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擴容了的省會城市,其中1市有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客觀需求下誕生的產物,既是對一個城市戰略定位的一種認可,同時也代表著賦予該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那麼國家中心城市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到底有沒有作用呢?對於那些區域影響力強、首位度高的區域中心城市來說,短期內可能作用並不明顯;但是對於區域影響力比較弱,首位度比較低的城市來說,效果顯然是非常明顯的,這從鄭州和西安獲批國家中心城市後,經濟飛速發展就可以證明這一點!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許多城市都希望能夠晉升為國家中心城市;為此,一些城市為了增速區域影響力和首位度,紛紛合併周邊城市,對省會城市進行擴容,希望藉此來達到晉升國家中心城市的目的!目前,我國就有3個這樣的省會城市,它們能夠晉升為國家中心城市嗎?

這3個擴容了的省會城市,其中1市有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這第一個明確希望通過合併周邊城市,提升省會城市影響力和首位度的城市就是山東省省會城市濟南。山東省是我國僅次於廣東、江蘇的第三大經濟省份,但是省內雙強並立,省會城市的區域影響力和首位度都不是很高,因此凝聚力很低,至今依舊無法真正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城市群來。而濟南一旦獲批國家中心城市,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區域經濟影響力和協調能力,從而促進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一體化程度。為此,濟南在年初正式合併了旁邊的小弟萊蕪(地級市),從而強市區域輻射影響力和經濟首位度,希望能夠藉此能夠晉升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我國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中,除了4個直轄市以外,其他5個城市都是省會城市,而且其中廣州、成都、武漢、西安都是副省級城市,再結合山東在全國的經濟地位,因此濟南獲批國家中心城市的希望是非常大的。

這3個擴容了的省會城市,其中1市有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這3個擴容了的省會城市,其中1市有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第二個省會城市就是安徽省的合肥市。合肥是安徽省的省會城市,但是成為省會城市的時間並不長,經濟實力和區域影響力都不是很強。為了改變這一不利現象,於是在2011年安徽正式實現了“三分巢湖”,原地級巢湖市中的巢湖市(縣級市)和廬江縣被劃入了合肥市;這樣一來,合肥市不僅面積擴大、經濟體量增加了,而且通過擴容,使它與蕪湖、銅陵的距離拉近了,從而增速了區位優勢,提升了區域影響力,可謂是一舉多得。可以看出,合肥擴容後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增快,省域影響力和首位度明顯提升;但是合肥能夠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目前來看很難!因為同處於長三角城市群的杭州、南京都在競爭國家中心城市,而且這兩個城市不管是經濟實力還是區域影響力都強於合肥,所以想晉升國家中心城市,目前來看基本是不可能的。

這3個擴容了的省會城市,其中1市有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這3個擴容了的省會城市,其中1市有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這第三個省會城市就是處於大西南的昆明市。昆明市是雲南省省會城市,位於我國的西南邊陲,周邊有越南、老撾、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而且雲南還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因此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早在1998年,昆明市就將鄰近的地級市東川成功撤市設區,市地級東川市成為了昆明的東川區,可謂是創下了省會城市撤地設區的先河。雖然合併東川市並沒有市昆明的經濟實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擴大了昆明的版圖面積,使昆明與四川省攀枝花市直接接壤,提升了它的區位優勢和影響力,為後面的滇中城市群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算是不錯了。昆明作為西南地區區域中心城市,當然希望晉升國家中心城市,但是南寧作為北部灣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戰略定位似乎比昆明要高,所以昆明想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是非常困難的!

這3個擴容了的省會城市,其中1市有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這3個擴容了的省會城市,其中1市有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上面就是我國90年代以來進行了最高級別擴容的3個省會城市(撤銷地級市,使它成為省會城市的區或者縣市),這3個城市從經濟實力方面來看,濟南無疑是最強的,昆明則最弱;再從城市的行政等級來看,濟南是副省級城市,合肥和昆明只是地級市;而且三個省中,山東省的經濟實力和戰略定位也是最高的;所以,其中最有希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只有濟南市!對此,大家怎麼看?你認為還會有其他省會城市跟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