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盲井》以發生在中國西北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涉及礦難問題, 由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改編。(曾獲中國最高文學獎老舍文學獎)

電影《盲井》忠於原著,而結尾又更加人本主義。

該影片題材來源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鄭吉寬團伙(致死110人),潘申寶團伙(致死28人),餘貴銀團夥(致死38人)。

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閒人靠害人賺錢的故事。

《盲井》是王寶強的處女作,也是成名作,王寶強出演此片時年僅16歲,是被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導演李揚從1000多個北漂中挖掘出來的。

王寶強也由此獲得第4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盲井》講述了發生在小煤窯的故事,時時刻刻的危險成了導演和主演最深的印象。

為拍攝這部影片,導演李楊親自到山西、內蒙古、寧夏等地的煤窯考察,當地人以為是新聞暗訪,見了攝影機就跑,一個煤窯甚至因此停產兩天。

李楊回憶道:“那些礦長都是有槍的,他們見了攝影機就跑,好在看了劇本後他們覺得很真實,才同意我們拍。

所有煤窯下的戲都是實地拍攝。

在井下隨時可能發生瓦斯爆炸,我們一下井就是十幾個小時,每個人的心理壓力都非常大,那種心驚膽戰和恐懼難以言傳。

還有一次煤窯真的塌了,好在我們已經上井,可當地工人兩死一傷。”

拍攝艱苦半路跑了女主角 ,種種艱苦,讓部分演員中途就跑掉了,連《盲井》原來的女主角也沒能堅持下來,最後女二號頂替了女一號。

因而當這部冒著生命危險完成的電影獲獎後,導演最想感謝的就是劇組全體成員。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盲井》講述了發生在小煤窯的故事,時時刻刻的危險成了導演和主演最深的印象。

為拍攝這部影片,導演李楊親自到山西、內蒙古、寧夏等地的煤窯考察,當地人以為是新聞暗訪,見了攝影機就跑,一個煤窯甚至因此停產兩天。

李楊回憶道:“那些礦長都是有槍的,他們見了攝影機就跑,好在看了劇本後他們覺得很真實,才同意我們拍。

所有煤窯下的戲都是實地拍攝。

在井下隨時可能發生瓦斯爆炸,我們一下井就是十幾個小時,每個人的心理壓力都非常大,那種心驚膽戰和恐懼難以言傳。

還有一次煤窯真的塌了,好在我們已經上井,可當地工人兩死一傷。”

拍攝艱苦半路跑了女主角 ,種種艱苦,讓部分演員中途就跑掉了,連《盲井》原來的女主角也沒能堅持下來,最後女二號頂替了女一號。

因而當這部冒著生命危險完成的電影獲獎後,導演最想感謝的就是劇組全體成員。

2003年對於中國電影來說是個不尋常的年份,之所以不尋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張藝謀導演的《英雄》。

《英雄》在2003年的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電影的大片時代,從那以後中國電影票房開始過億,電影市場也正式走向成熟。

但就是這樣一部所謂的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史詩級鉅製(商業價值大於電影本身的價值),在柏林電影節敗給了一部由名不見經傳的導演拍攝的小成本影片。這位導演叫李楊,這部電影叫《盲井》,正是這部《盲井》,拿到了當年柏林電影節的銀熊獎。

彼時的李楊名氣不大,不被世人所知。但相比於這部《盲井》裡所用演員當時的名氣,李楊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主演王雙寶那時還是一個京劇演員,只在幾部電視劇裡客串過小角色,後來他接拍《瘋狂的賽車》,才成了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

李易祥北影畢業卻從沒在電影裡演過主角;王寶強更不是現在這樣具有超強票房號召力的一線男星,那時的他剛剛出道,還在北影廠的門口找著龍套和替身的活兒勉強餬口。

現在的寶強是這樣的: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那時的傻根是這樣的: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總之,這部電影從導演到演員在當時都是小角色,但就是這群小角色拍成了一部經典之作,這群人也靠著這部電影聲名鵲起,在後來的十年裡成為影視圈赫赫有名的人物。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電影講述的是發生在煤礦的故事,一切也從煤礦裡開始。老唐和老宋同村,他們出外打工,卻做著見不得人的黑心勾當。他們遇到一個姓元的男子便帶著他一起進煤礦打工,並讓該男子說自己是老唐的弟弟。在沒有外人的時候,老唐和老宋對該男子下手:

元姓男子死在礦裡,老唐和老宋便稱是因事故砸死老元,要求礦主賠償“哥哥”老唐三萬元。在一番糾纏之後兩人得到了三萬元撫卹金,計劃成功。不知道這是兩人第幾次幹這種勾當,但看上去他們輕車熟路,像是入行多年。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得手後的兩人進城給家裡匯款,這裡便看出了老宋和老唐的區別:老宋的兒子在上學,老宋十分關愛自己的孩子,所以還存有一絲良心。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兩人匯款完之後便是本片的第一個小高潮:兩人去KTV尋歡作樂。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老唐這首社會主義好唱的也是沒誰了,真的是銀瓶乍破水漿迸,大珠小珠落玉盤。

兩人在享樂之後便開始新一輪的計劃。很快他們便遇到了上不起學外出打工的青年元鳳鳴。

於是在兩人誘導之下元鳳鳴便跟著老宋和老唐去了礦上,並對外稱自己是老宋的侄子。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元鳳鳴為人憨直,又喜歡讀書,這些特點都讓老宋產生了同情,不忍心下手。

在老唐的逼迫下,老宋提出應該讓元鳳鳴和女人上一次床再害死他,於是便有了經典的寶強愛之初體驗。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寶強可真是大尺度出鏡,用非凡的獻身精神告訴我們他一定會是一個優秀的演員,而不再是一個跑龍套的。

最後,在動手的時候老宋心懷惻隱之心,將老唐殺死,放走了元鳳鳴,自己也死在了礦裡。

元鳳鳴幸運地領到了六萬塊救濟金,這個諷刺性極強的結局也告訴我們:傻人有傻福。

一個真實事件為原型而創造的電影,時至今日依舊經典

我不只一次地想過,寶強是不是就是拿著這六萬塊錢去了《天下無賊》裡到處大喊“你們誰是賊”。原諒我的腦洞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就是這樣一部電影,當年被廣電總局一刀砍掉,成了一部禁片。

當然,《盲井》是有理由成為禁片的,對白裡出現了五十多次的JB還有各種葷話,再加上無比敏感的現實題材,想要通過廣電的審查是根本不現實的事情。

但毫無疑問,這是部出色的電影。

《盲井》可能是中國電影第一次直指真實的煤礦工人生活,把社會最髒最醜的那一面擺在了我們面前,我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經常會愕然,為什麼我們生活的國家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但每個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又都會覺得,這些不都是理所當然的嗎,我們生活的國家自古以來不就是這樣的嗎?

《盲井》讓我第一次在看電影時覺得很無力,李楊導演並沒有傳遞什麼價值觀,甚至沒有用鏡頭去刻意地影射些什麼,他只是用最不花俏的手段刻畫出最真實的現實,他想告訴我們什麼呢?相信每個看過本片的人心裡都會出現一個自己的答案。

還有什麼題材的電影能比這樣的電影更能讓人震撼呢?真實的力量向來是巨大的,而對於電影本身來說,真實就意味著經典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