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丨《何以為家》,其實很多大人,都不懂怎麼去教孩子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一瞬間,會恨父母生了自己?

如果父母用言語辱罵或暴力虐待教育孩子,逼迫他們必須聽話懂事,這樣的家庭,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分享丨《何以為家》,其實很多大人,都不懂怎麼去教孩子

來自黎巴嫩的十二歲男孩贊恩回答了這個問題。

贊恩在他服刑的魯米耶少年監獄裡,向律師提出要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因為父母生下了他,卻讓他每天都活在地獄裡。他希望所有養不起孩子的大人們不要再生孩子了。生男孩,就讓他去打工補貼家用,生女孩,只要她長到十一二歲,來了初潮,就把她嫁出去,十幾歲的少年犯和新娘,是這些孩子一輩子都擺脫不了的噩夢。

分享丨《何以為家》,其實很多大人,都不懂怎麼去教孩子

贊恩的父母是不合格的,他們把孩子視為自己的所有物和出氣筒,任意把自己人生中的不如意都怪罪到孩子身上,甚至要求孩子做一個聽話的人偶,走他們安排好的人生。他們總有藉口為自己開脫,於是無辜的孩子成為他們逃避責任的犧牲品。

分享丨《何以為家》,其實很多大人,都不懂怎麼去教孩子

一個是養不起孩子的父母,一個是要為父母的選擇承擔後果的孩子。

家本該是溫暖的港灣,孩子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健康成長,親子關係本該是這世界上最緊密的關係之一,互相牽掛,彼此包容,是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讓一切開始發生變化。

分享丨《何以為家》,其實很多大人,都不懂怎麼去教孩子

“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家長都有過讓孩子失望的教育失誤。但真正有害的是情感忽視的父母對成長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父母如何對待你的孩子,孩子就將怎樣對待你

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影片中贊恩的父母。

分享丨《何以為家》,其實很多大人,都不懂怎麼去教孩子

我認為作為父母,至少要這有三個關鍵的情感技能:

(1)父母能感到與孩子有一種情感連接。

(2)父母關注自己的孩子,並視他為一個獨特而獨立的個體,而非自己的延伸、所有物甚至負擔。

(3)基於這份情感連接和對孩子的關注,父母適當地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

分享丨《何以為家》,其實很多大人,都不懂怎麼去教孩子

可贊恩的父母不懂,他們對孩子實行的暴力打壓教育,並沒有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聽話,他們與孩子唯一的情感連接是讓孩子害怕的恐懼,他們專制又頑固,從不關注孩子的變化,在孩子表露出一點依賴時,他們會粗暴地打斷。

分享丨《何以為家》,其實很多大人,都不懂怎麼去教孩子

贊恩的叛逆並不是天生的,他習慣了用這樣的方式與父母相處,大聲質問、拒絕交流,他厭惡跟父母相處,在外面逗留的時間遠比在家的時間要多,這給了他極大的自由,也讓他感到非常孤獨,離家出走是個冒險的決定,但贊恩沒有猶豫,也不打算回來。

分享丨《何以為家》,其實很多大人,都不懂怎麼去教孩子

中國有句俗語叫“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被許多家長奉為聖經,不光身體力行,還大肆宣傳,這種以服從為目的的教育,讓父母成功地在孩子的精神上種下了恐懼和負罪的種子,在無形中,讓孩子們失去了自信和自尊,也讓他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分享丨《何以為家》,其實很多大人,都不懂怎麼去教孩子

贊恩是不幸的,同時他也是幸運的,在這場與父母的對峙中,他成為主導,而父母第一次重視了他想說的話,或許他們依然不懂他,可他終於跳出了家庭的束縛,不再用負疚感來折磨自己。

分享丨《何以為家》,其實很多大人,都不懂怎麼去教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