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嬅《野孩子》:烈女的“以野还野”

杨千嬅《野孩子》:烈女的“以野还野”


要说之前,我觉得大笑姑婆数一数二的歌是《少女的祈祷》《小城大事》,但后来抖音火起来之后,《水瓶座》和《野孩子》后来居上,成功占领大众耳朵。哦,还有《处处吻》。感谢抖音,给了老艺术家们更多被传唱的机会。


然而我最近想到这首《野孩子》是因为在抖音刷到了陈胖子的《谁知我这种男孩子》,一时间觉得有某种冥冥中的暗线在牵动:


谁知我这种男孩子 也真可怜如此
为了这无聊醋意伤了这心爱女子
尽管现在后悔不知如何赏罚过
下次跟她见面 学懂不应自私
她虽无言却会亲切笑笑如孩子
今日落寞像是一种最大明示
接过这个惩罚让我不安的过日子
明日我绝不敢多放肆


我很好奇,这首歌是不是《野孩子》的一个延续,毕竟陈奕迅和杨千嬅也曾经有过一段古仔,而黄伟文也很擅长穿针引线惹情愫。


之前很久,压根没细品过歌词间隙里有几多故事,这次正好借机重新复习一下。但分析完之后遗憾发现着两首之间没啥必然联系,只是用了同一个曲子。


《谁知我这种男孩子》是一个爱吃醋的男孩子对女友表示愧疚,那《野孩子》唱了什么呢?


女孩子喜欢一个人,但他是个花心大萝卜。咋办?


就算只谈一场感情 除外都是一时虚荣
不等于 在蜜月套房游玩过 就可自入自出仙境
情愿获得你的尊敬 承受太高傲的罪名


挤得进你臂弯 如情怀渐冷 未算孤苦也伶仃


“我”可以不顾一切,孤注一掷跟“你”谈一场恋爱,甚至可以从恋爱走向婚姻。但再往后呢?结了婚就代表能携手走向人生尽头,白头偕老了?谁敢保证?


本性难移,花心难改,你怀抱再温暖也有冷的那一天,那时候被蹬的我岂不太凄惨?


所以现在还是离你远一点为好,让你“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这大概是我反客为主的一种策略。


中国人永远的情感导师张爱玲女士有曰(不知道她真说过还是假说过):“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我拒绝了绽放的同时,我也拒绝了枯萎和零落。”


翻译成我的处境就是:如果我一开始就避开了你,那么我也就同时避开了以后被甩。


这叫釜底抽薪。虽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我认了。爱情这种小冲动,咬牙忍忍就过去了。


明知爱这种男孩子 也许只能如此
但我会成为你最牵挂的一个女子
朝朝暮暮让你猜想如何驯服我
若果亲手抱住 或者不必如此


自古浪子得人心,谁不喜欢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知道是好花言巧语,担还是讨人欢心呐!


但浪子靠不住,说白了就是渣男,喜欢狗熊掰棒子,见一个爱一个,得一个扔一个,他们永不满足。追女孩对他们来说只是在集邮,满足的是“占有欲”。得手的就如同垃圾一桶,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所以我捂好心里对你的那点小欢喜,只远远撩你,永远吊着你胃口,让你永远吃不到,让你想到我就心痒痒,想法设法靠近我驯服我但又得不到我。


我就这样在你心里种下一个“没了我你就不完整”的错觉,你的邮册就永远少了我这一片,这样,你就能一辈子记住我,攻心计是也。


许多旁人说我不太明了男孩子
不受命令就是一种最坏名字
笑我这个毫无办法管束的野孩子
连没有幸福都不介意


身边很多人都说男孩子喜欢温柔体贴的淑女,那些被驯服得小白兔一般纯白可爱的女孩子才是好命,而像我这种脾气倔、性子野、鬼点子多的女孩是没办法让男孩动心的,以后怎么可能会幸福呢?


但我自己 完全不care。我不是小白兔,老子是小野猫,pussycat, you know? 喵呜~


若我依然坚持忠诚 难道你又适合安定


真可惜 说要吻我的还未吻 自己就梦中苏醒
离场是否有点失敬 还是更轰烈的剧情
必须有这结果 才能怀念我 让我于荒野驰骋


我野,但我就野了怎么着吧,反正你也是个不安分的主儿。

我俩在一起会是啥样子?让我幻想一个最平静安稳的场景:梦里你说要亲我,但你还没亲到我就醒了,留你自己一人在继续梦游,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还是说我该在梦里多呆一会儿幻想一下更轰轰烈烈的二人生活场景。


算了吧。我就是要突然离开,留你不知所措,你才会加倍怀念我这个触不到的恋人。

两袖清风绝尘而去,到我个人的小天地里尽情驰骋了。


小结一下:

性子野的“我”喜欢上了花心的“你”,尽管你可能也喜欢我,或许更多只是想占有我。我知道我俩不会长久,所以我宁愿委屈自己,把喜欢憋在心里,让你得不到我,阅遍小白兔的你,才会记住我这样一个特别的女子。


不屈从不迁就如我,一个不愿被驯服的野孩子本野。


到这里,谁是野孩子?

答:俩人都是。

女孩的野是天性独立自我。男孩的野是爱拈花惹草。

女孩聪明,懂得先发制人,以野还野。


但女孩的这个“野”既不是《烈女》的烈,也不是《飞女正传》的飞,当然也跟《少女的祈祷》那种纯情八竿子打不着。

烈女,是“偷呃拐骗的勾引,完了事便怀孕”,天性豁达、视贞洁为无物的放浪形骸。

飞女,是厌倦“结婚生子的平庸麻木”生活的、要和爱人一起“穿过横飞的子弹跟你去走难”的一腔孤勇。

而这个“野”没有那么宏大和壮烈,它相对小一点弱一点,是“让我于荒野驰骋”、“连没有幸福都不在意”的一种自我表达。


生活里,感情里,保持主动避免被动,先发制人以野还野,很好的一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