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欣賞”、“沒文化”,你還敢給《清平樂》差評?

由正午陽光出品,王凱、江疏影領銜,任敏、楊玏、邊程、葉祖新、喻恩泰、王楚然、劉鈞、孫堅等合作出演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

該劇雖然仍位列59城收視率第一,但是其豆瓣評分已經從開播時候的8.1,滑落至目前的7.3。

“不懂欣賞”、“沒文化”,你還敢給《清平樂》差評?

這樣的評分,對於喜歡《清平樂》的觀眾來說,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但是對於曾經給這部劇“打差評”的觀眾來說,無異於沉冤得雪。畢竟這部分觀眾在開播的時候,就注意到了該劇存在的種種不足,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他們被打上了“沒文化”、“不懂欣賞”的標籤。

“不懂欣賞”、“沒文化”,你還敢給《清平樂》差評?

那麼,在這場對《清平樂》表達自己真實看法的過程中,這些人是怎樣被懟,以致因“劇粉問題”上升到該劇,直接打一星、棄劇的呢?

“不懂欣賞”、“沒文化”,你還敢給《清平樂》差評?

節奏慢,那是你“不懂欣賞”、看多了短視頻

在《清平樂》剛播出的時候,對於導演用第一、二集的大量篇幅,講述宋仁宗“狸貓換太子”的身世,以及他與太后之間的爭端之後,

不少觀眾覺得這個開端太“張開宙”風格、太慢了,以至於不喜歡這種風格的觀眾在網上開啟了吐槽。

“不懂欣賞”、“沒文化”,你還敢給《清平樂》差評?

而對於這部分網友的吐糟,劇粉很快給出了回應,認為這些覺得“節奏慢”的觀眾,是看了太多的短視頻,不懂的欣賞。因為他們想這部劇像短視頻一樣,一分鐘一部電影,並吐槽現在的市場太浮躁,能靜下心來看劇的人不多,大多數人都是想拖著進度條找撕逼的情節。

“不懂欣賞”、“沒文化”,你還敢給《清平樂》差評?

看不下去,是你“沒文化、沒涵養”

而除了對“差評人員”的品味進行批評之外,對於這部描述宋仁宗時期的“歷史劇”,因為劇中出現了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歷史人物,劇粉們更是標榜該劇為“文化劇”,將“沒有文化”、“沒有涵養”的帽子扣給看不下去的觀眾。

“不懂欣賞”、“沒文化”,你還敢給《清平樂》差評?

於是劇粉開始大量的普及劇中的知識點,說第一、二集其實是在為後來劇情的開展做鋪墊,不然什麼展現後續的宏大劇情。再則《清平樂》的節奏雖然緩慢,但是細品的話,會發現劇中有很多“隱線”,而這些都是在為後續做鋪墊,沒文化的人是品不出來的。

“不懂欣賞”、“沒文化”,你還敢給《清平樂》差評?

劇情不行,但“服化道真實、場景好”


而除了大力的鼓吹劇中的“文化”元素之外,更多的劇粉則是在賣力宣傳這部劇的“服化道”。翻看這部劇的評論區,會發現不少“五星好評”,其實都是在說這部劇的“服化道不錯”、“很還原宋朝的服飾”等,甚至關於該劇“服化道還原歷史”都上了知乎熱搜。

“不懂欣賞”、“沒文化”,你還敢給《清平樂》差評?

即使面對有些網友質疑,說“我是來看劇情的,不是來看服化道的”。但依舊會有很多的劇粉反駁,說評價一部劇不能只是單純的看劇情,還要看服化道、看演員的演技。而這部劇製作這麼的精良,後續的劇情一定會更好的。

“不懂欣賞”、“沒文化”,你還敢給《清平樂》差評?

“不懂欣賞”、“沒文化”,你還敢給《清平樂》差評?

《清平樂》播出至今已經更新到了第33集,劇的品質究竟如何已經不用多說。只是初期對於某些觀眾一味的以自己的喜好要求別人,不喜歡就怒懟、甚至上升到“沒文化、不懂欣賞”的行為感到遺憾。

畢竟每一部劇,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喜歡的人自然會喜歡,不喜歡的人也自然不喜歡,沒必要非要上升高度,掐住喉舌、排除異己。

#清平樂#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