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有哪些真正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

聽風的一雨


小米是一家做手機和生態的科技公司,是一家性價比路線的公司,目前已成立了十年。

既然走性價比路線,那麼利潤有限。比不上幾十年的通訊企業,也比不上主打線下,主打營銷的企業。

但仍有自己的技術,因為一家沒技術的廠商,進不了世界500強。

高通方面:小米手機定價便宜,利潤低,高通卻讓小米首發旗艦處理器,並大量供貨。聯發科方面:紅米note8pro首發聯發科當時最強的G90t,也可以說是獨發。哪家沒技術,低利潤的組裝廠能做到這些?利益方面小米給不了,那麼就有技術方面的交叉,數碼就是軟硬件技術的結合,處理器廠商造出處理器,在工程機上跑分並不多,性能並不強,小米的工程師肯定要同這些處理器廠商共同調試。屏幕廠商發佈了一款屏幕,小米的工程師需要大量時間調色,調控,這就是技術。

2018年11月,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小米投資晶晨半導體,早在2016年,樂鑫科技A輪融資時,小米就投資了樂鑫。早在2015年9月,石頭科技天使輪的時候,小米就投資了該公司。

雷軍則是在聚辰半導體2016年7月的股權轉讓中成為其背後股東的。2019年7月小米旗下的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芯原微,持股佔比6.25%,成為芯原微的第四大股東。可以說小米對芯原微的投資,堅定了小米的芯片之路。2018年9月,無錫好達的工商信息中出現了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投資比例6%,認繳金額401.08815萬元。2019年7月,恆玄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其中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投資比例4.66%,認繳金額52.0833萬元。…………

就對處理器芯片這些半導體硬科技來說,小米就有這些家底,更不要提手機整體的散熱技術手機的模塊化技術,MIUI。

哪家組裝廠商能辦到?有人肯定要說,沒有屬於自己的技術肯定要被制裁。

如果哪一天真的有人制裁了小米的芯片,小米有兩種選擇:1:與聯發科關係不錯,聯發科肯定毫無保留的把旗艦處理器供給小米。2:手上半導體和晶圓企業這麼多,可以組裝一個芯片廠商,就是代工廠有點難找,有點燒錢。

假設小米和聯發科關係不好,經常為了省錢而使用聯發科的入門級芯片,不可能得到與聯發科的良好合作,這才會怕制裁。

現在,沒有哪家科技廠商能徹底的與美國擺脫關係,哪怕是華為,不要因為小米用了美國的處理器,外國的零件就指著它沒有技術。索尼模組,徠卡算法,三星屏幕,高通處理器誰又沒用過呢?

有人把一個年僅十年的,搞性價比的小米與一個幾十年的老牌通信企業相比時,小米就贏了,雷軍這個985的高材生就贏了。而得出小米沒技術的結論時,你就輸了,小米又不是專研通訊的公司,你說他沒有通信方面的核心技術也對。但你要討論小米手機方面:根據結論:肯定有,還不少。




瑞克科技聊


謝謝您的問題。小米真正擁有的技術不知道怎麼理解?我想至少包括完全自主研發、參與研發兩個層面,手機與芯片分開說吧。

小米自主研發的手機充電技術。第一,小米MIX4手機後背有大面積紋理,很有可能是一個太陽能電池面板,只要將面板對著太陽放置10分鐘,沒電的手機就有電了。如果技術專利屬實,那麼太陽能充電面板+100瓦超級快充,小米MIX4就不再受充電寶、充電線等束縛了,是一項重要技術革新。第二,小米自主研發的30W功率超級無線閃充技術,已經用於小米9 Pro將採用30W無線超級閃充。據稱充電速度超過了27W有線充電。小米手機還可以當做“充電器”,反向給其他品牌手機、電器產品充電。小米30W無線閃充系統的核心架構、多項專利,由小米持有。


小米參與研發的芯片技術。 第一,小米旗下基金長江戰略投資了芯原微電子,持股6.25%,芯原微電子主要是研發智能設備芯片。第二,小米旗下基金還入股恆玄科技,恆玄科技是做無線耳機芯片的。第三,小米持有南京大魚半導體公司25%的股份,大魚半導體主要是研發IoT芯片、提供解決方案。第四,小米的松果還將獨立自主研發手機芯片。

小米還需要做手機芯片嗎?目前,小米AIoT與手機業務同等重要,小米把大量資源放在手機芯片上,我認為並不划算。手機芯片產業需要比拼資本、規模、設計水平、製程工藝等,是重資產行業,是華為、高通等少數玩家的戰場。小米在AIoT急需擴張投入、硬件綜合利潤率不超過5%的情況下,兼顧、支持手機芯片研發,實在太難了。小米在IoT領域入手早、有基礎、有機會,應該集中資源主攻,小米手機在一些局部硬件上創新,博得賣點即可。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MIUI

