比很多人都晚。1914年,孫庭江在山東沂水縣出生。在長大成人後,孫庭江便成為了沂水縣一個村子的村長。但原本平靜的生活在1941年發生了轉折。

1941年抗戰逐漸進入尾聲,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敗退。被失敗籠罩的日本軍隊對中國人民展開了慘絕人寰的殺戮。

日軍的殺戮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他們先是對根據地進行了封鎖,以防止有人逃跑,隨後便將根據地變成了他們的殺人大本營,在根據地裡展開了慘無人道的掃蕩。

中國的根據地上方籠罩著將死前的陰霾,在這段時間裡,無數的國人死在敵軍的屠刀下,無數的財富被日本人掠奪,無數的姑娘被玷汙。有的人被送到遙遠的東北開採煤礦,有的人為了逃避殺戮終日躲藏。

腰纏80斤炸藥炸碉堡,功成後回家務農,現已106歲,身體還很硬朗

孫庭江看著自己的村民所遭遇的一切,看著昔日生活的村子變得一片狼藉,作為村長的孫庭江感到十分痛心和自責,看著日本人毫無底線的殺戮更是義憤填膺。於是孫庭江決定為自己村民,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什麼。

但孫庭江也有自己的顧慮,他並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單身漢,他有了自己家庭,需要照顧自己的母親和妻子。都說自古忠孝難兩全,孫庭江當時也有這樣的困擾。但孫庭江的家人無疑是他最強勁的後盾,他的母親與妻子都支持他上戰場。

於是就這樣,在1945年的3月,31歲的孫庭江正式奔赴戰場。

滿腔熱血 誓要殺敵

每一個剛剛參戰的士兵都要經歷一場激烈的戰役才能迅速成長,孫庭江也是如此,他在剛剛成為士兵的不久便迎來了一次極為慘烈的戰役。

腰纏80斤炸藥炸碉堡,功成後回家務農,現已106歲,身體還很硬朗

那場戰役發生在沂南縣銅井鎮,日偽軍佔據著兩個碉堡,不斷用機關槍進行著掃射,孫庭江所處的部隊處於極大的劣勢中,這也使得他們節節敗退,孫庭江的戰友也接連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

這樣的局勢整整持續了三天,中國軍隊始終未能把敵方的兩個碉堡攻下,部隊的物資是有限的,等到戰役持續到第四天,糧食和彈藥已經很難維持接下來的戰鬥。這是孫庭江主動站了出來,向部隊請示,承擔了炸碉堡的任務。

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炸碉堡是一項極其危險的任務,稍有不慎便會喪失性命,孫庭江並不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在他之前,已有兩位戰士因為炸碉堡而喪命,孫庭江是知其險而赴險。

炸碉堡的過程是十分危險的,但面對不甚樂觀的戰局,孫庭江毅然決然隻身赴險。他將炸藥包綁在自己身上,趁著夜色匍匐行至敵人的碉堡下面,迅速將炸藥包放置好,而自己則悄悄退回至安全區域,待到一切準備就緒,孫庭江果斷拉動導火索,隨著巨大的響聲,敵人的碉堡也分崩離析。

腰纏80斤炸藥炸碉堡,功成後回家務農,現已106歲,身體還很硬朗

這彷佛為中國軍隊吹響了前進的號角,孫庭江所在的部隊在聽到響聲後便衝入敵人的地盤,最終殲滅了大半的日偽軍。

孫庭江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也為這次戰役的勝利寫下了一個完美的開始,而這次行動也讓孫庭江得到了更多的人的認可。

光榮復員 安享晚年

在歷經了許許多多場戰役後,孫庭江在1953年12月正式復員,作為一名立過戰功的退伍軍人,他本該享受國家給他安排的職業,度過安逸的晚年。但對於故土的眷戀,以及對難以勝任新工作的顧慮還是讓孫庭江選擇了回到家鄉,幹起了自己入伍前的事業——務農。

在1970年,孫庭江隨子女來到吉林省敦化市,這一待,便是30多年。

腰纏80斤炸藥炸碉堡,功成後回家務農,現已106歲,身體還很硬朗

在這30多年裡,孫庭江如同千千萬萬的老人一樣,他從不炫耀自己的戰功,也不講自己的輝煌,他就像最普通的人那樣,兢兢業業的幹著自己的生活,將自己的工作認認真真的做到最好,從不試圖用自己的戰功為自己謀劃便利。

戰爭年代的孫庭江英勇抗戰,和平年代的孫庭江踏實務農,他用自己上半生書寫保家衛國的傳奇,用下半生敘述田園生活的樂趣。

後來,孫庭江被授予“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獎章一枚,對於抗戰老兵來說,這是極大的榮譽。但同樣作為抗戰老兵,孫庭江的生活也被戰爭時代遺留下來的身體問題所困擾。

嚴重的頭疼讓孫庭江不得不每天服用大量的止痛藥才能緩解,但這從未讓孫庭江居功自傲或自怨自艾,他勤勤懇懇的務農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如今他已是106歲的高齡,但孫庭江的身體依舊十分硬朗。從戰場走下來,他用生命書寫傳奇。

孫庭江的一生都是與國家息息相關的一生,參軍前是一方村長,為了村民而勤勤懇懇,參軍後英勇奮戰,隻身赴險炸碉堡,復員後回鄉務農,不以軍工自覺高人一等。縱觀孫庭江的一生,家國情懷是最難以忽略的字眼。他心中那崇高的愛國理想,不斷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了國家而前仆後繼。

腰纏80斤炸藥炸碉堡,功成後回家務農,現已106歲,身體還很硬朗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戰爭年代走下來的老兵告訴我們的道理,也是孫庭江一生的信仰與追求。縱使那段瀰漫著硝煙的年代早已遠去,但我們不該忘記國人在國難面前的眾志成城,孫庭江這樣的人在戰爭面前的英勇無畏,我們可以不知道所有抗戰老兵的名字,但我們應該銘記他們的功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