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投資一季度虧損慘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小姜遊天下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肆掠的傳播,以及沙特和俄羅斯石油價格戰的影響,美股最近幾周的行情可謂是瘋狂至極。

3月16日,道指狂洩超過3000點,上演了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來最可怕的單日行情。十天之內接連四次熔斷,可謂是史無前例,美股因此已步入熊市。

當暴跌大潮襲來,即便在世投資傳奇巴菲特也難以獨善其身。根據GuruFocus的估算,從2月19日到3月18號,巴菲特的股票投資組合已經損失了大約802億美元,跌幅32%。今年迄今為止,巴菲特投資組合的價值縮水了713億美元,合29%,跌幅還要超過標普500指數自身的26%。

巴菲特重倉蘋果、美銀和可口可樂分別損失199.5億美元(21%)、132億美元(39%)和58億美元(21%)。

我們再來看看幣圈

近一個月,也就是2月19號到3月18號,比特幣大概從10500跌到最低3800點,目前價格5300左右,幾乎腰斬。。。如果你在10000美元附近買過比特幣,那麼你的這部分資產已經縮水近一半。

股市個幣市表面對比來看,比特幣比美股跌的多。而實際上,幣圈本來就是一個高風險伴隨高收益的投資地,這種幅度的漲跌在幣圈摸爬滾打多年的老韭菜眼裡早已司空見慣了。

而像美股這樣級別的暴跌和熔斷是前所未見,股神投資一輩子都沒像這次損失這麼大。這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是一個百年難得遇到的股災。

比特幣回到10000美金可能只需要一兩個小時,一根大陽線搞定,一根不夠那就兩根。而美股要恢復元氣恐怕得幾個月甚至大半年也說不定,畢竟現在國外疫情還是比較嚴重,整體局勢還不明朗,股市何時擺脫困境還是未知數。

價值投資就是個偽命題?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的投資金句之一:“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回顧過去,恐慌到來時,巴菲特從來不曾像普通投資者一樣拋售過,這次也是一樣。事實上,巴老能夠有今天的財富,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他敢於在市場下跌時買進。

巴老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我活了89歲就見證過美股5次熔斷,但這仍然只是恐怖片的素材。我認為,這不該影響到我們股票投資的方法。”正是巴老這種崇尚價值投資理念,不管外界如何評判,始終投資對他而言存在價值的公司。

舉個例子:蘋果公司在喬布斯走後,一直不被外界看好。庫克上任之後,蘋果被指吃老本,沒有創新能力,手機銷量不好,公司發展似乎遭遇瓶頸,股價就是不漲。但巴老卻連續兩年增持蘋果股票,現在看來他是對的,蘋果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破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巴菲特也因此獲得不菲的收益。

反觀幣圈,比特幣到底有木有價值?投資比特幣算價值投資嗎?可能問每一類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我把他們大概分為三種人:

a、在堅信比特幣能改變世界的這類人眼裡,比特幣是無價的,完美的點對點交易、去中心化、無需信任、總量恆定、抗通脹這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貨幣都是絕無僅有的。比起法幣的無限制的增發以及通貨膨脹,比特幣都處於絕對優勢。

b、而在另外一類人眼裡(包括巴菲特),比特幣就是空氣,騙局,漲跌無常,與黃賭毒撇不開關係,毫無價值可言。當然這部分人大都沒有深入接觸過比特幣,都只是道聽途說一些比特幣的負面信息,存在牴觸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c、還有第三種人,這類人他不在乎比特幣有無價值,他在意的是價格。在他們眼裡比特幣就是一個投機工具,低買高賣賺取收益,這就是比特幣帶給他們的價值。

總結

個人認為,比特幣還是非常有價值的。目前也已經逐漸進入主流視野,例子之一就是我們大中國的區塊鏈發展戰略,深入研究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貨幣,以及即將發行我國主權法定數字貨幣等。

區塊鏈技術儼然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各國追逐的熱點,沒有比特幣這些年頑強不屈,多少次被宣告死亡依然活到今天,就沒有區塊鏈技術今天的廣為人知,說比特幣成就了區塊鏈技術也毫不為過。

綜上所述,無論在你眼裡比特幣是用來投資也好還是投機也罷,它都是具備價值的。最近走勢表明其他傳統市場對於比特幣的聯動性在逐漸減弱,比特幣的拐點已經快出現了。

而疫情不可能永遠持續,人們不可能永遠不出門。距離比特幣減半還剩50天,這是永遠都無法改變的事實,此後比特幣將更加稀缺。因此,無論是投機者還是價值投資者都應該明白,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孤獨仙


股票市場既有系統性風險,也會有板塊行業個股的局部性風險,巴菲特一季度鉅虧,既有系統性風險,也有板塊個股選擇錯誤的風險,犯了投資大忌,那就是持有同一個行業數家個股,放大了風險。。

巴菲特旗下的哈撒韋公司20年一季度出現巨大虧損,伯克希爾一季度淨虧損497.46億美元(約人民幣3500億元),創歷史紀錄,投資賬面鉅虧545億美元(約人民幣3850億元)。

投資賬面虧損可以理解為投資虧損,因為債券投資是盈利的,巴菲特投資股票虧損是685億美元,2019年年末的時候,巴菲特持股的總金額是2480億美元,虧損幅度是27.6%,跑輸了大盤。

