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我一直想不通,我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為什麼學得那麼痛苦?直到我04年懷孕後,買了書來學習,才找到答案。

——2020年初級班學員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最簡單輕鬆的養育方式,就是按照上一輩養育我們的方式去對待下一代。這甚至不需要去思考,只要遵從那些已經潛移默化到我們靈魂中的應對方式就可以了,這便是自然習得。

可惜的是,我們很多人並沒有機會在符合兒童發展規律的環境中長大,或多或少留下些傷痕,結痂、忘卻。長大後的我們看起來工作家庭都不錯,忙碌的生活幫我們掩蓋掉很多問題。

有人開玩笑說,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雖是玩笑卻也真實。當你有了自己的孩子,會驚奇地發現,你一直以來努力掩飾甚至逃避的各種問題,都毫無保留地在孩子身上表現出來。

如果沒有反思,沒有學習,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繼承上一代的養育方式,不用費力卻也不會進步,很可能還會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希望,來自那個願意改變的人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在「躍兒教育2020年全國教師培訓·初級班」的學員中,有太多為了改變現狀而努力精進的家長和老師。

每每看到群內發自內心的分享、認真的筆記和充實的討論,我們都為大家背後的孩子們感到欣喜。

上坡之路必然辛苦,是什麼使你們這樣堅持?一定是因為你們在努力向上的同時,也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變化。

以下內容摘自一位初級班學員的學習筆記。她是家長,也是老師,從她的字句中,我們收穫了很多對於教育的思考,與你分享。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 摘錄/初級班學員 劉小豫

1

父母的陪伴使我堅持下來

毫無疑問,父母很愛我們,只是他們那時並不懂什麼教育理念。沒關係,只這一份愛與陪伴,對孩子就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

我爸媽基本沒有打過我,可以說很愛我。

我高一下學期才開始努力學習的。每天晚上9點放學,有時候我爸會去接我,因為那個時候沒有路燈。

可是,不管我如何努力都學得不夠好。每天放學時,我就在心裡想,回家就給我媽說,“明天不去上學了,我真的努力了,但還是考不好”。

可是一進家門,我媽說“飯在鍋裡熱著,你自己拿出來吃吧”。那是一碗麵糊糊或是一碗玉米榛子,放在爐子上的鍋裡熱著幾個小時了。

我默默吃完飯,沒開口,吃完去自己房間繼續學習。我想明早一定要說,我不去上學了。

第二天早上6點,媽媽喊我吃飯,她每天5點起來給我做飯。我吃了飯,默默去上學了。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就這樣,我一日日熬過來就因為那碗熱乎乎的飯,加上我爸媽從來不批評我沒學好。97年我應屆考上了大學。

去年的某一天,我媽說,村裡有人說她跟著我享福了。我說,“媽,這其實是你的功勞”。於是我說了當年自己熬不下去,都是她每日給我做飯,和我爸默默的陪伴,才使我堅持了下來。說完我倆都笑了。

2

學習好不好,是上學以前的事

天下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費的功夫。媽媽的改變以及堅持不斷的學習,換來了孩子的好學和自律。

我以前一直想不通,自己當年已經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為什麼學得那麼痛苦?

直到我04年懷孕後,買了書來學習才找到答案。記得書上大概這樣說:人的大腦80%在6歲前長好,60%在3歲前長好。所以,學習好不好不是上學以後的事,而是上學以前的事。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書上還說了好多培養孩子的方法。我釋懷了,我覺得我要繼續學習,以後不要使我的孩子學習痛苦。我開始培養我家老大。現在我能記得的就是我用了三個方法:

一是讀書。從懷孕5個月起,我和孩子爸開始給肚子裡的老大讀書,這一讀我倆就堅持了7年多,直到上小學,我讀了最後一本書結束,那本書是《戰馬》。

二是說話。也是從懷孕時開始給寶寶說話,後來就是溝通,到目前遇到任何問題,我們都會談一談,分析一下,給出建議就好,最後的決策都是孩子做。

三是陪伴。7歲前我們陪著他看世間萬物,陪著他做手工,陪著他遊戲,陪著他鍛鍊等等,我們陪伴了7年。

小學開學後,我只陪他做作業10周。之後再沒任何人陪他寫作業,也沒人幫他檢查過作業,沒上過任何輔導班,但我的孩子很愛學習,可以說是快樂學習了。

所以,每每看到很多陪寫作業超級痛苦的父母,看到很多為寫作業痛苦的孩子,我的感受是:你前6年欠缺孩子的,後面需要更多時間和精力去還

,而後來這些努力有時是補不回來的。

看到我家老大的同學在學習上真的太痛苦,我從去年開始試圖幫助身邊的父母,讓他們從小多陪伴孩子,培養孩子的人格,給孩子構建原則,養成好的習慣,不要給孩子貼負面標籤,帶孩子發現美好。

