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帖與拙思

眾所知之,學書法大多有一個摹帖、臨帖、讀帖、默帖、入帖和出帖的過程。俗話說的好“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鄙人看帖也就是看個熱鬧,以下就看幾則帖所思分享給大家,請多指正。

首先分享的是《大唐三藏聖教序》(見圖一),由唐太宗撰寫,


觀帖與拙思

圖一


為表彰玄奘法師赴西域各國求取佛經,回國後翻譯三藏要籍而專門刻碑的。此碑帖為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唐成亨三年(公元672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侶建立。文林郎諸葛神力勒石,武騎尉朱靜藏鐫字。額刻七佛像,又稱《七佛聖教序》。碑原在陝西西安弘福寺,後移西安碑林。筆法十分豐富,楷、行、草、隸、篆各種筆法無不用之其中;結字新穎生動,平中見奇,開合有度,欹正相依,靈動多姿。可供學習和臨摹的餘地很寬很廣。

再者,就是李叔同,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出家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浙江平息人,生於天津。“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觀帖與拙思

圖二


觀帖與拙思

圖三


此帖是橫披(見圖二),漸變圓潤、圓融。另一帖則是一幅對聯(見圖三),用於“結緣”的弘法之作,藏鋒不漏、內斂凝重、平穩恬靜、簡而不繁;整體上呈現出樸實無華、自然本真的藝術風貌。弘一法師不是因走投無路而遁入空門的,是為了解決人生根本問題而做了和尚的,是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為世人留下了無盡的精神財富。

往往每帖都有其獨自的故事,原帖作者不同時期不同心境反映其作品亦不同;大家知道,碑生澀樸質,富有自然氣息,帖刻意精工,點畫周全,猶有書韻。總之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努力努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