澎湃芯片

2016年的小米在全球就申請了7000項專利,全國專利授權量應該排在十幾。而不少專利需要等到兩三年後才能獲取授權。彼時小米才成立7年,已實屬不易。而且未來的研發投入不斷加大。 在這幾年時間裡 , 請大家不要忘記了2014年小米和幾家供應商共同合作的那顆機身只有6.95mm厚卻依然絲毫不凸出的OS光學防抖鏡頭模組。忘記了2015年小米和JDI一起為了實現600nit超高亮度死命往那塊僅有5.15英寸的顯示器裡放進去的16顆燈。忘記了2016年小米和潮州三環一起勇敢挑戰不可能最終成功實現的卯榫結構陶瓷中框+機身和四曲面全陶瓷後蓋。忘記了2017年小米和潮州三環一起再度聯手合作的半包裹式全陶瓷機身,以及那塊電鍍的四曲面亮銀後蓋。不知道能不能想起, iPhonet的兩軸OIS攝像頭早就凸得像個火癤子一樣的時候,小米6的那顆四軸OIS攝像頭依然像小米Note一樣,是純平的。不知道能不能想起,為了玻璃上不額外打孔,工程師搞了那麼久調了那麼多次終於能用的第一代高通超聲波指紋識別。不知道能不能想起,自家那群格子襯衫和禿頭們在那一個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為了讓X4減重10克重做整個射頻天線以保證中框材質變更不影響信號。不要因為2018年是跟在蘋果屁股後面的,就一句話否定了之前所有的領先。即便是再小的領先,再不起眼的創新,粉絲都淺淺看在眼裡,牢牢記在心裡。(轉)

小米在研製MIX,澎湃的時候才成立四年,一個小小的公司便有如此魄氣去幹這些,是粉絲值得驕傲的,雖敗猶榮。初代MIX上就申請了一百於項專利,小米6的發佈會上雷總直言小米掌握屏幕的核心技術,如果願意,小米也能在實驗室造一塊屏幕)

2018年的小米確實是乏力的一年,令不少米粉 粉轉路。這一年沒有做出什麼黑科技,我覺得很大一個原因做芯片失敗了,把很多錢都燒沒了。導致其他項目停滯或取消。加上小米為了上市了,要業績,同時為了人員將來的變動做調整,就沒什麼大動作。另外小米也不是沒有進步,現貨和拍照這兩點比較重要。mix3唯一讓我驚豔的就是憑藉著不出色的攝像頭模組依靠算法超過了華為p20,還可以把算法移植到mix2s和小米8上。發佈黑鯊,收購美圖,獨立紅米,入股tcl……這些舉動可能是為了將來步伐做準備。小米2018年主要求穩,很平淡的一年。讓我對一個公司的熱愛值從90分磨到了70。

而2019年的小米已經開始東山再起了,上的20w無線快充如今依然無人能敵。有很多人怎麼喜歡無線充電,不如大電池。不過對於我來說無線快充實在是太方便了,而且功率足足有20w!!!比三星蘋果有線還快。無線充最早是三星做的,當時候功率才5w,和主流的18w快充差距太大了。要三四個小時才能充滿。真是一個雞肋功能。但是無線充足夠快了,解決了這個短板,以上都變得有意思了。就像充電速度是1,而器材成本,模組大小,發熱等等都是0。只有存在1,後者才有意義。當把無線充做到好之後,只要把手機放在充電板上就可以充電。以往都是一手拿數據線一手拿手機對準插進去。拔出來也是這樣。而且手溼時還怕液體浸入充電口。而無線充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在電腦桌旁放個無線充板,拿起就用,放下就充。當你發現再也不需要理會數據線的時候,秒哉妙哉!我到現在拿有線充電的次數不過一隻手。急的話可以用27W快充。由於無線充電板是連著標配的充電器的,要用時直接把板拉開就行了。

小米去年的研發經費達到了58億,已經超過了OPPOVIVO,未來還會繼續加大投入。拿小米去和世界巨頭來比的確是黯淡無光的,不過小米還是很重視研發,在哪些可能影響用戶體驗的地方去下功夫。(比如dc調光,MIUI的各種細節等等)效果怎樣還是用戶去評價,反正我知道小米有這個決心就好了。

還記得令人驚歎的mix alpna

直到今年的小米10,屏幕調校。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