但我發現,很多人並不認可。他們認為孩子那麼小懂什麼,讓他們快樂地玩就好了。欣慰的是,也有認可我的朋友跟著我一起學習了。我們一起跟著大李老師、馬學紅老師學芭學園的教育,我們還跟著樊登老師一起讀書。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孩子是架攝像機,他們從小一直在跟著家人拍攝,只是家人不知道。

要想教好孩子,父母需要做正確的事情,做好的事情。

我每天晚上八九點陪著老二睡覺,早上四五點起來讀書學習,每天堅持學英語,後來我家老大也開始6點早起學習了。

初三開學後他甚至4點起來做作業,因為上學打亂了他原來的安排,為了完成這些任務,他只得犧牲睡覺的時間。我們家作息是早睡早起型的,老大也是晚上10點前就睡了。

3

我開始發現美好,放在心裡

0-6歲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無時無刻不在吸收著環境中的一切,就像種子一樣。你需要用愛來滋養這顆種子,什麼是愛?如何發現愛、體驗愛、付出愛?這是一件需要刻意練習的事。

記得,有一天晚上刷牙時,我把牙刷遞給老二,說了句“Here you are”,老二接了句“Hear you go”,我倆笑了。

第二天晚上,我故意在給老二牙刷時說“Hear you go”, 老二接著說“Hear you are”,我倆又笑了。

後來我想起來,在我學口語課時,和老大探討過“Here you are”和“Hear you go”到底誰用的多,當時老二就在我倆跟前。

孩子是一粒種子,溫馨的家就是孩子成長的肥沃土壤。

夫妻關係是第一關係,父母恩愛,孩子才會安全。有句話說,父親是天,母親是地,父母不和,地動山搖。馬學紅老師說過一句話,記不太準確了,好像就是說:哪裡有愛哪裡就是芭學園。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我原來是忍著不發火。但是憋久了會爆發,就像火山一樣。自從跟大李老師學到了“幸福的小籃子”,我開始發現美好,放在心裡。

然後開始記錄孩子爸和孩子們每天每人做的五件好事。每次做的好,我會立即表示感謝。

這裡我要強調,不是表揚,而是說“我看到你做了事情”,然後真誠表示我的感謝。

所以我每日做記錄。也因為天天寫孩子爸的五件好事,現在覺得孩子爸很好啦!心中充溢著愛,才能流淌著給孩子們。

大李老師常說:“孩子的心就是大地,老師和家長是創造細雨的人。細雨一直下就會深深滲透進泥土之中。如果雨太大、太急,泥土就來不及吸收而讓寶貴的雨水流走了。”

學習帶來光明和力量,我們正是從每日點點滴滴的生活練習中得到提升的。

回到文章開頭那句話:上坡之路必然辛苦,是什麼使你們這樣堅持?

我想,除了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之外,也希望將來當他們做父母時,可以自然習得養育孩子的方式。這原本不應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身為父母,身為教師,如果你正面臨育兒困惑,如果你想利用眼下的時間提升教育能力,歡迎加入「

躍兒教育2020年全國教師培訓·初級班」的學習。

在初級班課程中,在初級班學習群裡,小豫、張成鳳奶奶和更多家長、教師與你互相陪伴,認識生命、懂得孩子,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福利活動

凡於4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報名初級班的學員,將獲贈馬學紅老師的兩節線上好課:

-「讓孩子帶著足夠強大的內心走向世界」

-「如何培養自律人格」

不知道什麼是初級班?歷經16年教育實踐沉澱,點擊瞭解詳情 ☞ 瞭解初級班

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初級班·購課須知

1. 課程形式:線上視頻課程+線下實操課

線上視頻課程共12節,每節分上、下兩集,每集30-40分鐘;有效期1000天,可反覆播放觀看。

2. 課程定價:原價2680元/人 全新升級後,線上理論課統一價格 998元/人,贈送線下實操課。

3. 報名通道:可直接在「躍兒學堂」APP 購買

4.聽課地址:「躍兒學堂」APP-「成長」-「能力」-「全國教師培訓·初級班」,隨時隨地學習。

5.購課成功即開通課程,不支持退費。

6. 線下實操課程為贈送內容,因故無法參加者,可申請在2020年度內進行延期,不可兌換現金。

7. 報名諮詢:劉老師 (電話18811347129; 微信yueerxuetang)

諮詢時間:工作日9點-18點

8. 初級班班群通道:已報名學員請及時添加躍兒學堂小助手微信(微信號:yueerxuetang1)拉您進入班級學習群,添加時請備註:初級班學員+姓名

讓我們一起

為這個世界播下

幸福、美好、充滿愛的種子

專業幼師、年輕父母都被圈粉,這位女神奶奶到底是誰?

你若懂了「愚人」也就懂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