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風雲,由WTI05合約負值開始

北京時間21日凌晨,美國東部時間2:30,WTI 5月原油期貨結算收跌171.7%,報-13.1美元/桶,盤中跌幅一度超300%,最低報-40.32美元/桶,這是美國原油期貨史上首次跌至負值。WTI 6月原油期貨收跌4.60美元,跌幅18.0%,刷新收盤歷史低點至20.43美元/桶。

由於本次原油價格下跌速度較快,致使市場內外人員的遐想,其中爭議最多的,是會不會因為此次價格大幅下跌,引發一次全球範圍內的石油危機或者經濟危機。為了探求這一課題,布衣資訊翻閱歷史,發現歷史上,曾經發生過3次明確的石油危機,一次被掩蓋的,即2008年之後的原有危機。

本篇作為原油風雲變幻系列的開篇,我們先聊聊歷史上的三次原油危機。翻閱歷史資料,不難發現,這三次危機分別出現在1973年、1980年以及1990年。

原油風雲,由WTI05合約負值開始

歷史上三次原油危機

如果按照週期輪推算,那麼在2000年、2010年以及2020年附近,也會發生原油危機。但是,從歷史的典籍中,並未找到明確的原油危機說法。

這主要是因為2000年附近的原油危機,被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和2000年附近的美國科技股泡沫事件所掩蓋。2010年附近的原有危機,被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掩蓋。

而2020年,則是當下,一方面被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摩擦事件掩蓋,另一方面則被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所掩蓋。尤其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很好的掩蓋住這一次原油價格大跌之前的一些事件變化。

我們先看第一次原油危機,時間起始點為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本次戰爭的起因是:埃及與敘利亞分別打算收復六年前被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

戰爭的過程為:

1.戰爭的頭一至兩日埃敘聯盟明顯佔了上風,但此後戰逆轉轉。

2.至第二週,敘軍退出戈蘭高地。在西奈,以軍在兩軍之間攻擊,越過了蘇伊士運河 (原來的停火線)。

其後,戰爭出現了一系列轉折:埃及在西奈半島上取得了巨大勝利後,戰術上就發生的極其重大的錯誤:他們沒有乘勝追擊,給了以色列一個得以喘息的機會。以色列接受了大量的美國軍援,並集中兵力遏制住敘利亞的進攻,同時使用美國提供的衛星應用於戰爭,他們觀察到了埃及的第二和第三集團軍之間存在一個缺口,很快,以色列軍隊利用這個縫隙打入了蘇伊士運河,導致了埃及軍隊(第三兵團)被圍,戰局被逆轉。

在此之後,埃及為了報復美國支援以色列,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OAPEC)、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裡的阿拉伯國家,由沙特阿拉伯領導,在10月17日決定每個月減低石油產量5%,並威脅徹底禁運。然而尼克森還是在10月18日向美國國會請求提供了以色列億元的軍火。到10月20日,沙特阿拉伯宣佈對美國實行石油禁運,其他阿拉伯產油國緊接著加入,並且擴大到對荷蘭以及其他一些支持以色列的國家禁運。

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