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有關學校教育產品的思考

最近拜訪了好幾所中學,跟很多老師以及我們合作的代理商夥伴聊了很多。也有很多新的收穫,總結在這裡,算是一些記錄。寫完已經午夜兩點半了,寫了大概1500字,雖然排版很糟糕,但我覺得花5分鐘看下也不吃虧哈:)

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結合用戶實際場景來解決問題。

第一個例子 結合用戶實際場景做功能

我們談一個網頁端產品的登錄界面,在腦海中無非是:輸入網址→確認→輸入賬號&密碼/獲取驗證碼→確認登錄。對吧?

而我們的合作伙伴在演示的時候,我就直接震驚了,原來根本不是我們想的那回事!

合作伙伴在教室裡面,打開黑板上的希沃一體機,模擬一位老師用戶使用的場景,打開軟件後輸入賬號密碼的時候,怎麼點都無法彈出虛擬鍵盤來,在很隱蔽的左側,把虛擬鍵盤拉了出來;在實際的課上的場景中是這樣的:老師要當著全班50+人的面,在碩大的虛擬鍵盤上一個一個指選自己的密碼,調皮的學生肯定會記錄老師的賬號的(回想下上初一的時候班裡面比較調皮的孩子);而這左一下右一下的選擇的,老師在講臺上就像是在做廣播體操。

所以這看似不同的登錄流程,在實際的老師場景中卻有著這麼多的問題:虛擬鍵盤不好找;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在講臺上伸展的尷尬;還冒著被調皮的學生記錄下自己密碼的風險。(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先不談)

第二個例子 結合用戶定位做功能

我們給代理夥伴做了一個後臺,用這個後臺來處理用戶訂單、數據統計、財務等問題,等到了和代理商接觸發現,我們這個後臺,只能給那種一個人幹買賣的“小小老闆”來使用,因為這個後臺在設計的時候壓根沒有去想設置角色(權限設置)這個事。這就導致了一旦我們跟一家普通的正常的公司合作的時候,很多老闆做的事、財務做的事、老闆公司裡面員工做的事都只能老闆這一個人來做。

(系統裡面有些東西是不能讓員工看到的,所以賬號無法給到一線員工使用,同時老闆也不需要財務操作,財務也只需要財務功能就可以了)

所以這下好了,小到查詢一個用戶的信息,處理客服問題,大到合同結算打款,都需要老闆操作,我要是老闆我也受不了。這個問題也暴露了,在產品設計一開始的頂層設計的時候就缺乏了對用戶進行定位:我們希望什麼樣的用戶來與我們合作?對方有哪幾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是做什麼的?這個產品的定位是什麼?……

最近一些有關學校教育產品的思考


先別考慮剛需功能,先做好正常功能的流程優化

有關中學老師的產品,很難解決什麼特別剛需的問題,除非自動化批改作業(紙質的),所以很難說教學環節上某一個點上解決了老師就離不開了,但作為產品,總是在不停的尋找用戶的訴求是什麼的問題,而這次合作伙伴在講產品細節的時候,發現了很多應該做好(流程順暢,不阻礙用戶下一步)的地方卻沒有做好的地方(我記錄了有23條),我想這些一是可能一開始就沒想清楚,有的過於“膽小”了,有的交互過於反人性了等等……第二個是優化這些體驗的ROI上並不高,從而導致了優化這些功能背後的產研資源的傾斜就遠遠不夠,但用戶體驗重要嗎?ROI重要嗎?我在想,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更希望設定一個“好”的標準,讓大家奔著“好”做,這個好很可能不是一個具體的KPI、ROI這樣的數字(純屬YY)

關於代理商模式

我覺得如果我做一款產品,是為了割韭菜,我肯定會走代理商模式。

我對代理商這個模式充滿了吐槽,尤其是教育產品。太細節了我也不能講,我用一篇文章來表達下吧。

《中年職場男創業開店一年實錄》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09652.html

(無法直接跳轉,但也值得你複製下來去看一下)

這裡面有話說的挺好:賺錢的生意都是自己埋頭悄悄乾的,不會招商加盟。

--------

以上是近期去學校的一些思考吧。

我儘可能的去陳述事實,當然我並不知道背後真正改起來有多少困難或者坑,也可能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地方吧,多見諒!以及談到的這些並非真理,而是在恰當的時機可以參考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