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造月亮究竟是怎麼回事

成都人造月亮究竟是怎麼回事

據《科技日報》報道,成都一家科研公司近日公佈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在2020年將人造月亮送入太空,在夜間通過反射陽光提供照明服務。在2022年前再完成另外兩顆人造月亮的發射,來實現7*24小時不間斷照明。

報道稱,人造月亮就是距離地球38公里的人造同步空間照明衛星,攜帶大型反射鏡,在地球上的照明覆蓋範圍可以達到3600到6400平方公里,光照強度是現在月亮的8倍,街道晚上將不再需要路燈。同時也可在指定的照明精度範圍控制在幾十米之內。據悉,人造月亮的工作原理與太陽能電池板的帆板類似,通過調整帆板,可以使光線聚焦在一點上。

是否可行

從理論上講,人造月亮是可行的。假如衛星的軌道週期等於地球的自轉週期,且方向一致,那麼衛星和地面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這就是地球同步軌道。據粗略計算,軌道高度大約在35786公里處。將人造月亮送入該軌道的某個點,相當於在成都上空懸掛了一盞燈。若通過反射將日光照射到成都,由於衛星相對太陽的位置一直在變化,所以需要時時調整反射板的角度。又由於反射板離地球的距離很大,因此也要十分十分精確,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不過,據《科技日報》報道,成都的三個人造月亮預計部署在500公里以內的低地軌道上,它們等分360度股道平面,以交替實現對同一地區的照明。

科學界怎麼看

雖然號稱8倍月亮的光照強度,但是考慮到大氣環境因素的影響,工作區的光照強度大致相當於夏季的黃昏時刻,人們能感受到的光照強度為路燈的五分之一。而且可以做到“指哪打哪”,不必擔心“生物鐘錯亂”。

但是國外的科學家不這麼認為。國際暗天協會公共政策主管約翰·巴倫丁(John Barentine)對《福布斯》說:“人造月亮將會顯著提高受到光汙染城市的夜間亮度,給想遠離光線的成都市民帶來麻煩。”切里奧蒂對BBC表示,如果“人造月亮”的光線太強,會破壞自然界的夜循環,“這可能會影響到動物”。“但反過來說,如果光線如此微弱,那麼它又有什麼意義?”切里奧蒂說。

人造月亮歷史

當然這不是人類第一次提出人造月亮,俄羅斯早在20世紀90年代進行過代號為“旗幟”(Znamya)的實驗。1993年,俄羅斯將一個反射鏡衛星送入距地200到420公里的軌道上,來進行人造月亮的實驗。該衛星向地球短暫發射了直徑約5公里的光點,這束光以每小時8公里的速度穿過歐洲。1999年,俄羅斯試圖進行更大規模的人造月亮實驗,但是均以失敗告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