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原油再次暴跌50%!三桶油接連發聲

原油期貨市場正在上演玄幻劇目,連鎖反應像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環接一環發生。

「消息」原油再次暴跌50%!三桶油接連發聲

據wind消息,油價大跌迫使市場上最大石油ETF基金——美國石油基金(USO)不得不申請改變持倉結構,開始清掉近月合約,直接移到八月。

4月22日,國內期市開盤,上海原油期貨主力合約開盤跌停。同時,瀝青、苯乙烯、燃油、PTA原油相關品種集體暴跌,燃油2009主力合約跌超10%。二級市場,石油股集體大跌,中國石油盤中股價最低下探4.43元,創下近30個交易日來第11次刷新歷史最低價。

除了原油期貨品種暴跌之外,原油基金投資者也正在遭遇“悲慘交易日”。

4月22日,多隻原油類基金產品遭遇集體殺跌。諾安油氣、廣發石油、嘉實原油等油氣基金跌超5%以上。

繼4月20日美國西得州輕質原油期貨5月(WTI5)結算價報收於每桶-37.63美元,盤中一度暴跌逾300%,最低報-40.32美元/桶,北京時間21日晚間,投資者們的恐慌性拋售蔓延至6月份交割的合約,6月WTI原油期貨盤中一度重挫超60%,刷新該合約盤中歷史低點至6.57美元/桶,美國原油基金更是向下觸及熔斷;更遠的7月WTI期貨價格也是下跌約31%,收於18.04美元/桶的價格。無獨有偶,另一個衡量國際油價的指標-倫敦布倫特原油的6月期貨價格也在當地時間21日上午9時下跌10.17%至每桶22.97美元。

截至北京時間22日凌晨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份交割的西得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下跌8.86美元,跌幅43.4%,收於每桶11.57美元;5月份WTI原油價格收漲47.64美元,漲幅126.60%,收於每桶10.01美元。

4月20日,國新辦舉行一季度央企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會中表示,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導致中央石油石化企業大幅度減利。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布倫特原油價格從1月初的每桶68美元跌到了3月末的每桶23美元,期間一桶跌了40多美元。

儘管低油價對降低我國經濟運行成本是有利的,但是對中央石油石化企業生產經營和效益產生較大沖擊。一季度國內需求下降,成品油銷量下降也超過了20%,勘探、煉化等業務收入成本倒掛,石油石化企業整體虧損,影響了中央企業的效益增速,影響了30個點。

「消息」原油再次暴跌50%!三桶油接連發聲

三桶油接連發聲

近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桶油”接連發聲,要求充分做好長期應對低油價的思想準備,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改革發展“雙勝利”。

疫情和油價暴跌疊加而至,對油氣市場供應端和需求端造成雙重擠壓,集團公司生產經營受到的衝擊前所未有。要求企業抓好降本減費,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

中國石油要求防範企業重大風險

4月20日,中國石油集團召開黨組會議。會議指出,當前的挑戰前所未有,要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紮實推進提質增效專項行動。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擔負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主力軍的職責。

二是研判當前困難局面會持續多長時間,把困難和挑戰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考慮得更周全一些,保證公司平穩運轉。

三是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特別是在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情況下,慎之又慎,防範企業重大風險。

四是認真落實“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要求,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保證隊伍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貢獻。

五是低油價使公司大而不強矛盾凸顯,“水落石出”,要按照中央要求,不失時機地推進深化改革。

六是想方設法把提質增效具體措施落到實處,動員全體幹部員工,結合各企業實際情況,真正落實“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用“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共克時艱,為公司渡過難關貢獻力量。

