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總是推遲,醫生提醒:5個原因是首重,若都不是,考慮檢查

女性每個月都要迎接一位“親戚”的到來,它的脾氣捉摸不定,有時來得晚有時來得早,有時還會給自己帶一個“禮物”,讓小腹疼痛不已,它就是“姨媽期”,臨床將其稱為月經期,這是每一位女性自青春期開始後,都需經歷的特殊生理期。

月經總是推遲,醫生提醒:5個原因是首重,若都不是,考慮檢查

在正常情況下,女性生理週期平均為28天,但是畢竟每一位女性的體質、生活環境、工作性質等因素都不相同,所以生理期具體到來的天數也不相同。

而且,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偶爾一次的月經推遲或提前3-7天都屬於正常生理情況。如果僅僅是偶爾一次的月經推遲了五天,往往不需要過度警惕。

月經總是推遲,醫生提醒:5個原因是首重,若都不是,考慮檢查

但是,如果近期頻頻出現月經推遲情況,這就要警惕起來了:

藥物影響

長期服用短效或緊急避孕藥物後,可導致內分泌失調,從而出現月經延期的情況。另外,其他藥物也可對內分泌造成影響,比如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藥物、調節胃動力的潘立酮等,都可抑制中樞多巴胺受體,導致月經失調出現。

長期過度節食

曾經有相關研究證明,少女脂肪至少佔據了體重的17%,如此才能發生月經初潮。而體內脂肪至少達到體重的22%,才能維持正常的月經週期。如果因減肥一味地過度節食,就會導致體內能量攝入不足,大量脂肪和蛋白質被消耗,又會導致雌激素合成障礙和明顯缺乏,從而出現月經推遲、月經量少、閉經等問題。

月經總是推遲,醫生提醒:5個原因是首重,若都不是,考慮檢查

情緒不佳

長期處於精神壓抑、壓力過大、生悶氣的狀態,又或者是近期遭受過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創傷,都可對月經來潮造成影響。因為月經是卵巢分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新陳代謝的結果,當情緒出現異常後,就可對下垂體和下丘腦產生抑制,從而影響到月經來潮。

月經總是推遲,醫生提醒:5個原因是首重,若都不是,考慮檢查

多囊卵巢綜合徵

這是育齡階段女性高發的內分泌和代謝異常疾病,其以慢性無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癥為主要表現。受卵巢功能異常、激素無法正常分泌的影響,患者就會出現月經稀少、經期延遲或閉經等情況。其中,閉經佔據了患者的三分之一,而月經期延遲、量少的患者則佔據了90%左右。

月經總是推遲,醫生提醒:5個原因是首重,若都不是,考慮檢查

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對性腺調節軸功能有一定影響,在出現甲狀腺機能亢進後,下丘腦垂體中的促甲狀腺釋放激素、促性腺釋放激素等都會受到抑制,從而影響女性體內激素變化,導致月經期延長、閉經等問題出現。而當甲狀腺功能過於低下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又會引發閉經、月經量減少等多個問題。

月經總是推遲,醫生提醒:5個原因是首重,若都不是,考慮檢查

綜上所述,在出現月經期推遲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靜靜等待,特別是近期有過無保護措施性生活的女性,應注意觀察身體變化,排除懷孕的可能性。如果在之後大姨媽正常到來,但就是每次月經期都會延遲,那就可能和以上幾個因素有關,及時進行檢查還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