系統性風險讓巴菲特虧損

因為疫情在美國爆發,美元流動性出現極度緊張,投資者拋售可以拋售的一切資產籌集現金流,補充保證金,美國股市出現了罕見的連續暴跌熔斷,巴菲特不得不承認“我活了89歲,也沒見過這種場面”,紐約股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一季度大跌逾23.2%,創下自1987年以來最大季度跌幅,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分別大幅下跌約20%和14.2%。

覆巢之下無完卵,面對市場暴跌,巴菲特也不能倖免。

其次是巴菲特持股出現遠超同時期指數下跌

巴菲特選股邏輯被很多人津津樂道,那就是持有看得懂的股票,對科技股因為看不懂而敬而遠之,巴菲特主要持有大消費和銀行/石油板塊,可是本次市場領跌的就是大消費/原油板塊和銀行。巴菲特跑輸道指4.4個百分點,跑輸標普7.6個百分點,跑輸納斯達克指數13.4個百分點,是一個暗淡的季報。

新冠狀肺炎最大特點就是傳染性很強,沒有特效藥,最佳控制方式就是隔離,降低與病人接觸概率,隔斷傳染,因此各國都執行遠距離外交,採用封城和閉關鎖國政策,航空業旅遊業人員稀少,因此交通運輸/旅遊就成為股市領跌的急先鋒,巴菲特持有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美國航空、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股票,犯了一個大忌,投資不能把雞蛋裝在同一個籃子裡,造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清倉四家航空公司虧損30億美元。

巴菲特在達美航空上還出現了神操作,那就是過早的抄底,抄在半山腰,最終低位清倉減持,多虧了超億美元,達美航空巴菲特估計損失不小,畢竟股價跌幅巨大,達美航空股價,從大約57美元跌到目前的21美元,跌幅60%左右。

面對投資航空板塊巨大損失,巴菲特巴菲特不得不認錯,巴菲特認為,評估航空公司股票時犯了一個“可以理解的錯誤”,對航空股後市看法,巴菲特依然悲觀,認為疫情以後乘坐飛機旅行人數依然不會多,並強調不會買進航空股。

人員隔離,旅遊景點關門,旅遊業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創,巴菲特重倉持有美國運通,這就是一家旅遊服務概念股,股價跌幅也是很大。股價從133美元跌到最低70美元左右如今的不到90美元,哈撒韋公司持有美國運通公允價值130億美元,環比虧損59億美元。

隔離政策,交通運輸中斷,經濟下滑,原油需求大跌,油價岌岌可危,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一言不合,竟然發動價格戰,原油價格一瀉千里,跌到20美元一線,這不是底,鬧得沸沸揚揚的中行原油寶事件,油價竟然是-37美元,買油還送油桶,何止是活久見,簡直就是不可想象,油價大跌,油氣公司板塊股價大跌,巴菲特持有的石油公司股票自然虧損慘重。

疫情衝擊,各國執行隔離政策,全球產業鏈中斷,經濟陷入癱瘓,各國為了刺激經濟,央行實施超預期寬鬆政策,美聯儲也不例外,兩次降息,就把利率降到零,零利率政策不是沒有副作用,對銀行業是一個巨大的傷害,歐洲長期負利率政策,把歐洲銀行業搞殘廢,以德意志銀行為例,這家百年老店就被歐洲央行負利率政策徹底摧殘,只剩下一口氣而苟延殘喘。

銀行也是巴菲特最愛的板塊,持有多家銀行股,而且是重倉,銀行股一方面受到零利率傷害,投資收益下滑,淨利差收窄,另一方面經濟下滑資產質量下降,三是流動性緊張各家銀行停止回購股份,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高盛、紐約梅隆銀行、道富銀行等8家美國大型銀行已決定在今年第二季度停止股票回購,再度利空銀行,巴菲特重倉 的美國銀行股價就從34美元跌到最低18美元如今的23美元左右,美國銀行公允價值202億美元,環比虧損132億美元,另一家重倉股富國銀行公允價值99億美元,環比虧損87億美元。巴菲特在紐約梅隆銀行上還出現投資失誤,過早抄底抄在半山腰,接著就是割肉離場。

本次疫情對傳統的消費旅遊銀行衝擊特別大,巴菲特又是重倉消費銀行,因此損失特別重,虧損特別多,巴菲特五家重倉股,只有蘋果虧損幅度較小,像美國運通/美國銀行/富國銀行虧損幅度都超過同時期指數跌幅。


杜坤維


一切源於巴菲特對美國霸權的迷之自信,巴菲特的成功本身源於美國霸權成功,本次疫情將美國內部空心化腐朽化老年化的特徵暴露無遺。

美國所謂的民主選舉制度帶來的一個惡果就是:兩黨為了選舉利益,相互攻擊和推諉,導致抗疫失敗,進而重創金融市場和航空市場,現在基本上要用全民感染病毒的方式進行免疫,這種對經濟的殺傷力巨大。

巴菲特也低估了新冠病毒對航空業的影響,認為過一段時間就沒事了,這就是盲目相信特朗普的下場。連老巴都中招,真是不可思議,也說明美國政府洗腦很成功。

好在巴菲特醒悟的比較快,一季度全部清倉航空股不算,還額外賣掉股票65億美金。總算醒過來了。

巴菲特的成功除了自身很優秀,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美國金融體系全球霸權的成功,其成功因素中,個人只能佔30%,體系佔70%,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