此前,中國石油曾表示,在疫情和油價暴跌疊加而至,對油氣市場供應端和需求端造成雙重擠壓,集團公司生產經營受到的衝擊前所未有。

此外,本輪油價下跌既有來自供給側的壓力,又疊加需求側大幅縮減(全球人員流動幾乎停止)。結合2014年~2016年低油價時期石油公司採取的應對措施,韓景寬判斷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科技創新和嚴控成本。上一輪低油價倒逼石油公司研發並推廣新技術,從根本上降低了全行業的生產運營成本。以頁岩油產業為例,根據《紐約時報》報道,由於自動化技術的推行,二疊紀盆地的開採成本大幅降低。在2014年時,美國頁岩油桶油成本為65美元,現在桶油成本僅為35美元左右。上一輪低油價過後,國際大石油公司將低成本發展作為企業應對上游經營風險的重要策略,桶油成本明顯下降。2019年,維持BP公司上游業務正現金流的桶油成本僅為26美元/桶,殼牌為36美元/桶,維持道達爾正現金流的桶油成本由2015年87美元/桶大幅下降至37美元/桶。

二是剝離非核心業務優化資產配置。國際石油公司還通過剝離非核心業務優化資產配置,來維持現金流中性和重塑資產負債表。在上一輪低油價時期,殼牌完成了包括下游煉製、上游非常規、油砂等價值為60億~80億美元的各類非核心資產剝離,目的是在完成併購BG後聚焦天然氣等核心業務。道達爾於2015年將在南非的煤炭子公司出售給當地公司,徹底剝離煤炭業務,並將其戰略核心業務定為LNG業務,涉足整個天然氣產業鏈。

三是發揮一體化產業鏈優勢。一體化石油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明顯優於勘探開發公司。得益於一體化的產業槓桿優勢,在2014~2016年的市場寒冬期,國際石油公司雖然上游勘探開發業務出現全面虧損,利潤大幅下降,但下游煉油產業利潤增加,收窄了整體業績下降幅度。中國石油規劃總院院長韓景寬表示,產業鏈完整的公司在油價下降通道中,各項業務都會受到衝擊。但油價企穩後,煉化和銷售業務的效益情況會率先好轉,對穩定效益發揮重要作用。這類公司比純粹的上游公司抗風險能力要強。產供儲銷貿一體化發展意味著應對風險的騰挪空間更大,調節餘地更大。通過一體化優化形成合力,可降低內部交易成本,提高運行效率,增強盈利能力,抵禦低油價風險。

中國石化要求現金為王

4月20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召開學習會暨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十九次會議。

會議提出,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推動生產經營在二季度見到起色,在落實“六穩”“六保”部署中站立排頭。要完成百日攻堅創效這個硬任務,日跟蹤、旬總結、月分析,勤算賬、細算賬、精算賬,緊貼市場,靈活排產,做到應收盡收、應得盡得、顆粒歸倉。

要做好系統優化這篇大文章,強化總部資源配置中心作用,進一步確定總體思路、優化重點、職責分工、運行方式;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完善相應考核機制,加強接口管理,發揮各個層級的優勢和積極性,打通效益堵點,全過程優化、全鏈條創效。

要練好降本減費這個硬功夫,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採取超常規措施,嚴控非生產性支出,大幅降低運行成本。要強化風險意識、底線思維,築牢“防火牆”,堅持現金為王,嚴控帶息債務規模增長,加強金融衍生品業務管控,狠抓安全環保工作,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中海油狠抓降本提質增效

4月15日,中國海油2020年一季度生產經營形勢分析會召開,分析宏觀經濟運行形勢和公司一季度生產經營情況,部署二季度重點工作。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汪東進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汪東進要求,堅持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狠抓降本提質增效,統籌推進公司生產經營工作。

會上,中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要求認清嚴峻形勢,堅定必勝信心。要堅持底線思維、主動作為,充分做好長期應對低油價的思想準備,把困難和挑戰考慮得更充分,把應對措施制定得更精準,利用低油價形成倒逼機制,切實增強公司應對市場的綜合競爭能力。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1534”發展思路不動搖,積極推進《“五個戰略”實施方案》貫徹落實,把低油價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創新、破解發展瓶頸和降本提質增效的動力,努力實現公司新形勢下的高質量發展。

綜合新浪財經、海貝能源整理報道

「消息」原油再次暴跌50%!三桶油接連發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